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激发新活力
——晋煤集团沁秀公司岳城首站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2016-12-23卫向荣
□卫向荣
文化软实力激发新活力
——晋煤集团沁秀公司岳城首站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卫向荣
以“岳城速度”而享誉三晋的现代化高瓦斯精品矿井——晋煤集团沁秀公司岳城矿,亭台楼榭,依山而建。在这个矿井的制高点上,驻扎着一支叫机电队首站的班组。这个班组不仅是岳城矿一个“变害为利”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其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浓浓的文化气息,也已成为岳城矿对外展示矿山形象的品牌和窗口。
高位运作 变害为利
“首站”全称瓦斯加压泵站,因是晋煤第一个加压泵站而得名。首站,名不虚“首”,它不仅以其最高的位置优势坚“守”着岳城这个高瓦斯矿井的安危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煤市下行、人心浮动、思想碰撞的大形势下,首站20名年轻的“80”“90”后,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信守着矿工的执著和对生命的承诺。
早在岳城矿建矿之初,公司领导就高瞻远瞩,面对高浓度瓦斯,如何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岳城矿积极贯彻“节能环保、资源高效”的发展理念,沿着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坚持煤炭与瓦斯共采、治理与利用并重,对抽采出的瓦斯进行综合开发,他们于2009年破土动工,建成瓦斯抽放站、瓦斯加压泵站,并于2014年将首站7万立方加气能力改扩建为如今的25万立方。
改扩建后的首站占地10000平方米,拥有全国一流的螺杆机组技术,大小各种设备几十种,除担负本矿和附近农村瓦斯供气外,还担负成庄、金驹股份电厂、润宏电厂等共25万立方的供气能力。每天源源不断的瓦斯抽上来后从这里加压输送出去,安全责任重、风险大、技术性强,而职工大多是从低瓦斯矿井的老区过来的,对瓦斯的危害几乎没有概念。“一流的技术需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需要一流的队伍,如何在提升职工业务水平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打造一流团队?”这成为萦绕在机电队每个班子成员心头的一大课题。
无声规程 化繁为简
首站改造完成后,面对螺杆机组庞大的系统及繁多的附属设备,机电队组织技术骨干详细阅读螺杆机设备使用说明书,自编一套简单、易学、实用的操作小窍门和流程图,张贴在设备醒目位置,并打印成册,分发给岗位职工,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操作速度及准确性,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他们将螺杆机附属设备的相关介绍,设备参数等制作成牌板,悬挂在值班室墙面上,或摆放在机房内,员工们查阅起来极其方便;其三,他们将螺杆机组所有阀门、压力表、管路信息制作成标签或箭头粘贴在相应位置,员工明确了操作目标,简化了操作步骤,对一些细节也能兼顾到位。极大地规范了岗位员工安全行为;其四,他们还将每一名岗位职工编号,在编号栏里明确当日工作的要点和时间,使每一名岗位职工一上岗就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内干什么样工作,确保不漏检,从而保证设备运行完好;另外,他们深入岗位挖掘问题,走出岳城学习经验,请进老师指导工作。在不断学习完善、解决问题的同时,先后制定完成包括《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设备包机制度》《首站巡检制度》《设备运行维护保养制度》等15个单项制度的《首站制度汇编》,为长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班组文化 深入人心
在首站监控室的墙上,笔者惊奇地发现,四个以班长命名的班组全家福以及班组誓词工工整整地贴在墙面上。班长张杰告诉我,这些都是本班组的弟兄们集群体智慧容纳整合出的班组愿景和宣言。这里包含着他们的共同价值,是他们每个人的心声。每当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就充满了向上的力量。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细胞激活,肌理复苏。所以,打造班组文化成为岳城首站的不二选择。
采访中,正巧遇到出来巡检的操作工李小旺,他告诉记者:“来首站工作两年,每天当班半小时巡检一次,这里设备先进,责任心大,所以,班前、班后会学习也多,从首站、到队里、到矿上、公司,经常会组织培训,学习机会多了,掌握的技术也多了,而且也学事故案例,以案论教,感觉对安全的责任心增强了,学习力也强了,成长的空间更大了……”
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
从一入厂区门那几幅醒目的卡通漫画开始,这里就深深地吸引着我。“岗位虽远,心系企业”“因为甘于平凡,所以你才不凡”“请不要携手机、烟火进入站内”……这些或清新、或夸张的卡通画像配以简洁明快的文字直击人的内心,令人警醒和感动。机电队党支部书记梁剑兵告诉我,这里所有漫画都出自本队职工魏冬冬之手。
魏冬冬是一名“80”后。他说,是王队长发掘了他的绘画天赋,给了他成长锻炼的平台,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他很感激。“没有别的,只有好好工作,尽己所能,回报矿山!”
的确,徜徉在首站厂区,整洁的环境,醒目的标识,标准化的作业,田园一样的风光,年轻的甚至有些稚气的脸上,写满了阳光和明朗,他们昂扬的精神风貌,让人感觉一步一景,我不得不对这里刮目相看。
在首站,还有一个空间深深吸引着我——首站工作室。
岳城矿远离老区、职工生活枯燥、回家次数有限,生活十分单调。而首站职工,长期在山顶作业,精神上更显匮乏。加之青年职工多,干事有激情,但生活阅历少,遇到困难、挫折容易厌倦、逃避、走极端,不利于职工成长。如何与岗位实际相结合,激发职工的干事活力,实现职工在工作中的自我完善?首站工作室应运而生。首站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他们整改了首站循环水不达标、设备停机循环水进入润滑站、优化改造设备的技术指标等17项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这里已成为首站职工“金点子”的迸发地,是这群年轻人技术创新的集结源。
采访中,王恒队长告诉我,从首站建成到改扩建,从班子到中层,再到普通职工,都付出难以想象的辛劳:牛队长从来到这里,过年就没回过家;52岁的梁书记老父亲去世,他还坚守在改扩建现场;这些“80”“90”后,大都是独子,过去团队协作比较困难,人手不够时没人替班拉不开栓,如今,看到缺员,很多弟兄会主动请缨:“我离家近,我留下!”首站文化,已深深植根到首站每个人心间。
(作者单位: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沁秀公司党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