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普让公众走近科学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科普工作综述

2016-12-23王纪恩刘坤李言言

当代矿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煤炭科普

□王纪恩 刘坤 李言言

科普让公众走近科学
——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科普工作综述

□王纪恩 刘坤 李言言

圆球形的天幕上,浩瀚的星空随春夏秋冬变幻出不同的景象;一台专用天象投影仪,展示出日食、月食、流星雨等梦幻的天文现象……

2016年9月10日,全国科普日前夕,徐州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带领学生60余人来到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自然厅。刚踏入厅门,这奇幻的影像就让他们仿佛进入了神秘的太空,勾起了孩子们探密的浓厚兴趣。这是2016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作为全国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入选中国煤炭学会科普委员会成员单位的高校博物馆——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开展的“让公众走近科学”系列科普活动之一。

建设篇——加强场馆建设为科普活动搭建平台

近年来,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在科普活动平台建设方面一直在努力。为师生、市民就近接受科普教育提供服务,是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4年,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自筹资金2万元,在自然馆2楼主要公众活动场所建立了标准化12块LED科普宣传栏,每年更新4次相关科普知识。2015年自筹资金5万元,建立起科普、娱乐活动室,逐步配备图书、运动器材,接受公众预约使用。同年,自筹资金5万元对展厅地面进行养护,并投入资金5万元为展区添置了休息椅。2016年,学校投入10万元建立博物馆北广场大型采矿、支护设备科普展区,投入20万元建设李可染艺术展厅,投入70万元购买中国历代百篇书法、百篇书画作品,在博物馆展出。博物馆先后加入了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江苏省科协博物馆场馆协会、全国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煤炭科协科普委员会。

活动篇——多彩活动激发公众热情

科普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如何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科普在公众心中生根发芽?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的选择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让公众与科学“零距离”亲密接触。

2014年5月18日,科技活动周暨中国矿业大学机器人大赛决赛暨全国机器人大赛选拔赛在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启动,不少高科技产品的亮相让人们大开眼界。徐州市实验中学一名张姓学生平时就对机器人很感兴趣,自己也尝试做过一些机器人拼装和编程等,活动现场的机器人让他移不开脚步,大学生科技创新理念和动手能力给予他很大鼓励。他表示一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矿大。

2015年9月19日,以“万众创新,拥抱智慧生活”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此展开,上午9点,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策划的“全民科普手拉手 健康生活心连心——谷物与健康”科普讲座正式开始。活动邀请了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邵继红在学校镜湖大讲堂举办讲座,全校2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邵继红教授从10年来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膳食结构与健康的关系、全谷物的健康效益三个方面,列举了中外5种膳食模式,并通过6个方面诠释了全谷物与健康的概念。讲座活动中,师生神情专注,与专家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泼。退休教师李先生过去忙于教学,退下来以后开始关注保健,最感兴趣的是食品安全。“现在年纪大了,对健康特别关注,听说这里有健康讲座,专门来看看。要是以后经常有这样的活动就好了。”

2016年5月14日,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策划了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家园互动活动。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1000余名家长和孩子一大早就欢聚在博物馆北广场,在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和自然陈列馆。志愿者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点,通过馆内丰富的展品,生动详细地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地球的形成、地形地貌、地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教育小朋友们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家园。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解,看到巨大的恐龙化石都很惊奇,纷纷向讲解员了解恐龙化石的信息。家长们用照相机记录下了孩子们精彩的瞬间,表示矿大这么好的科普资源,一定会让孩子们收获很多,也能培养孩子们了解自然、学习科学的兴趣。

收获篇——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服务

科普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民。科普工作如何取得实效?这是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又到一年开学季。博物馆与学校20个学院建立了共建关系,每年9月的第一周,6000余名新生参观校史馆、自然馆已经成为入学教育的必修课。

又到一年收获时。每年的7月学生毕业时,3000余名毕业生会再次重游博物馆,重温学校发展历史,留下在校最后的影相。

又到一年花开期。徐州市及所属六区的生源基地中学的10000余名学生会来馆参观。

又到一年科技周、科普日。每年的5月、9月,我馆推出的近10项专题活动,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

4年来,针对学校师生、中小学生、城镇居民、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五大人群”的不同需要,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利用学校举办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等契机,推出了“绿色地球,和谐发展”“煤炭资源,高效开采”“热爱地球家园”“生态文明,绿色未来”“认识自然灾害,提高防护意识”“科学普及,你我共同参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我为科普献力量”“关注食品安全,构建和谐校园”“从影视中看环保”“高雅艺术进校园”书画、摄影展览等40余项主题科普系列活动,先后举办讲座、知识竞赛10余次,受众达50000多人次。

2015年4月,博物馆陈文超创作的《静夜思》、王纪恩创作的《放飞梦想》分获全国煤矿文联新媒体摄影类二等奖和优秀奖。

2015年12月,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被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评为“2015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先进集体”。

2015年12月,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再次通过审核,获得“2015~2019年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2016年4月,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通过201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考核。

2016年4月,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获得“201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信息化工作优秀基地”称号。

2016年4月,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荣获“徐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称号。

在谈到近两年的科普工作时,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副馆长王纪恩说:“博物馆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在一些人眼里,高校博物馆‘养在深闺无人识’,曲高和寡,与老百姓很远,其实不然。当年康有为先生曾提出“以开民智而悦民心”。帮助观众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依然是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所在。我们科普工作的定位就是‘科普,让公众走近科学’,所以我馆在原有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寻找载体,搭建平台,推动科普工作 ‘走出去’及‘引进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科普工作‘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的目的,让博物馆成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元素,在互动开放中实现文化育人的功能,让师生和社会公众了解到高校有博物馆、馆内有精品、观展有收获。”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煤炭科普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我是天文演说家——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星云社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煤炭
科普漫画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