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奥尔沙和维捷布斯克(上)
2016-12-22
1960年,时任苏军总参谋长的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主编了《军事战略》一书。此书一经问世,就如同爆炸了一枚核弹一样,立即震惊了世界,产生了轰动效应,成为各国军界和政界的注意焦点和热门话题。书中认为:“未来的世界大战,就武器来说,首先是火箭核战争。进行这种战争的基础是各个军种,首先是战略火箭军和导弹原子潜艇,将大量使用火箭核武器。”基于这种认识,苏军强调战略进攻,否定战略防御,主张先发制人,首先以战略核武器实施毁灭性的核突击,力求在战争初期达到主要的战略目的;改变以陆军为主的诸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认为实施大规模的火箭核突击是现代条件下战争的主要作战方法,强调各军兵种要围绕火箭核武器,竭力争夺火箭核优势,贬低常规兵力、兵器的作用。此书的作者索科洛夫斯基一时间被各国推崇为新时期苏联军事战略的代言人。然而,谁都不曾知道这位仁兄在二战期间就任西方面军司令时,因为半年内在奥尔沙和维捷布斯克连续11次作战败北而被解职的事情。本文将还以历史的真相。
在斯摩棱斯克战役后,苏联西方面军实际是停留在了原地(斯摩棱斯克-明斯克方向),形成了对其十分不利的战线轮廓。这个轮廓实际上是一个突向苏军纵深达到150千米的突出部,并且在距离莫斯科最近的方向上驻有德军重兵集群。而部署在列佩利、莫吉廖夫和明斯克三角地带的德军航空兵可以沿着最近的方向对西方面军、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的重要设施和交通线实施突击。
早在斯摩棱斯克战役第三阶段,由于苏军在中旬重新发起的攻势取得了进展(在宽达250千米地带发动进攻,突破德军纵深120~130千米。而西方面军在主要突击方向上5天内仅前进40千米),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9月20日命令加里宁方面军左翼将主要力量用于维捷布斯克方向,并至不迟于1943年10月9日至10月10日攻占维捷布斯克。同时,要求西方面军在9月26日至27日解放斯摩棱斯克、波奇诺克和罗斯拉夫利。在攻占斯摩棱斯克时,西方面军应逐一占领波奇诺克、罗斯拉夫利并前出到索日河、希斯拉维奇、舒米亚齐一线。而后计划以主要兵力在奥尔沙方向上进攻,在10月10日至12日攻占奥尔沙-莫吉廖夫地域,进攻战役总纵深160~210千米。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西方面军攻占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和莫吉廖夫的任务没有完成。
西战略方向即白俄罗斯是掩护通往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东普鲁士和波兰的道路,对双方来说都十分重要。1943年10月1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克鲁格下令“从今以后,停止退却”。而就在同一天,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也下达了新的命令,加里宁方面军必须在维捷布斯克方向实施突击,在占领该地后用主要兵力进攻波洛茨克、德文斯克和里加。西方面军应向奥尔沙和莫吉廖夫实施突击,解放两城后,继续向博里索夫、莫洛杰奇诺和维尔纽斯方向进攻。中央方面军协同沃罗涅日方面军占领基辅地域后,其主要兵力向日洛宾、博布鲁伊斯克、明斯克方向发展进攻。按照苏军战史的描述,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有70多个师。苏军3个方面军与德军兵力兵器相比优势不大,人员1.2:1,坦克1:1,火炮和迫击炮3:1,飞机2:1。
10月6日,苏军在涅韦尔到普里皮亚特河河口宽达550千米地带内发起进攻。加里宁方面军右翼的突击第3和突击第4集团军(共19.8万人)首先在1943年10月6日—10月10日开始了涅韦尔战役,以迅猛突击方式夺取这个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结合部上的重要铁路和公路枢纽。10月7日,苏军解放涅韦尔在而后几天内前进了25~30千米,连接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德诺-新索科尔尼基-涅韦尔铁路被切断,两个集团军群之间出现宽达20余千米缺口,加里宁方面军通往波洛茨克和维捷布斯克的道路已经打开。德军指挥部将维捷布斯克看作是比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大门,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这座城市。另外,德军还全力阻止苏军进到波洛茨克地区,当时存在着广阔的波洛茨克-列比利游击区。之后,苏军受到德军反冲击而前进受阻,转入防御。
继加里宁方面军之后,西方面军在1943年10月—1944年3月在奥尔沙、维捷布斯克一线先后进行了11次进攻作战。1943年10月开始,首先在奥尔沙方向开始了进攻作战。
在奥尔沙的第一次进攻作战发生在1943年10月12日—10月18日。苏军出动19个步兵师(第一梯队8个步兵师)、1个骑兵军、12个炮兵旅、20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1个坦克军、3个坦克旅和6个坦克和自行火炮团,134辆坦克,火炮密度150~200门每千米;敌军为2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3~5个炮兵团和30辆坦克,后又增加1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师和3~4个炮兵团
近卫第10集团军和第21与33集团军组成的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向奥尔沙方向实施进攻,炮火准备进行了1小时25分钟。但由于德军第一线防御阵地没有主要兵力,主要预备队集中在第二道防御阵地,而且苏军也缺乏相应的情报搜集工作。克雷洛夫指挥的第21集团军进攻基本没有取得进展,日终前在河西岸转入防御。第33集团军稍稍有些进展,前进了1-3千米。而近卫第10集团军和第49集团军的进攻也只是占领了拉普耶夫奇纳和阿尔夫雅尼察居民点。
10月13日夜间,各集团军进攻部署进行了调整,第一梯队只有1个步兵师。10月14日清晨,在短暂的10~15分炮火准备后,苏军再次进攻。苏军步兵部队在德国防御阵地面前无法取得突破,只好退回进攻阵地。这一天,德国空军出动了1500架次。第33集团军也准备将预备队机械化第5军投入战斗。
10月15日,德军的空袭强度依然不减,达到1300余架次,苏军空军第1集团军只出动了237架次。德军的空袭对于苏军部队人员和装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例如,波兰步兵第1师在2天的战斗中牺牲500人、受伤1680余人、失踪661人,使得第33集团军司令不得不在10月15日将其转为预备队(笔者注:在苏军以往的战史中,倒是不吝笔墨的描述了波兰步兵第1师的英勇作战。因为列宁诺附近的战斗,成为了未来波兰人民军新的历程;而10月12日也成为了波兰人民军建军节)。
在此之后,苏军在德军炮火和空袭之下损失巨大,无力继续进攻。第33集团军在10月15日—16日损失了35辆坦克和85辆装甲车。
大本营指出了方面军指挥的缺点,不要在中央而应该在右翼建立突击集团。因为在中央的突击集团即使进展顺利,也会受阻于第聂伯河。那时,进一步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方面军右翼无需渡强渡第聂伯河就可以发展进攻,同时又可以对在第聂伯河防守的敌军侧翼和后方实施突击,肃清第聂伯河的敌军。为此,第5集团军的3个师转隶第31集团军,第5集团军指挥机构并入方面军预备队。第21和33集团军部分兵力转给第68集团军和近卫第10集团军,第21集团军转为大本营预备队。
本次作战,苏军楔入德军防御纵深仅1~1.5千米,亡5858人、伤17478人,合计23336人。
仅仅休整了几天,西方面军在1943年10月21日—10月26日再次进攻奥尔沙。苏军整个作战计划分为两步:首先投入第31集团军及配属近卫坦克第2军共12个步兵师,在宽度5千米实施突破。如果进展顺利,将会出动近卫第10集团军(6个步兵师,其中3个步兵师将在主攻集团右翼)配属近卫骑兵第3军在奥尔沙方向进攻并攻占城市,第68集团军则做为第31集团军的第二梯队。苏军出动11个步兵师(第一梯队8个步兵师)、13个炮兵旅、19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1个坦克军、2个坦克旅和3个坦克和自行火炮团,172辆坦克,火炮密度115~260门/千米;德军为4个步兵师、1个党卫军旅、6~7个炮兵团和60辆坦克
进攻在10月21日开始,苏军炮火准备持续了2小时10分钟。到第一天日终,第31集团军在1千米宽度上进展了4千米。为了发展胜利,苏军马上投入了近卫坦克第2军的2个坦克旅,但遭到对方火力的阻扰。德军在苏军进攻当面使用了大量炮兵并从预备队抽调了部分,共有40个炮兵和迫击炮兵连。
第二天,苏军继续进攻。激战一天后,第31集团军只前进了1千米,而2个坦克旅损失了41辆坦克,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为此,只得将近卫坦克第2军转为集团军预备队。而德军援军第26和第52步兵师以及2个党卫军步兵团在火炮、飞机掩护下,开始向苏军反扑。
到了10月26日,苏军已经完全丧失进攻能力,只能转入防御。整个战役,苏军推进4~6千米,亡4787人、伤14315人,合计19102人。整个10月份,按照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0日作战损失报告,共损失50601人:阵亡9835人、受伤35597人、失踪5169人。
10月底,方面军司令索科洛夫斯基向大本营报告,当面的德军第4集团军加强了在第聂伯河北岸奥尔沙方向的防御。德军在此集中了6个步兵师和1个党卫军旅,平均每个步兵师有6000~7000人,高出苏军步兵师实际人数35%~50%。德军第一道防御阵地纵深达6千米,构筑了大量工事和反坦克障碍。再者,德军的火炮数量较多且弹药充足。此外,方面军部队连续进攻,弹药严重不足,只有0.5~0.75个弹药基数。因而,第31集团军的后续进攻和近卫第10集团军的进攻没有取得结果。
根据他的报告,大本营给予方面军以弹药补充以及10天的休整和准备。11月9日,索科洛夫斯基向大本营报告了新的作战计划,将在12千米宽度上使用4个集团军分成2个方向进攻。近卫第10集团军和第31集团军并配属近卫坦克第2军,在第聂伯河北岸实施主要进攻,他们将突破敌军第二道防御阵地并推进到奥尔沙西面。第5和第33集团军则在第聂伯河南岸进攻,主要进攻杜布罗夫诺和奥尔沙。整个作战将出动34个步兵师、4500门火炮和迫击炮、200余辆坦克和600架飞机。
当时,苏军的步兵师平均人数为4500人,炮兵有2.5个弹药基数。然而,苏军的炮火准备情报工作不到位。更为严重的是,之前缺员的步兵部队只是补充了大量新兵但没有进行充分的战前训练。为了节省弹药,许多新兵没有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至于战术动作等训练更是无从谈起。另外,第5集团军的新兵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任何训练,而第31集团军缺少的火炮与坦克也没有得到补充。
1943年11月14日—11月19日苏军第三次在奥尔沙方向上开始了进攻。苏军出动32个步兵师(第一梯队18个步兵师)、16个炮兵旅、23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1个坦克军、4个坦克旅和7个坦克和自行火炮团,410辆坦克,火炮密度120~260门/千米;德军为4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1个党卫军旅、12个炮兵团和70辆坦克
11月14日,苏军在3.5个小时炮火准备后发起了进攻。距离德军战壕还有200~300米,第一梯队的步兵师就遭到德军火力的猛烈打击。在主攻方向的近卫第10集团军进展最大,推进了2.5千米。其左翼的第31集团军经过激战,突破了德军的障碍,进至明斯克公路,推进1.5千米。不过在另一方向,第5集团军的步兵师在德军第一道防御阵地面前无法突破,只得退回原位。第33集团军步兵第69军在波波洛夫村被切断了与配属的坦克第23旅的联系,使得没有步兵支援的该旅损失20余辆坦克。
11月15日,进攻的第二天,由于遭到德军在5~6辆坦克掩护下的营级规模反冲击,近卫第10集团军和第31集团军的部分部队不得不开始了防御作战。例如,近卫第10集团军步兵第19军近卫步兵第56师丢失了几处居民点。而第31集团军步兵第70军某师无法攻占普沙伊村,原因就在于第31集团军司令格卢兹多夫斯基将集团军第二梯队(步兵第70军和步兵第36军)不是用于打退敌军反冲击,而是用于发展第一梯队的胜利。
同样,另一方向的进展也不顺利。德军开始对第5和第33集团军实施反冲击。11月17日,进攻的第四天,方面军司令决定将近卫坦克第2军投入战斗,但为时已晚。当天,军的近卫坦克第4旅和近卫坦克第25旅在扎沃洛卡村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这次进攻再次失败。
这次战役,苏军推进1~4千米,亡9167人、伤29589人,合计38756人。
在西方面军11月奥尔沙进攻作战同时,其南翼的白俄罗斯方面军也在1943年11月10日?—11月30日发起了戈梅利-列奇察战役:11月18日解放列奇察,11月26日解放戈梅利。20天内,方面军在100千米宽的正面向德军纵深推进130千米。该方面军参战71.9万人(装备坦克和自行火炮247辆,火炮和迫击炮7560门、作战飞机526架),共损失88206人:纯减员21650人,伤病减员66556人。德军参战的第2、4和第9集团军(苏军数据共66万人,装备坦克和突击炮300辆、火炮和迫击炮2600门、作战飞机400架)根据10日报告在11月11日—11月30日共损失了17288人:亡3150人、伤12013人、失踪2125人。
整个11月份,按照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0日作战损失报告,共损失34323人:阵亡6188人、受伤24558人、失踪3577人。
对于苏军西方向上11月份的作战情况,巴格拉米扬战后回忆录是如此描写的:“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告诉我,10月初已经把以三个方面军的兵力实施进攻的计划传达到该计划的执行者。根据这一计划,加里宁方面军(后来的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影响维捷布斯克进攻,从北面包围敌军白俄罗斯集团。西方面军在中央,即向奥尔沙和莫吉廖夫实施突击,中央方面军(后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右翼则从南面向戈梅利和博布鲁伊斯克突击。
这些突击如果成功,将导致意义深远的结局,直至前出波罗的海沿岸,进抵东普鲁士和波兰边界。但遗憾的是,只有在戈梅利-列奇察方向行动的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白俄罗斯方面军取得了明显的战果。在中央的进攻则立即被挡住了,因为敌人进行了疯狂的抵抗。在北翼,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只是取得了局部胜利:涅韦尔获得了解放,但尔后的推进则被敌人开到的重兵预备队所阻(笔者注: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倒是在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左翼兵团协助下突破敌军纵深45~55千米)……”
多次进攻的失败暴露出很多问题,诸如进攻准备不充分、没有靠前指挥、战前训练不够充分以及情报搜集不到位等,但方面军司令依然故我。仅仅休整了10天,新的进攻又开始了。
这次进攻依然指向奥尔沙方向。近卫第10集团军将在奥辛斯特洛耶3千米宽度突破敌军防御之后,占领奥辛诺夫卡车站和维德利察以西4千米的格尔雅什。整个战役纵深10千米,一共投入8个步兵师(第一梯队5个步兵师)。如果进攻顺利,则投入近卫坦克第2军负责切断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公路。第31集团军的进攻宽度为3千米,进攻纵深10千米。进攻一共出动9个步兵师(第一梯队4个步兵师)。第5集团军则负责占领扎格瓦蒂诺217.7高地,并往多布罗夫诺方向发展进攻,进攻宽度5千米,进攻纵深12千米,共投入9个步兵师(第一梯队7个步兵师)。
1943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奥尔沙方向上的进攻,苏军出动34个步兵师(第一梯队24个步兵师)、13个炮兵旅、24个统帅部预备炮兵团、4个坦克旅和10个自行火炮团、284辆坦克,火炮密度120~170门/千米;德军为4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10个炮兵团和200辆坦克
11月30日,在1小时炮火支援后,3个集团军开始了进攻。然而,由于炮火准备不充分和缺乏组织协同,苏军进展缓慢。例如,第31集团军的步兵第274师进攻中没有得到炮火和航空兵支援。而第5集团军的进攻由于没有压制敌方炮火,结果损失惨重。空军第1集团军强击机只出动了两次用于支援己方地面部队。进攻的第一天,苏军只是突破敌军纵深1~2千米。接下来的两天则是激烈的战斗和抗击敌军反冲击,一个才开始的进攻基本上就结束了。这次战役,苏军仅仅楔入敌军防御纵深1~2千米,亡5611人、伤17259人,合计22870人。
苏军1943年10—12月在奥尔沙的几次进攻只是前进了6~12千米,纯减员2.55万人,受伤7.87万人,另外损失17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130余架飞机。
12月份,西方面军又进行了两次战术性进攻。右翼由近卫第10集团军和第5、31和第33集团军进攻,方向为奥尔沙。左翼为第10集团军,方向莫吉廖夫。不过两次进攻都没有奏效,只是前进了1~2千米。对于第10集团军的行动,罗科索夫斯基在其回忆录中写道:“12月份,白俄罗斯方面军部队继续进行地区性战斗,以改善自己出发位置。在方面军右翼,博尔金的第50集团军推进到了第聂伯河,截断了普罗尼亚河-第聂伯河之间地区,并与西方面军的第10集团军在乔瑟地区建立了联系……12月底,第50集团军也在自己左翼向前推进了一点,但它不得不向北正面展开,因为友邻西方面军的第10集团军仍在原地”。
当时,它的友邻部队白俄罗斯方面军在12月初继续追击退却敌军,进抵佩图霍夫卡、新贝霍夫、日洛宾以东、莫济里以东地区并就地进行固守。12月,该方面军在日洛宾-博布鲁伊斯克方向一直没有停止战斗,尤其是在第65集团军地带内。德军从博布鲁伊斯克和其他地域调来3个步兵师和2个坦克师进攻该集团军右翼的步兵第95军。苏军在,帕里奇地区英勇奋战,顶住了敌人的冲击,歼敌7000余人。
西方面军在奥尔沙和莫吉廖夫方向上的积极作战行动一直持续到年底,牵制了敌军大量兵力,还使德军不得不加强坦克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10月份,从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和第16集团军以及预备队调来6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11和12月份又调来10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师。
整个12月份,按照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0日作战损失报告,共损失36211人:阵亡6512人、受伤26536人、失踪3163人。
对于西方面军在1943年秋冬季的进攻作战,炮兵主帅沃罗诺夫在其回忆录中有过如下的描写:“西方面军在10月的进攻作战基本没有进展,由于当时的前期有雾而且阴雨不断,使得方面军不能对敌军的兵力部署、防御阵地情况、预备队情况等进行系统的地面和空中侦察。
不过,最高统帅部依然要求采取果断的行动。根据其指示,10月3日—11日,西方面军的4个集团军向奥尔沙方向进行了进攻,经过9天的艰苦作战,我军突破敌军防御纵深5~35千米。
10月12日,进攻再次发起。德军顽固的防守着自己的阵地并出动空军空袭我进攻部队。10月13日敌机出动1200架次,14日达到1300架次。
而对于进攻的西方面军来说,由于斯摩棱斯克铁路线的糟糕状况和泥泞的土地使得汽车运输也困难重重,这直接导致方面军的弹药、油料和食品供应存在严重问题。
同时,进攻作战只有少量坦克的支援,如果没有它们,战斗只能缓慢进展,步兵也无法克服敌军防御。
我曾经向最高统帅部提交了相关的报告,并指出方面军的进攻必须充分做好准备例如应该储备好足以掩护地面部队进攻的歼击机。‘一个仅拥有55架歼击机的方面军无法保证安全掩护进攻的地面部队,敌军拥有强大的空军,而我们相差太多。我要求最高统帅部至少提供130~150辆T-34坦克用以掩护步兵进攻,并且补充2~2.5万人。然而,来自总部的增援非常缓慢,而对于进攻作战要求却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必须坚决进攻。
10—11月,方面军的5个集团军在第聂伯河的南部和北部先后进行了4次进攻,但只是楔入敌军防御纵深1.5~10千米。
照理来说,最高统帅部应该立刻命令方面军停止进攻,让部队好好休整一下,为即将到来的新的进攻作战充分做好准备。但是,我们并没有听到这样的命令。
1943年12月23日—1944年1月6日,1944年1月8日—25日和1944年2月3日—12月16日,方面军的3个集团军在维捷布斯克的进攻行动再次进行。这44天的浴血作战成果依然很小,我军只是突破敌军防御纵深15~18千米。当然,西方面军的积极行动给当面之敌造成不小损失,但我军也蒙受了重大损失。
当时我最为最高统帅部代表,负责协调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波罗的海第2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行动。部队行动的不顺利使我深深自责也是我感到内疚:我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发现和消除部队管理中的重大缺陷,也没有很好地组织他们的必要后勤供应……”。
当然,由于是1962年的回忆录,受到当时政治氛围的影响,他在回忆西方面军这段历史时,也不忘指责了一下当时的最高统帅斯大林,指出没有及时听取他的建议,并且否定了斯大林提出的将炮兵和装甲兵统一管理的建议等。
在向奥尔沙方向连续进攻失败后,西方面军又转向了维捷布斯克。维捷布斯克是白俄罗斯东北部城市,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有多条铁路线链接欧洲重要城市。在1943年11—12月进攻失利后,大本营在1944年1月18日给西方面军下达了更为有限的任务:与波罗的海沿岸方面军协同,攻占维捷布斯克(为此需要推进纵深50千米)。不过,这些任务一个也没有完成。当然也不能说是徒劳无功。德军在这些进攻中也受到不小的损失,而且无法再新的防御地区固守。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西方面军不间断的积极行动,德军无法从苏德战场中央地段向遂行主要战略任务的其他方向转移补充力量。
1943年10月23日,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向大本营提交了维捷布斯克方向实施进攻的计划。计划首先消灭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结合部当面的敌军,击溃敌军戈罗多克-维捷布斯克集团,攻占维捷布斯克和戈罗多克,而后占领波洛茨克。
11月1日,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开始进行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战役。由于进展不力,原方面军军司令员叶廖缅科改任他职。不过在其回忆录中却写道:“时值金秋,这片沼泽地显得特别泥泞,但尽管如此,进攻是完全令人满意的。不久,任命巴格拉米扬为方面军司令员的命令到了。我被召到莫斯科,对我已经有新的任命”。
11月17日,斯大林与巴格拉米扬进行了交流,“由于我所不知道的原因,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不可能使情况发生转折,不可能向戈罗多克和维捷布斯克方向发展已经取得的胜利,而我们在哪里可以分割敌人两个战役战略集团——北部集团和中央集团,为自己打开通往波罗的海沿岸的大门,为解放整个白俄罗斯创造有利条件。大本营讨论了改编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司令员的问题,决定任命您担任这一重要职务……”。
巴格拉米扬与叶廖缅科进行职务交接时,对方告知战役失利有客观原因,主要是道路泥泞,不可能给军队供应足够数量的弹药;德军从列宁格勒调来2个步兵师,从中央集团军群南翼调来5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敌军航空兵也进行了充足的补充。
11月19日,方面军开始了新的进攻准备。11月23日,大本营下达了战斗命令,规定了击溃德军第 9和第6集团军,攻占戈罗多克和维捷布斯克的总任务。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进攻时间从11月24日推迟到12月13日。
12月13日进攻开始,到1944年1月18日为止。方面军左翼部队经过艰苦战斗,在维捷布斯克以北突破敌军防御,在12月24日解放了重要的铁路和公路枢纽戈罗多克(笔者注:莫斯科为此由124门礼炮鸣放12响,共12支部队获得“戈罗多克”称号),击溃敌军6个多师,之后挺进到维捷布斯克市郊,切断了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铁路线,从西北面包抄了敌军维捷布斯克集团。不过,从东南面包围维捷布斯克未能成功。
至于德军,对于1943年秋冬季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有着如下的描述:“中央集团军群10月初前在第聂伯河左岸扼守着必须坚守的一个大登陆场。它的正面从第聂伯河与普里皮亚季河汇流点附近,即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结合部以北开始,沿索日河及普罗尼亚河西岸延伸,在奥尔沙以东截断莫斯科至明斯克的公路干线,掩护着铁路和公路枢纽维捷布斯克,并在涅韦尔以东和北方集团军群第16集团军相邻。
在3个月中,该地段战斗行动特点是俄军几乎连续不断的突击。这些突击的方向经常改编,突击目的是深远包围中央集团军群两翼,并正面突破其防御。俄军力图实施两翼进攻,迫使我军分散兵力;对莫吉廖夫和奥尔沙方向实施进攻的目的,是切断与中央集团军群战线平行、并且是主要补给道路的重要交通线。
俄国人除占有很大数量优势外,气候也利于他们决战。秋季来临后,只是在9月底出现短暂泥泞,10月和11月的天气则与往年不同,对实施战役没有什么影响。
中央集团军群几乎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悬殊的搏战,它所受到的巨大损失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补充,除由意大利调入1个坦克师在12月底短暂调入右翼以外,而与其配合的航空队只有300多架飞机。
俄国人首先对右翼发起了进攻,他们经第聂伯河和索日河实施突击,以便首先挺进列奇察,尔后从西面迂回戈梅利。第2集团军经几天激战再次制止了这一突破。不过,敌人仍然在第聂伯河西岸夺占了几个大登陆场,并在戈梅利以南第聂伯河和索日河之间站稳了脚跟…11月10日,俄国人在戈梅利以南发起大规模进攻,并沿第聂伯河两岸推进。11月17日,列奇察失陷,第2集团军左翼在戈梅利地域也被截断。11月26日,俄国人占领戈梅利,同时第9集团军左翼也出现了危险情况。俄军一部兵力向西北方向的莫吉廖夫进攻,另一部分则调向西南方向的罗加乔夫。经过多日紧张的激战,我军迟滞了对莫吉廖夫的进攻,之后在放弃戈梅利突出部后阻止了俄军对罗加乔夫的进攻并保持到12月中旬。
从10月初开始,中央集团军群正面中段只是偶尔事实通常能够顶住攻击的牵制突击,因此,我军守住了乔瑟和列宁诺之间的阵地。但是,斯摩棱斯克至奥尔沙地段的公路干线两侧,俄国人曾4次(10月底、11月初、11月底和12月初)发动大规模进攻,妄图击退第4集团军左翼,挺近奥尔沙。这些进攻每次持续7天左右,以多倍优势兵力实施,还使用大量炮兵,但全部没有成功。虽然我军后撤了一些距离,但他们给进攻者造成严重损失。俄军每次撤出战斗都被打的疲惫不堪,只有经过充分休整和补充遭到的巨大损失以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没有成果的尝试。在第四次进攻之后,俄国人不得不放弃了在这一地段突破我军防御的打算。
对在北面防守的坦克第3集团军来说,10月初的情况要坏得多。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以突然的袭击在10月6日在涅韦尔以东突破了该集团军左翼和北方集团军群第16集团军右翼。我军这两个相邻集团军侧翼被迫后撤…幸好俄国人显然也被拖在其他战线。因此,他们暂时不急于从涅韦尔地域实施进一步的进攻,以取得战役胜利。而是满足于把戈罗多克、波洛茨克一线以北的我军弱小掩护部队逐渐逼到南面,以威胁坦克第3集团军生命攸关的补给线维捷布斯克-波洛茨克公路…12月13日,俄国人同时从东、北和西北三个方向对该集团军发动进攻。两天后,左翼师被包围,虽然之后突破了合围,但丢弃了所有重武器和7个炮兵营的火炮以及全师运输工具。俄国人开始向维捷布斯克和从西面通到该城市的公路推进。不过,集团军部队最终在维捷布斯克周围守住了西德维纳河北岸登陆场,制止了俄国人的突破”。
(未完待续)
(编辑/笔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