长征精神的魅力缘何经久不衰
2016-12-23龚云
龚云
【摘要】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他们虽然面临着来自恶劣自然环境和敌对势力的多重威胁和挑战,但他们始终矢志不渝,表现出为了理想牺牲、奋斗、坚持到底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
【关键词】长征 长征精神 革命理想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红军长征胜利已经80年了,我们要永远保持红军长征时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道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红军长征是一次无与伦比的远征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耀眼的一笔,是一次“无与伦比的远征”。
红军何以开启这样一次远征?我们都知道,国民党第一次对红军展开“围剿”,是在1930年冬。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蓄意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让中日民族矛盾前所未有地爆发出来,在这样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大局着眼,率先提出了“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然而国民党却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调动百万大军“围剿”红军,甚至直逼中央苏区。1933年9月,国民党开始了第五次“围剿”,但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是在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正式开始了这段艰苦而伟大的历史征程。
全程参加了长征的德国人李德在回忆录《中国纪事1932-1939》中写道,“长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从政治上看,长征仍然是中国红军的一次胜利。红军抵御了占有强大优势的敌军,突破了敌人的坚固阵地和重重包围,给敌人以数十次打击和成百次的骚扰。红军行程1万多公里,横贯12个省,翻过18座大山,其中有5座终年覆盖着冰雪,渡过24条大河。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功绩,是中国红军——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军队的全体战士伟大的勇敢、坚韧的毅力和革命的热情的明证”。
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长征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长征精神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71年,英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迪克·威尔逊在世界上第一部研究长征的英文专著《1935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而斗争的史诗》中评价道:“1935年10月底,毛泽东率领衣衫褴褛的残部抵达延安时,形势出乎意料的好转。长征的艰苦,锻炼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身居领袖地位的毛泽东,遂能将共产主义运动变成前进的动力,十四年以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把国民党赶下大海。这样,长征在性质上就由走投无路的撤退,变成走向胜利的序幕。长征是中共党史上最壮丽的一页。”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索尔兹伯里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评价道,长征“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一支史无前例的年轻军队,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士兵的平均年龄不到20岁,却创造了震撼人类的历史奇迹。长征前,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有将近二十万人。长征后,仅剩数万人。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毛泽东同志1956年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在过草地的时候,没有棚子都可以住,现在有棚子为什么不可以住?”遥想当年长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还有几十万敌人的围堵追截,红军将士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红军面临的困难首先就是食物的严重缺乏。在吃完储备的青稞面等食物后,红军只得以野菜、树皮、草根等充饥,有很多战士因为误食了有毒的植物而丢掉性命。更有甚者,只靠着皮带、马尿等东西维系生命。老红军陶立功依然记得:“走出草地之后,部队到了甘南,找到许多大豆。一个多月没吃过一顿饱饭的战士们狼吞虎咽,有的人活活被胀死。”这样艰苦的生存状况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除了食物的严重短缺外,自然的恶劣环境也成为了红军面临的严峻挑战。1935年8月,红军开始穿越四川松潘草原。草地气候恶劣,一望无际、盘根错节的水草浮于表面,被掩盖的往往是深不见底的沼泽,危险丛生。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被其吞噬,长眠于此。很多红军不敢停留,也不敢坐下来,因为一旦坐下来,可能就永远都不会再醒来。草地变幻莫测,往往一觉醒来,相依而眠的战友已经在寒冷与饥饿中死去了。据老红军宋云鹤回忆:“重返草地时,每走不远,就有一具红军战士的遗体——那都是第一次过草地时牺牲的战士,全都保持着当初的样子。”眼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死去而无能为力,这在感情和精神上也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和折磨。
然而考验还不仅仅在于此。在面对自然给予的无情挑战之时,红军还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我们所熟知的湘江战役,是长征中最为残酷和惨烈的战斗之一,为了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五万多红军战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参加了湘江之战的老红军彭焕生至今犹记“身边的战友成批成批地倒下,尸体堆成山”的惨烈情形。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长征的艰难险阻也铸就了千难万险压不倒、气吞山河、勇往直前、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红军战士。红五师师长贺炳炎,右臂六次负伤,需要做截肢手术,当时没有手术器械,医生只好用锯木头的锯子锯掉他的手臂。没有麻醉药、止痛药,他硬是把咬在口中的毛巾都咬碎了。贺龙特地留了一块锯下来的碎骨头,用它来激励、教育干部:“看,这就是共产党的骨头!”1936年2月12日,一位来自涪陵的红军彭家模在四川芦山县双石镇马家四合院的南侧墙壁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别了,我的故乡!离情别恨,莫缭绕我的征裳。国泪乡愁,莫羁绊我的戎装。我要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把我的热血与头颅,贡献给多故多难的党……
对于死亡近在咫尺的红军而言,支撑他们的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就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勇敢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就是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靠的就是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永远保持红军长征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
1935年3月5日,红军离开遵义,9月末到达甘肃的通渭。30日,在干部会上,毛泽东说道:“你们从去年10月到今年9月,已经走过了10个省。走了两万余里,打垮了敌人的前堵后追,战胜了种种困难。你们都是革命的珍宝,是民族的精华。”接着,他豪情满怀地为大家朗诵了《长征》一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流露出的振奋激越之情,是红军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乐观革命情怀的最好体现,也是对这场波澜壮阔、无与伦比远征篇章的精彩抒写。
195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我们在战术上必须重视一切困难。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困难,我们都要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创造必要的条件,讲究对付的方法,一个一个地、一批一批地将它们克服下去。根据我们几十年的经验,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果然都被克服下去了。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他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这里就得出一条经验,它叫我们可以藐视困难。这说的是在战略方面,是在总的方面。不管任何巨大的困难,我们一眼就看透了它的底子。所谓困难,无非是社会的敌人和自然界给予我们的。”这其中包含了毛泽东对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经典总结,而长征的魅力也恰恰在于此。这种正视困难、不畏艰险、坚忍不拔战胜困难的精神和科学态度,使长征精神焕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对于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而言,长征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经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长征又是影响一个民族的重要历史过程。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也唤醒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成为危难时期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长征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那里得到了延续。在抗日战争中,无数的中华儿女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革命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80年前,远征中的红军战士们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强烈。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了代表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就能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长征永远在路上。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德]李德(奥托·布劳恩):《中国纪事1932-1939》,北京:现代史料出版社,1985年。
②[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过家鼎等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论点摘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