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年的消逝

2016-12-23

第一财经 2016年49期
关键词:拱廊消逝购物中心

这两年,自从生活和微信紧紧绑在一起,我们也自嘲地编出些笑话来。这个你一定听过:你家孩子是我在朋友圈看着长大的。对于年轻的父母,“晒娃”似乎成为新媒体分享的标配内容之一,其中不少人擅以九宫格模式发布一些在别人看来没什么不同的表情。

类似的玩笑现在又多了一个—你家孩子是在shoppingmall里长大的吗?

在这期封面故事里,我的确读到了这样的成长案例:嬉嬉7个月开始在购物中心里的婴儿游泳中心学习游泳,一岁后在商场里的早教班定期上课,再大些,父母为她在另一座mall里选了一家舞蹈培训机构。这个4岁女孩上舞蹈课的旁边还有适合男孩的武术班和棋类课程。更多的活动和课程把孩子和家长拴在商场。当然,服装店、玩具店和各式餐饮同样不可或缺。我们的记者张莹这样写道:嗅觉灵敏的商业体都试图将自己变成一个包罗万象的万花筒,在满足儿童和家长所有需求的同时,向他们贩售各种城市中产的生活方式样板。

从精致有趣的室内游乐场、具备贵族传统的马术,到讲求自由创意的绘画,以及强调表达与领导力的儿童MBA,新奇的课外班已超出普通的才艺概念,中国新兴城市中产阶层对高品质生活的诉求集中体现在关于孩子的消费上。

不过,就像我们周围很多事情一样,这种诉求并非单纯发自内心,shoppingmall的经营者在此担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电商的崛起已经威胁到实体店的生存。如何增加实体门店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几乎是所有实体店都要面对的难题。在一尘不染,甚至混杂着香气的宽敞而密闭的空间里,一座座新建的电影院,不断翻新的餐饮店,还有那些摆放着诱人小玩意的杂货铺,都是商家为了留住你的脚步而精心营造的体验。儿童业态则被视为“吸引客流”的最新元素。

如今的shoppingmall脱胎于19世纪盛行于欧洲的“拱廊街”,德国人瓦尔特·本雅明在《拱廊街计划》中洞察到拱廊街所预示的空间意义的巨变:两边排列着华丽的店铺,大理石铺地,其上以玻璃拱顶连为一体。光投射下来,拱廊变成了一个带有梦幻色彩的微型世界。身在其中,再也没有纯粹的闲逛,丰富的商品使步行和逗留成为消费的前奏。这正是购物中心的雏形。

这个空间仍在不断精进。如今,它为儿童设计了足够丰富的游乐及场所,也为家长提供了休憩消费的选择。与此同时,你会发现那个熟悉的“童年”不见了:在树下捉昆虫,在院子里打闹,或者漫无目的地在田间乱跑。

也许,童年的消逝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在文艺复兴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但随着成人掌握了文字和知识,儿童被认为需要系统学习才能进入成人社会。童年的概念就这样诞生,听起来不过是成年之前的一段短暂休憩,你多少能理解年轻父母在购物中心里为孩子寻找学习机会的急迫—我们自己可能就是这样的父母。

雾霾、寒冷、酷热、大城市不便的交通……父母们有种种理由取消户外活动计划,而把自己和孩子留在商场里。不过,我相信在他们心里,依然记得那个消逝的童年。

猜你喜欢

拱廊消逝购物中心
木拱廊桥三维有限元建模与抗震性能分析
购物中心枪击案震惊丹麦
北京荟聚购物中心童乐荟
梦回五千年:探寻消逝的良渚
木拱廊桥传承乡土文化
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
儿童剧演出团体常驻购物中心
洛阳王府井购物中心照明设计欣赏
闽东北木拱廊桥桥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