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打假第一人”王海的打假生涯
2016-12-22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12期
2016年是王海职业打假的第二十一个年头。为了备战“双十一”,他们在北京、天津、西安三个城市的十几个收货点,分批购买了大约价值60万的白酒。这个“双十一”,他将主要目标锁定肉类、保健品和服装等,预计索赔1000万。
为了能顺利完成“双十一”的行动,王海从今年9月起,就出动了七人战队,开始挑选“重点打击对象”。小组中四人负责找项目,先小批量买一些目标货物,拿回来自己测试,两个多月来,他们从100多种产品中重点揪出了十几种。三位采购人员用不同的账号大量购买这十几种产品,囤在不同的地方。
互联网经济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改变了王海的打假生态。2014年之前,他只有商超和电商两支队伍,随着微商的发展,到了今年,他又组建了微商打假队,所打击的假冒伪劣涉嫌欺诈的案例,一半来自于互联网。从锁定目标起,他们就做好了每一步的证据保全,包括网页截屏、购物实时录像。王海称,今年以来,他因打假而获得的赔偿已经有500万元左右。
“逐利”,是很多商家对王海下的定论。“打假这件事情,本身就能实现正义。跟动机无关。”王海并不掩饰自己对于利用索赔来赚钱的盈利形式,也不在乎外界的评价,而是坦然地说,“我做这个事情,盈利不是第一追求。”
文眼 尽管职业打假人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但外界对这个群体的争议一直存在着,有人称他们为“市场清道夫”,有的却指责他们为索赔而索赔。相对于普通消费者和商家,法律界人士却更多持支持态度。在他们看来,职业打假人一般具有专业的辨假能力和维权法律知识,索赔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很多。职业打假对净化市场和消费者利益保护都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