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视阈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DATB”模式研究
2016-12-23苏春辉杨树臣
苏春辉,杨树臣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32)
工程视阈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DATB”模式研究
苏春辉,杨树臣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32)
本文从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时期的学校办学定位与目标研究入手,对国内地方高师院校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转型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工程视阈下人才培养“DATB”模式(即开发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以及背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对这一模式的内涵和本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并结合长春师范大学学科、专业特点进行了试点实验研究,总结出“DATB”模式在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时期推广应用的思路和途径。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DATB”模式;工程实践
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尤其是地方高师院校面临着转型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教师供需的数量矛盾,而且由数量矛盾转向质量矛盾。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生源质量难以保障,就业压力逐渐增加,对高师院校未来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大部分高师院校逐渐在向多科性或综合性院校转型发展。
1 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地方发展建设的重任,人才培养定位需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近年来,我国教师综合化改革不断深入,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原有的师范优势逐渐淡化,普遍面临着招生、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压力。与其他类别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地方师范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在工科类专业的办学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
2 工程视阈下人才培养“DATB”模式的提出
从学校办学定位的顶层设计方面提出“DATB”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开发型(Development)、应用型(Application)、技术型(Technology)、背景型(Background)”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工程技术、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产、教、研三者出现向一体化回归的新趋势,“DATB”人才培养模式将促进各国对高等教育思想进行再思考。本文在工程视阈下对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进行“开发、应用、技术、背景”四类分层培养,以适应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
在地方高师院校提出“DATB”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地方高师院校向多科性、综合性大学转型发展寻找科学的发展途径,也为高校特色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3 “DATB”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所谓“工程视阈的人才培养”,缘起于工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基础教育,其初始动机在于“高等工程教育必须更紧密地回归到工程实践的根本上来”,强调工程教育从科学向工程回归,包含教育过程的“工程化”,也包含“工程化”人才的培养。一些学者将“回归工程”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是从过分重视工程科学转变到对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更加重视上来;第二是侧重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是强调应用“集成”或者“整合”的思想,重新建构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第四是学会学习和终身教育。
自20世纪末“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产生且引入我国,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大工程”教育观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将工程教育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以及自然科学教育相融合的现代工程教育观。“大工程”教育观不仅适用于工科类专业学生,还适用于非工科专业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基于此,“大工程”教育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确立更为适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工程师的培养,应当以通才和专才培养相结合为原则;对非工程师的培养,则应当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使培养目标在非高等工程教育和其它不同层次的教育环节中实现,切实提高公民的工程素养。
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化”教育思想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实践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工程教育中“专业化”教育思想的瓶颈,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一体化、综合化以及社会化的趋势,也满足了当前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实用化的现实要求。“工程化”教育思想与21世纪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向工程实践回归”的时代趋势相吻合,涉及传统工程教育观念的变革,工程教育从理念到手段、方法的更新,以及工科院校办学模式的转换等方面。
学界研究多限于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的变革,而对高等教育“工程化”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很少涉及,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4 工程视阈下“DATB”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DATB”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分析,明确了其内涵,指出了目前人才培养特色化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提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工程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工程思维训练和工程意识的养成,对理科及工科专业学生加强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对非理工科学生增强工程背景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分别对应用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法学以及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DATB”模式的修订。工程视阈下“DATB”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视阈下“DATB”人才培养模式
5 “DATB”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在改革过程中,非工科专业师生对工程视阈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本质理解不透,导致“DATB”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广大师生还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前期,组织试点部门和试点专业教师,开展了深化人才培养的工程化研究。将工程思维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将教育目标、教育设计、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在人才培养中进行有效的统整,注重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能力培养;调整课程资源,实施“集成”教育的思想,在传统的理科专业和大文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加快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以推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改革为契机,把工程意识与工程思维课程模块融合到学科与专业建设中去,从而实现“DATB”人才培养模式更好的推广应用。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工程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想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培养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积极研讨不同专业“DATB”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形式和方法;(2)通过前期试点运行情况,进一步研讨“DATB”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3)加强工程意识与工程思维课程的建设,做好课程模块的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建设,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开发系列教材。
6 结语
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发展时期,应该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学科与专业发展布局,明确办学定位与目标,加强人才的特色化培养。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要精细化和层次化,紧跟社会人才需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检验证明,“DATB”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高师院校是可行的,可以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推动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3.
[2]居里锴,徐建成.“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3(10):68-70.
[3]全燕鸣.国际氛围中工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85-88.
[4]董泽芳,王晓辉.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4):83-89.
[5]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6):94-101.
[6]马健,焦生杰,吕彭民,等.行业性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64-67.
[7]刘利平,马晓建.全面发展工程素养的“大工程”教育观[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59-61.
[8]李儒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2(8):65-67.
Study of “DATB” Pattern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Engineering Visual Threshold
SU Chun-hui, YANG Shu-che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The study starts from the school running orientation and target research of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direc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attribute an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hus proposing the pattern of “DATB” for talent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visual threshold, referring to the talent cultivation pattern of development type, application type,technique type as well as background type in engineering visual threshold. The thesis mak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study over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the pattern and makes trial experiment combed with the subject and professional features in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and summarizes the ideas and channels of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and apply “DATB” pattern in the transitional development period.
normal universities; talent cultivation;“DATB” pattern; engineering practice
2016-08-27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工程视阈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DATB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吉教高[2014]46号)。
苏春辉(1960- ),男,长春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G659.21
A
2095-7602(2016)12-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