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研究
2016-12-23宋元甫金德龙包宏巍
宋元甫+金德龙+包宏巍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发展的精髓,是大家的公共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提高大学素养起到积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研究对象与方法、调查设计与结果、结论与建议进行阐述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希望为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策研究
为了更好地掌握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为构建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提供参考,本课题组从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外部社会环境、内部管理体制、学生质量、师资队伍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论文主要以黑龙江财经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五所民办高校的部分师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问卷与访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对于公办高校要更加严格管理、更加扎实推进,更加切合民办高校大学生实际,更加结合民办高校实际,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具有针对性。
2调查设计与结果
2.1影响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外部社会环境调查
在问卷设计上,我们从民办高校的美誉度和国家对民办高校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两个角度考虑进行了设计。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按照年级比例均衡选取调查样本,每所走访院校调查约 100名学生,总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3份,其中有效问卷487份。31、的学生表示自己或者一家人对民办高校颁发文凭的社会认可度有过质疑;37、的学生表示国家教育政策存在对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区别对待的情况;43、的学生担心就业时民办高校毕业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
2.2影响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部管理体制调查
围绕经费来源、管理体制、管理文化与理念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课题组访谈了五所民办高校的办公室、学生处、人事处、思政理论课教学单位等部门的负责人。访谈结果显示,民办高校管理体制多样,运用灵活; 管理效率高,办事速度快; 管理文化鲜明,有特色。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办学经费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招生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 董事长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党委的角色在民办高校定位比较尴尬,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民办高校的管理文化与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冲突。
2.3影响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师队伍状况调查
在问卷与访谈设计上,我们从师资结构、教师流动情况、教师业务能力、教师师德水平四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师生作了调查。调查显示,91%的学生表示接触的青年教师的比例最高,86%的学生表示曾经换过班主任,76%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应该提高。多数受访教师表示学校主要的教学力量是青年教师和公办高校退职教师,周围同事离职较多,在入职前后没有受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3结论与建议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现象是正常的,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学生社会主导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是十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抓好养成教育,重视日常生活的点滴,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准则;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定期评选出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使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遵循基本规范。
参考文献:
[1]康宇.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7)
[2]彭佐扬.乡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8)
[3]李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策略及路径
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8)
[4]于佳,王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态学审
视与构建[J].大理大学学报.2016(07)
[5]王羽,王立荣.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探究
[J].学理论.2016(07)
注:黑龙江财经学院院级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号:2016YB06,主持人:金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