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
2016-12-23魏岸若
魏岸若
【摘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器和集中报警器组成,本文将阐述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要求及布线过程。
【关键词】建筑物 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 布线
一、布线的一般规定
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应采用铜心绝缘导线或铜心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的线心截面选择除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按机械强度要求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
二、屋内布线过程
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②消防控制、通讯和警报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并宜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当必须明敷时,应在金属管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延燃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
③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
④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分布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
⑤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与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⑥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⑦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截面的50%。
⑧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不燃或非延燃性材料制成。
3.探测器与区域报警器的联接方式(布线数量)
因我国采用的线制有两线、三线、四线制及两总线制、四总线制几种。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探测器其接线也不一样,从探测器到区域报警器的线数也有很大差别,此处仅以两总线制和两线制的联接方式说明差别。
(1)两总线制
两总线制系统的报警器和探测器因应用了二进制编码电路,可在安装现场实现每个回路的探测器部位地址编码,这给现场安装、布线及检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二总线制的每个回路可分为树枝型和环形两种接法。
①树枝型接线 图1为树枝型布线。这种布线方式如果发生断线,可以报出断线故障点,但断点之后的探测器不能工作。
②环形接线 图2为环形布线,这种布线方式如中间发生一处断线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但相对线路较长。
两总线制的布线数量主要和报警器的回路数有关。
(2)两线制
两线制是指每个探测部位(地址号)的探测器信号线(兼电源负极)单用,电源(正极)线可共用,报警器至探测器的布线为放射式。其布线数量最少为N+1根线,N为探测部位(地址号)数,每个探测部位的探测器并联使用时,一般不应超过5个。如果将电源线按熔断器分组时,其布线数量将增加,例如每10个回路为一个熔断器保护,其布线数量为N+ 根线,可见每个报警器的进线数量与报警部位数有关。如一台报警器报警部位数为50个,其布线数量最少为50+1=51根。布线长短也各不相同,所以发展的趋势将是两总线制取代于其他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