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辍学从艺”可行吗?

2016-12-22韩延明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12期

韩延明

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儿子赶紧辍学说相声,朋友只当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15岁的郭麒麟放弃中考,真的跑到德云社小剧场演出了。一时间,郭麒麟“辍学从艺”引起广泛热议。在德云社15周年庆典专场上,郭德纲对此事做出了回应:辍学是儿子自己的意愿,我只是尊重他的决定。儿子说相声有天赋,他现在俨然就是个老艺人,甚至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过,不上学照样有出路。只要他好好说相声,也算了却了我的心愿。

针对这件事情,外界众说不一。有人认为顺应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意愿,毕竟郭麒麟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人认为,郭德纲是个公众人物,应当起表率作用。更有意思的是,有一网友称,其邻居家的孩子效仿郭麒麟不想上学被邻居怒斥:“好好上学,你爸不是郭德纲。”

15岁的“大提琴公主”欧阳娜娜放弃世界名校柯蒂斯音乐学院,选择在家自学,让网友大叹可惜。这个12岁开独奏会的天才少女,13岁拿到全额奖学金成为郎朗的学妹,然而踏入娱乐圈后因工作太多,最终决定放弃奖学金不回美国。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对于年少成名的明星来说,是选择出名趁早?还是多点知识好?

这个材料蕴含的关键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成长与成才”。

1. 只有健康成长,才能真正成才。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人的成长都要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两相比较,心理成熟尤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郭德纲此举,无疑是目光短视的表现。猛一看,儿子很风光,也给父亲赢得了面子;而从长远看,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不走健康的成长之路,最终培养出来的就很有可能是偏才、歪才、怪才、庸才,甚至是蠢材。

2. 感恩成长,励志成才。每一种磨难都是人生途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有了这些财富,你会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所以,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把成长途中的挫折变为前进的动力。同时,在心里时时警醒自己,珍惜成长经历,积蓄成才的智慧和能量,一步一步登上人生的制高点。

3. 成长、成人、成才与成功:要遵循教育规律,明确成功之“道”。凡是有进取心的人,都把成功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但从成长到成功,必须循序渐进,之间没有捷径可走。成功之道,必须是先端正态度,健康成长,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二者不可或缺。这样,你才算是真正的“成人”。在此基础上,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才能称为“成才”。你的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你的人格为众人所仰慕,这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妄想一步登天,只能昙花一现,给自己留下终生遗恨。

健康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

田晏如

历经成长的风风雨雨,才能抵达成才的彼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倘若依靠捷径而一举成名,到头来恐怕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被称为“春晚福娃”的邓鸣贺,凭着春晚上的精彩表演,观众对这个可爱小男孩儿赞不绝口。2015年,年仅8岁的他却过早地与这个世界永别了。“童星”的生活里没有童话与游戏,稚嫩的肩膀上背负了太多的艰辛。本来小鸣贺在白血病初期已经治愈的他,却在复出后再度发作,撒手人寰。急功近利的成才而忽略了成长之道,恐怕就是这悲剧背后的真正元凶。

成长是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而成才则是不可强求的选修内容。一个人可以不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但必须是一个堂堂正正大写的“人”!我们要注重人生的历练,而不要过于在乎外在的标签。扬好帆掌稳舵,踏着成长的基石,长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健康成长 真正成才

周焱红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成才之根本。一棵幼苗,只有历经阳光雨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个人,只有经受跌打滚爬,才能日臻完善和成熟。近日,一则新闻让我震惊不已:年仅28岁的著名歌手、演员乔任梁于9月16日猝死家中,令人莫名惊讶。经调查发现,乔任梁死于抑郁症,好不让人唏嘘!回顾乔任梁的成才之路我们发现:他17岁便开始参加各类选秀节目,19岁成为“加油好男儿”的亚军,从此进入娱乐圈。高节奏的生活,四面八方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令他苦于应付,身心疲惫,以至于抑郁难遣。不仅是乔任梁,类似的还有人称“小赵薇”因拍戏重压身患淋巴癌英年早逝的清纯女星徐婷,身为“星二代”头顶罩满光环而因吸毒锒铛入狱的房祖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路坦途,年少成名,最终留下永远的遗憾。惨痛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清醒吗?狼爸虎妈们,不要再摧残孩子的青春美梦,孩子自有孩子的路;少年学子们,不要再为不能成才而纠结自责,健康成长才是王道!

成长是根本 成才何太急

孙正航

15岁,一个本该在学校里读书学习的年龄,郭麒麟却因为郭德纲子承父业的“厚望”,辍学从艺,开始了在舞台的聚光灯下说相声的生涯。

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提高素养,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由经历,是为成才积蓄能量、积累经验的关键阶段,对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成长是根本,成才何太急?

相比之下,郭德纲之举不禁让我想起了《触龙说赵太后》中左师公的那句忠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高等学府里,低龄大学生数见不鲜;放眼社会,童星“成名”不乏其例。然而,听听15岁考入宁波大学的张世林的话吧:“我情愿慢慢读!”有谁知道,在外界投来的惊羡的目光背后,是“神童”难以忍受的孤独与艰辛。为了名利而剥夺孩子的童真童趣,漠视孩子的成长经历,这无疑是对孩子的摧残和对教育规律的践踏。拔苗助长只能让禾苗过早地枯萎。只有放长眼光,循序渐进,不为名利所缚,才是正确的育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