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插画奖:插画届的学术范儿

2016-12-23常锦超

艺术与设计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帕拉格斯画师

常锦超

在英国学习美术设计的人都知道,作品呈现方式与理论支撑的一致性与合理性是考核成绩的必备指标,所以导师在教学方面也会非常偏重创作的理论性和逻辑性,更强调知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此次由英国插画协会(AOI)举办的世界插画奖(World lllustration Award)与美国插画编目协会(The Directory of lllustration)合作,为广告、书籍、儿童图书、社论、公共关系、研究与知识交流等各个领域均设立了不同的奖项,致力于提升年轻插画师在探讨社会关系学方面的知识能力,推动认知艺术创作在自我心理成长中的重要性,通过插画创作,体会人类思想文化传承的内涵,展现插画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

充满魅力的画面来自好的创作概念,而好的创作概念必须来自独具内涵的理论知识。此次获得专业组研究与知识交流(Resea rch&Knowledqe Communication)大奖的是德国插画师佛洛瑞恩·拜耳(Florian Bayer)。拜耳住在柏林,从2007年开始在插画及广告领域都获得了不少的成绩,他先后为德国时代周刊(Die Zeit),南德意志报(Suddeutsche Zeitung Magazin),墙纸杂志(Wallpaper)以及欧莱雅等商业品牌工作,在近7年里,他同时在几所大学及艺术机构里从事插画专业的客座讲学。

拜耳的获奖作品是以非洲国家民权研究作为概念。他正在为“德国国际合作组织”(German Corpor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进展一个叫“非洲治理构想”(African Governance Architecture)的项目。“我非常享受这个看起来略微有些复杂的命题,当我接到这个听起来有很大自由创作空间的项目时,我就马上进入了创作的状态,我在想非洲各个国家的政府是如何在一定的安全措施保证之上,处理人权和民主结构的呢?”拜耳说。

在开始发展人权和民主社会结构的初期,非洲国家几乎都是失败的案例,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德国国际合作组织开发了一系列的由内而外可进展的推广方案,包括在出版传播行业,政客研讨以及通过网站面向一些观察员进行培训I。虽然是个好项目,但是在执行这个项目的时候,拜耳还是遇到了很多限制,他说:“国际合作组织给了我很多图片素材用来帮助观察员了解整个非洲大陆的情况,但却没有给予我可以独自调研的许可,但我仍然尽己所能的收集资料,以至于可以创造一些真实创作的感觉。很多复杂的命题都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研,我那段时间就是不停的与来自国际合作组织和非洲各国的人讨论,从中找出并总结出符合论题的内容,然后再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技巧把它们都表现出来。”

在集中精力创作的那段时间里,拜耳把自己封锁在阿尔卑斯山的一个木屋里,没有任何的电话干扰,也不用任何网络与外界联系。“那段时间是很难得的,现在很难再会花那么长的时间,集中精力的用墨水和颜料去完成一个作品。”

新人的自我找寻

金济敏(Jimin Kim)是一位来自首尔的韩国绘本画家与作家,同时还是版画师和插画师。她非常享受故事绘本书独有的叙述性,此次获得书籍类最佳新人奖(Books,New Talent Category Winner)的作品“Hyde&Seek”(海德与找寻)是她在金斯顿大学插画专业研究生课程(Kingston University with a Communication Design)的毕业作品,现在她主要的时间都拿来创作儿童绘本及个人原创插画,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向人们证明插画书本身其实就是一件艺术品。

《海德与找寻》是一本由12张原创腐蚀版画组成的艺术书,它讲述的是隐藏在作者内心另外一面的那个陌生人(Alter Egos)。济敏解释,根据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Jung)的理论,任何一个人的人格都有两面,这说明人性是由多种心理组成的。“海德与找寻,就是我根据这个理念创作的,在有了基本的理论支持后,我才开始想办法把这些想法都转化成视觉的表现。我尝试了剪切画的手法来表现,并翻阅了大量表现人性心理的书籍和艺术作品,运用镜子,玻璃还有水作为主要的语言元素。装置艺术家卡斯特·哈勒(Carsten Holier)的作品给予我很大的启发,我在她的作品半镜房(Hatf Mirror Room)中,通过镜像分离,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另外一个我。这个图像成为了这本书最深层的基础隐喻理论,我非常希望观看的人能够在每次翻页的时候,自己感受画面语言的构图。这样也更能使观者即刻对应自己内心,更有效的反应出他们自己心里的另一面。”

济敏说自己从小开始就对探讨人性的书籍和电影感兴趣,《化身博士》(The Strange Case of Dr.Jekyll and Mr Hyde)以及《两面》(The Double)都是济敏最喜欢看的书。时间对济敏来说总是不够的。“腐蚀版画的过程非常严谨,一步都不能少,而且每次印板出来的效果也都有好有坏,很多时候都让我很郁闷。”济敏说。

致敬诗人尼卡诺·帕拉

获得公共领域专业组大奖的智利插画家德格·比卡斯·威力格斯(Diego Becas Villegas)一直从事手绘海报的工作,并擅长把自己的艺术创作通过戏剧,舞蹈,电影和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入其中,并强调其中蕴含的政治及社会意义。他曾经与两次赢得奥斯卡奖的波兰著名动画短片工作室SE-MA-FOR合作,这次他通过智利文化部纪念智利伟大诗人一尼卡诺帕拉(Nicanor Parra)一百年诞辰的视觉推广项目而获奖。

威力格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个项目开始于2014年,尼克诺·帕拉不仅仅是为诗人,还是一位优秀的视觉艺术家和雕塑家,他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当我最开始创作的时候,我阅读了很多与他相关的作品,在陶醉于他的诗词和巨大的成功之外,其实也面临了很多问题。该如何很好的,保留他原汁原味的精神内涵,又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觉语言,诠释尼卡诺·帕拉的人生,先锋思想,名言以及他充满魅力的诗篇,表现出他诗中所蕴含的那种热情,感观,情色以及黑色幽默的精神世界。尼卡诺·帕拉是这个故事的主角,通过他的理论,隐藏的人格,仿佛面对着一个戴着巨大的面具的灵魂,却听到他剧烈跳动,火热的创作内心,面临爱情与死亡,朗诵着美妙的诗词。”威力格斯在创作时期纠结的是如何表现出尼克诺·帕拉自己曾经创作的心之画(The drawing of his heart),“这个心的形状已经变成了一个代表尼克诺·帕拉的视觉符号,我自己创作出的作品其实是通过他的诗词,经过自己对诗词内涵二度理解之后,再次诠释出的一个图案。我只能说这个想法并不是复制尼克诺·帕拉的作品,而是一种借鉴之后产生的一种新的创造。所有他诗中蕴含的警句,讥讽,反叛,冲动及充满情色味道的黑色幽默,都是在我新的作品中转换成了新的视觉语言。”威力格斯说。

在那段艺术创作过程中,威力格斯巧妙的把一些分散的,缺少联系的故事,通过自己创作的视觉符号衔接起来,他说:“所有的视觉元素就像是一副副自画像,带翼的心房,亲吻死亡的嘴唇,进入海中央的棺材,伴随着朗读的节拍,视觉语言引诱出观者的好奇心,去阅读更多尼克诺·帕拉的故事。”

超现实主义视觉书画

每一名插画师都渴望出版自己的作品,并用自己的创作填满画册的所有页面。韩国插画师春相铉(Chun Sang-Hyun)2007年从弘益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全身心的投入于艺术书和绘本的创作。作为世界插画奖专业组最终大奖的得主,他的艺术书《Promenade》(散步),完美的表达了一名终日与汉江(Han River)为伴的艺术家,通过每天看似轻松平常的散步,观察这条生命之河的瞬息万变,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托又充满矛盾的故事,更诠释自己异想天开,充满好奇的思想。他说:“当我走在汉江边,轻快的弹着吉他,享受着美妙的音乐,这是我灵感的来源。”

相铉的艺术实践让他发现充满隐喻的视觉语言更能够给予观者一种观看的意义,也更能够吸引他们的好奇心。他所创作的艺术书很像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绘画和现代插画书的结合体。“我一直对超现实主义的视觉语言非常感兴趣,对雷尼·玛格丽特(Rene Magritte)的作品喜爱至极,昆特·布赫滋(Quint Buchholz)的插画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昆特是较早把自己的作品做成书籍的插画师之一。在构图方面,我尽量避免与他们一样的布局,希望通过更多的角度,诠释艺术绘本的表现力。我更注重观者翻开绘本书时,他们对这本书的感觉,毕竟我是把书当成一件艺术作品来创作的。”相铉说。

(编辑:九月)

猜你喜欢

帕拉格斯画师
纪念希格斯玻色子发现10周年
捕捉希格斯玻色子之手
印景点拍照要交“清洁税”
国际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萌娃遇上插画师
希格斯理论获奖姗姗来迟
希格斯子闯入了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