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我看我:给海报的创新定义

2016-12-23王蕊

艺术与设计 2016年10期
关键词:海报设计劳拉印刷

现定居在英国伦敦的法国平面设计师劳拉(Laura J)说:她之所以会接触设计,是因为她对周围事物的分解和重组很感兴趣,同时她也深深怀疑着平面这种媒介的物质性。她把自己制作出来的海报都视为一种产品,而不是纯粹的打印出来的信息。

说到一个海报的起源,可能有很多故事可讲,包括这种媒介如何在众多视觉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常见的视觉媒介,然而,故事就是故事,不是童话那样的美好,平面设计也远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样简单。

就像劳拉所说的,海报实际上就诞生在一场奢华的宴会上,在宴会的某张桌子旁,两位贵宾正在深入交谈,二位都在考虑如何能够以更好、更绚丽的方式将自己所有的信息卖给对方,并且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这并不是一个迷人的故事,但从平面设计的视角来看,这绝对是一个正宗的引子。在一个平面设计师的脑海中,制作海报大概所需要的就是——传递信息,并且让观众对某一特殊事物产生信服感或好奇心。

劳拉说她不会过多关注海报的历史,然而,她也没兴趣去探索第一张海报何时何地,因为什么而创造,也不关心是谁如此伟大地创造出第一张海报,并将之称作为“海报”。作为平面设计师,劳拉关心的是对于海报创作这一事业的定义,在过去那么多已经被创作成功的平面设计历史的背后,怎么样建立一个符合当下的对海报设计的定义,并且能够对未来的海报设计和创作产生影响和塑造,这是平面设计师应该考虑并面对的挑战。

牛津英文字典上对“海报(poster)”一词的定义是:一个在公共场所展示通知、消息和广告的大尺寸的印刷图片。维基百科上,这一词条的贡献者认为:海报是被设计用来张贴在墙面或垂直表面的任何一种印刷纸张。典型的海报包括文本和图形两种元素,也有的海报只有图形或只有文字。海报的设计既是吸引人的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海报有多种功能,通常是广告人员、宣传人员、抗议人士以及其他组织试图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都会受某种事物的固有定义所束缚,甚至这些定义是被外人所强加到自己的印象中的。先人前辈们给后代晚辈提供了规矩、框架供他们进行创作。过去的就不谈了,但是,现在,是时候去追问和挑战传统边界和框架,重新延伸先辈们所创建的原先的定义。因此,作为设计师,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切新的事物。

劳拉认为,上述的对海报的定义远远不够充分,也远不符合现代平面产品的主题。早在2014年在法国肖蒙举办的国际平面设计节上,劳拉就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化了。当年设计节的评委会为参加主题为“海报的未来”竞赛的学生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说明。没有将上述的定义特别加入进来,也没有特别要求一定要使用印刷媒介。当比赛专注于海报设计,而不是单纯地立足于对这个词汇的传统定义而进行生产,同时,对设计师们而言,这也是一个问题:那些传统的所谓定义是否还能站得住脚?

所以,现如今,什么叫做海报?劳拉又有话说了,她说,如果让她修改牛津字典上的定义,她会改成:在公共场所展示的大型视觉体验。那么,维基百科上的定义她会改成:海报虽然可以只有文字或只有图形,但它包含文字和图形元素。海报的设计既要吸引人眼球,又要具有教育意义。海报有诸多功能,通常是广告人、宣发和抗议人士或其他组织进行交流传递信息的常用手段。

简而言之,劳拉认为海报就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帮助人们向目标人群传递信息。但有些人可能会对此产生疑问或者有不同观点。比如,有人会认为海报就是一个放在公共场所的大图片,供通知和宣传使用。相反的,有人说海报是被设计成能够张贴在墙面或垂直表面的东西。无论是有文字还是图形,海报要有文字和图形两种元素。海报的设计一定是抓人眼球的,是团队用来传递信息的常用工具。

坦率地说,最新的这些定义都没有说明海报一定要被印刷出来或在纸上呈现出来。电脑、数字技术和交互设计已经为海报开拓了边界和范畴,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也让设计师们可以探索新的海报设计和展现方式。同时,让大家可以保留住这种交流媒介具有象征性质的特色。

然而,纸张不可否定地还在平面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先不说在创作和生产海报时,纸张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定义中,纸张没有成为海报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确实,纸张和海报都有一个光鲜的未来,然而,现在的或者未来的那一代设计师要从现在的或者过去的定义中接收理论知识去汲取经验和开始设计。

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拥有一个名为“Thinking Room”的设计工作室的平面设计师埃里克威查亚(Eric widjaja)运行了自己的工作室长达十几年。他认为,音乐与平面设计具有很大的联系,从声音、作曲、安排、节奏,再到歌词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大多数时候,与设计师们一起讨论项目时,要从方方面面去寻找积极的灵感。

埃里克说,他认为他们的设计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一直都坚持着同样的设计过程和方法。无论是海报设计还是标识设计,他都要一步步地进行,有了新的想法,就要马上找到正确的实施方案,并将之落实,不然,没人知道最后会以那种方式结束整个项目,产生最终的设计方案。或许,灵感的进发,并且抓得到的灵感,才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好的设计是有意义的。平面设计是一种语言,不是简单的创作。设计应该是能够用来交流并且传达人们想要传达的东西,要表达人们能够理解的东西才行。埃里克认为在他的设计中不可获取的五要素就是:好的字体、清晰的分层、简明的信息、些微的情趣和正确的组合。然而,独特的风格并不是他要求的,在他的工作室,他的每一件作品都要合乎情理,讲得通,而不是要去取悦某些特殊人群。

波兰设计师马塔加文(Marta Gawin)是一个跨越多个领域的设计师,主攻标识、海报、信息和展览方面的平面设计,他多次参与到卡托维兹街头艺术节的海报设计工作中。街头艺术节面向年轻群体,就意味着设计风格要年轻、多样,使用绚丽多彩的颜色和变幻莫测的图形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同时体现当代艺术的价值。

对于马塔而言,寻找正确的概念是他设计工作过程中一直以来坚持并最看重的工作步骤,好的创意是好的设计的基本保障。他说在开始一个新的设计时,自己总是试着尽可能多地去收集相关信息,他需要不停地阅读、观察、思考和沟通。

马塔的设计风格简约自然,强烈的排版、非衬线的字体和加粗的字体。在他看来,好的设计应该是有趣的、惊喜的、吸引人的。然而,他最看重的是设计的质量、工艺、注意力和细节。他说:在他的设计中,创意、主题、字体、组合和颜色是主要的元素。好的设计最应该尊重受众的需要。他说:“上学的时候,学校总是强调设计师要像一个艺术家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但是,对我而言,我觉得海报设计就是要满足主题的要求,这比自我表达重要得多。”

来自希腊的马诺里斯安吉拉基斯(Manolis Angelakis)出生在丝网印刷工厂,他也与父母一起在工厂里长大,小时候,他的爸爸一边在曝光室里给他唱着摇篮曲,他的妈妈一边用荧光色彩点亮他的童年。他一直坚信:如果想要留住一样东西,就要不断地改变。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生活中接触的一切带给他的感觉,包括味觉、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如果说以前他是借助多彩多样、信息渊博的互联网来获取创作灵感的话,那么这几年,他开始回归到生活中去寻找灵感。

马诺里斯认为自己不是一个设计师,而是一个画家,所以在设计上,他会面临很多局限性。当他想要在丝网印刷上尝试使用新材料时,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蚂蚁一样渺小无力,需要其他同事的帮助才能共同完成。这也是丝网印刷最好的工作模式,丝网印刷需要好奇心,去混合、去实验,经过不断的反复和推翻才能有结果,但这也就是创造设计的精妙之处。

马诺里斯也认为在设计中,平面设计师不需要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或者说设计师是可以随时变化自己的设计风格的。他认为,好的设计是要他的妈妈都能看得懂的设计。也就是说好的设计要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在保证具有精彩的设计基础上,要让大部分人看得懂。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沟通是最重要的一条。设计出来的作品,它的作用就是用来与人沟通的。所以,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首先要善于沟通。

这些平面设计师们都想要推翻传统,甚至否定前辈们对海报设计、平面设计的定义。但是设计的精髓一直都在:趣味性,吸引人眼球;实用性,满足受众的需要。几位设计师都是从事了平面设计十年有余的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但是他们一直都没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他们也不需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如他们所说,真正的好的设计只要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达到真实有效的沟通效果就是最重要的。

(编辑:王蕊)

猜你喜欢

海报设计劳拉印刷
健康防护系列海报设计
节日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我讨厌打嗝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陆方 海报设计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一个拓荒女孩的故事
只有一个人做对了
把心交给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