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印度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23郭菲

商情 2016年42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汉语印度

郭菲

【摘要】在印度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科目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自然的、人文的原因造成的与国内教学不同的环境,对工作带来影响。本文通过笔者在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两年的实践,对如何在印度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作出了思考,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印度 汉语 中国文化

在国外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是党中央“文化强国梦”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能有效地通过传播软实力让外国学生了解中国、喜欢中国。2014年9月到2016年7月,笔者通过参加“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外派教学项目,在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从事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学工作。两年来,在收获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和国内教学环境不一样的风俗文化,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困扰,本文希望通过分析这些困扰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为将来在印度及其他南亚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的教师们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印度风俗文化概述

印度是一个民族纷呈、宗教色彩浓厚、和中国文化迥然不同的文明古国,充满异域风情,同时又由于英国长期的殖民夹杂着较深的西方文化,再加上其仍然处在发展初期而使得许多软硬件和思维方式较为落后,因此这要求教师们首先要适应印度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印度生活的挑战众多,比如酷热的天气、素食主义、卫生条件糟糕、语言问题等。国民素质差异较大,但普遍存在言而无信、拖延症、敲诈外国人等诚信问题,因此,在印度生活工作必须习惯他们的表达方式,懂得如何与他们相处。例如印度人说“明天我们再做某事”,并不意味着第二天会兑现,而是表示他们用委婉的方式拒绝了你。这些自然的、人文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习惯,对课堂教学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主要问题及对策

1.随意的生活习惯

由于天气炎热,要印度学生讲究得体的穿着是不现实的,他们普遍穿着凉鞋、拖鞋来上课,不管男女上课时习惯性地脱掉鞋子赤脚,这在中国看起来很不文雅的情况,在印度却非常正常,自然不能干涉。印度学生容易旷课,不管主课选修课,总是在一学期开始时教室里满满当当,越到期末人就越少。通过咨询其他南亚国家的老师得知,随意的生活习惯似乎是南亚学校的通病,学院对学生的出勤并不做强行要求,在他们看来,与其说授课的方式叫做“课堂”,不如说是老师和学生的“见面”,老师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但是如果学生认为自己能考试过关,则不必来“见老师”。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老师也都表示,每学期后期学生流失率都很高,更不必说汉语课这样的文科选修课。这不符合我们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初衷。

解决对策:在每学期第一节课就跟学生约法三章称:中国教育体制对出勤率要求很严,因此把出勤率算入了总成绩中,并严格检查请假的凭据。当然,教师们也应当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他们的文化,考勤分数占10%左右即可。可以坚持每节课都让他们签到,并且时刻检查邮件内请假学生的凭据,这样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期末还能把学生流失率控制在一半以内,也算小有成效。

此外,必须要承认,无论校方如何强调文科的重要性,印度学生始终对文科普遍抱有混学分的态度,这么一来,一旦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较多的作业,有些学生就不愿意完成,甚至抱怨。笔者尝试在2015年上半年基本不给他们布置作业,又引起了一些要求进步的学生的不满,他们希望用作业来巩固学得的知识。此外,印度理工学院甘地分校的一名主任明确表示校方对待理工科和文科的态度完全一样,希望教师给学生多留作业,并且明确表示要学生作大量的独立思考。介于校方的关切和学生的心态,笔者尝试通过中文流行歌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作业,每周给学生邮件发送与课程相关的歌曲,请他们找出其中学会的字词句,学生兴趣普遍提高,并且有学生明确表示有些歌对他们的一生都有了影响,比如《时间都去哪儿了》。

2.印地语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在汉语教学中,难点往往集中在汉字书写和声调上面,受印地语的影响,印度学生的“四声”都发成“二声”。最开始笔者没坚决纠正,导致他们形成了错误定势,这对于他们的听力和口语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2015年开始,笔者在纠正他们发“四声”的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并且反复强调口试中四声的错误会使他们大量丢分,最终有一些悟性高的学生能够发出漂亮的四声。汉字方面,第一节课就从象形汉字开始着手,不但要求理解,而且要求动笔,结果学生兴趣大增。于是,在他们最感兴趣的头几次课中,笔者集中把汉字中常见的偏旁部首讲解完毕,为后来写较难的汉字打下了基础,也使得他们明白汉语的本质不是拼音而是“图画”,明白了汉语的独特魅力正是汉字,因此2015年的学生明显对拼音没有了太多依赖。

3.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仅仅通过课堂时间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是不现实的,为了营造出真实的汉语环境,就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进行拓展练习。

印度是一个电影大国,对中国电影也有一定的好感,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可谓无人不知。因此,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电影周”开设中国电影课,各种题材皆备,可以吸引大量师生前来观摩。在和院方达成一致的前提下,笔者还针对所有师生开设了《品尝中国》讲座三次,含语音、汉字和中国文化,也取得了预期效果。印度人不使用QQ,但是普遍使用微信(WeChat),可以创建一个微信群,把中印两国的学生拉到群众,让他们成为网友,通过聊一些具体的话题拉进彼此的距离,并练习汉语。笔者的微信群中,部分印度精英学生长期用中文发言,并且表达出一定要来中国观光旅游的意愿。

三、结论

“文化强国梦”是和谐、快乐、友谊的梦想,针对不同国度的学生教学需要尊重他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印度顶级大学的学生聪明、努力且有抱负,但依然存在着随意、偏科等情况,教师不能用行政的办法强行指责、干预,那样只会让对方讨厌汉语和中国文化,适得其反。要想在这些国家推广中国文化,就一定要沉下心来和他们交换意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且以学生为中心来调整教学策略、多管齐下。只有这样,汉语和中国文化类课程才能从死板的书本知识变成真实的跨文化交流,才能真正达到学生了解、喜欢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汉语印度
如果可以去印度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汉语与拼音
最高警察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印度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