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研究
2016-12-22宣江雷程赛杰
宣江雷 程赛杰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建设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党组织;凝聚力;制度创新
党的凝聚力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措施,为完成学校的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现状,分析基层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有效途径,课题组进行了此次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94.7%。调查对象是教职工。年龄结构上,45岁以上的占14.95%,45岁以下的占85.05%;政治面貌上,党员教师占68.56%,非党员教师占31.44%;教授、副教授占4.64%,讲师及以下占95.36%;学历程度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32.47%,其他占67.53%。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
通过调查,课题组认为,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状况并不理想;基层党组织的内聚力不够;党组织、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领域的作为不够;基层党的组织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有待加强等。(见分析表)
二、深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针对以上调查分析,课题组提出以下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1、坚持制度创新,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大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重点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当前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制度创新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学习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先要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进一步丰富集体学习的组织形式,积极探索“理论学习——问题研讨——推动工作”一体化学习机制,加强对重大问题的专题研讨,努力把党委中心组打造成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示范班”;其次,要健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常态化学习机制。要健全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学习制度,不断充实“三会一课”内容,健全党员学习日或党日活动制度,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抓手,创新学习载体,推进党员学习普遍化、制度化、常态化。再次,要构建重视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用民主生活会、学习汇报交流会、领导班子和干部年终考核等时机,组织党员干部汇报学习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奖学制度,把党员和干部的学习情况与年度业绩考核挂钩、与评先选优挂钩、与干部选拔使用挂钩,形成崇尚学习、激励学习、褒奖学习的浓厚氛围和用人导向。
第二,创新党的组织生活,进一步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严格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首先要明确责任,落实书记责任制,把抓好党的组织生活纳入基层党建年度考核内容,将会前准备是否充分,有无明确主题,是否结合中心工作实际等纳入考核范围;其次,要严格执纪,要认真落实《党章》规定,对执行制度不严格、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的党组织,要责令其限期改正,造成严重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再次,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对所属党组织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情况,以及组织生活的计划、内容、参加率和实际效果等进行检查指导。
第三,创新党员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思想基础。新的形势下,要把对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到“关系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首先,要创新教育培训形式,注重在实践中创新培训形式,不断丰富教育内容,进一步调动党员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在教育培训形式上,要采取“四个结合”,即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辅导培训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把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其次,要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要着眼于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从思想上入党,切实抓好新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再次,要建立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从建立完善有关制度、狠抓考核督查做起,逐步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效机制。
2、围绕教学与科研抓党建,使党建成为学科建设的灵魂与核心
对高校而言,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和科研。其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作用,这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特色功能所在。因此,基层党组织应把加强支部建设与促进学科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断创新组织生活的內容和形式,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中心保党建”的原则,使党政工作做到目标同心、工作同步、互相促进。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政治堡垒作用,就必须在教学科研领域有所作为。“有作为才有地位。”党员教师应占据教学、科研骨干队伍的主体。只有在业务上同等“先进”,才能在教师队伍中拥有权威,拥有发言权,才能产生向心力。党组织要关心教学、科研工作,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组织、协调、推动的角色。既要关心、促进党员教师业务水平的进步,也要关心非党员教师的进步。要成为教学、科研管理的“内行”。
3、密切联系群众,建立了“以人为本”的长效工作机制
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所从事的一切工作都与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密切相关,只有高度重视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党组织要关注党员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帮助党员办实事,才能赢得广大师生员工的拥护与支持,才能营造宽松和谐、关心关爱、政通人和、积极向上的环境与氛围,从而把党组织变成凝心聚力的巨大磁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建设,要以尊重人为基础,以凝聚人为目的,围绕了解教职工,关心教职工,提高教职工,激励教职工,依靠教职工来做工作,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使他们积极投身于院系的各项工作。
4、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精神和文化凝聚是通过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而达到凝聚人心的效果。这种凝聚力扎根于人的思想深处,具有更为强大、持久的力量。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注重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大学文化来凝聚广大师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师生深入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增强党的精神凝聚力。积极发挥大学文化的凝聚作用,利用以办学传统、校训、校风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文化来影响教师和学生,形成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共同理想”,从而在师生中产生强大持久的凝聚力。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广泛运用各种方式,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5、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和党员考评机制
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就要有服务意识,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批评教育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同时,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模范岗、实行党员挂牌上岗,直接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只有为师生服务好了,才能取得民心,更好地把师生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与此同时,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组织内部考评机制,形成对组织内每一个成员的有力鞭策。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需要切合工作实际,需要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比较论证的基础上。通过考评,赋予组织成员以压力和动力,通过考评,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党性修养,为增强组织内聚力打下基础。
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党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凝聚力建设成为摆在基层党组织建设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不仅要贯彻执行办学方向和学校发展战略,改革思路等关系全局的重任,更要及时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鼓励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学校的建设与改革,把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汇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学校的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力量。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党委课题组.高校基层黨组织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21).
[2]洪梅.信仰感召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核心[J].前沿,2011(16).
[3]蔡颂,邓翝.论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10).
[4]潘建广.张爱萍高校党组织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5]赵新华.以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