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裁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2016-12-22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裁实验班教学法

陈 艳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体裁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陈 艳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0)

体裁教学法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也主要以本科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关于高职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体裁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定量研究的实验数据显示,体裁教学法引导的英语写作教学与传统写作教学相比效果明显,参加实验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显著提高。后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再次证实,体裁教学法的写作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和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均有效果。

高职英语;体裁教学法;实证研究

0 引 言

英语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作为一项综合性产出技能,写作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准确地使用目的语来表达思想,而且阐述方式必须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语言结构模式和文化思维模式。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英语写作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实现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是几乎所有高职英语教育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写作教学中过多强调词汇、语法等语言点正确性的选择,而忽视文章的篇章结构、文化情境和交际情境等体裁所属的重要特性,故学生写作时难以从交际目的、语言步骤、展开方法等体裁方面来构建文章。英语写作除加强词汇练习和基础语法训练外,必须一开始就从体裁入手,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体裁。与国外大量关于体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比,体裁教学法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而言开始的较晚,已有成果中理论研究居多,而且多运用于商务英语、学术英语和普通英语,在普通英语的研究中又多以普通高校生为对象,很少涉及占全国高校生人数一半以上的高职学生,体裁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写作的实证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故本文就体裁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展开实证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问题与受试对象

以“体裁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模式是否可以提高高职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及对英语综合能力是否产生影响”?“体裁教学法与传统的英语写作法是否存在差异”?“高职生对新模式下的英语写作学习效果是否表示满意”?这三个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任意两个平行班的81名学生为被试对象,并将其编成实验班和控制班,两个班级的人数分别是42人和39人。

1.2 研究方案

该实验是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进行,期间控制班(即对照班)的授课内容是传统的高职英语写作学习,控制班的授课教师、授课学时、授课内容均与实验班保持一致。实验班的授课内容是以培养高职生的体裁意识、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的体裁教学法的高职英语写作学习,实验班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以韩金龙[1]、高健[2]的研究成果为参照依据并根据高职生的实际情况改编而成。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基本教学活动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班与控制班授课的教学活动内容

1.3 研究工具

实验的研究工具主要包括用于定量研究的前测与后测、问卷调查和用于定性研究的后期访谈。其中所有定量研究收集的数据都通过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来分析并生成结果。

1.3.1 前测与后测

为准确测得体裁教学法是否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产生作用,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实验开始与结束时均参加一次测试。用于前后测的两套试卷分别选自2013年和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试卷中的应用文写作部分,严格执行原试卷的评分标准,即写作满分为15分。

1.3.2 问卷调查

为了解实验班学生在实验前后对体裁写作的认识和评价,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对该班学 生分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前期的问卷调查主要是关于学生对传统写作课的评价及对写作中的体裁概念是否了解。后期的问卷调查主要是关于参加实验的42名学生对新模式下的英语体裁写作活动的评价,在每句述评之后有五种评价等级,用数字1~5表示,分别代表“坚决反对、反对、不确定、同意、完全同意”。问卷涉及内容如下:①结束本学期英语写作的新模式活动后,我对该课程的总体感觉满意。②我认为体裁写作教学模式有助于英语写作学习。③我认为新模式的活动任务量大。④我认为新模式的活动任务难度大。⑤我认为体裁写作学习能够增强我的英语写作能力。⑥体裁写作学习活动有助于促进我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⑦体裁写作学习活动提高了我的体裁意识。⑧体裁写作学习活动让我开始倾向使用英文思维写作。⑨新模式的学习活动能帮助我合作学习和自助学习能力的培养。⑩我期待新模式的写作活动能在今后的英语写作课上继续实施。

1.3.3 访 谈

为完善问卷调查的内容和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实验完成时随机选取8名受试学生

进行访谈,以此来了解参加实验的学生对体裁教学法的高职英语写作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态度。访谈内容包含这四个方面:①传统写作模式与体裁教学法引导的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你更倾向于哪种模式?请说明原因。②在你的体裁教学法英语写作专项学习期间,你认为新方法使你受益还是受挫?为什么?③体裁教学法的英语写作模式对你的英语综合能力全面改善是否有效?若是肯定回答,请讲明具体方面。④你认为如何才能让体裁教学法引导的英语写作模式的效用发挥到更大程度?请参照本人参与新模式的切身感受谈谈自身的体验,并提出建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实验前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中仅1/3表示喜欢英语写作课,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占1/2,没有系统写作训练的或半年以下的约占3/4左右,接近一半的感到写作存在困难。在调查关于曾学过的英语语篇体裁情况时,发现受试者中学过最多的分别是论述文、感谢信、议论文、个人简历、总结、广告、说明书和叙述一件事。高职生平时所接触到的体裁以应用文为主,这显然与他们的应试教学方式有关。在关于教师的体裁运用情况方面,受试学生表示写作课堂上教师除讲解词汇、语法之外开始涉及文章的篇章结构,然而从让学生讨论的内容来看,目前教师的体裁意识并不很强,主要表现在不经常性地分析篇章写作目的、写作提纲,也不经常性地讨论作文的结构和语言风格。

实验后期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问卷中的前四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是调查受试者对体裁教学法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总体满意程度和有效性的评价。从这五道题的选择频率看,AN1、AN2、AN10这三道题选项中选择“4”、“5”(表示同意、非常同意)的人数分别有32、29、39,即分别有76.2%、69%、92.8%的受试者对新模式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是满意的,而且表达了新模式在今后学习中的期待。问卷第三和第四这两道题是对体裁教学法写作学习活动中任务量和任务难易度的评价。从所选数据来看,两道题答案均为选项“3”(即任务量适中)的人数分别是27、26,显而易见,一半以上的受试者表示对新模式下的英语写作学习期间的任务量和任务难度表示认可。另外,选择“4”的受试者分别是14、15人,33%~35%的学生表示在这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个体的较大努力才能完成规定任务。该问卷从第五至第九题共五道题是对新模式是否有助于英语写作能力、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及是否增强体裁意识这几方面的述评。从数据收集的结果来看,受试者对体裁教学法模式下的英语写作学习活动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发展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体裁意识、锻炼英文思维能力以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的形成这几方面充分的给与肯定,尤以“体裁写作学习活动提高了我的体裁意识”这项的认同率最为显著(AN7的标准差是.662,显示学生对这项述评间的答案差异最小,认同率最高)。

表2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性分析

2.2 前测、后测结果与分析

(1)实验前后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证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实验前英语写作成绩是否处于同一阶段、实验后新方法对实验班是否产生作用,两个班级之间是否产生显著差异。两班前、后测成绩经统计分析的结果如表3、4所示(以下表格中班级1、2分别代表实验班、控制班)。

表3 实验班、控制班前后测成绩描述性统计

表4 实验班、控制班前后测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3是两个班级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前测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平均成绩分别是10.1821、10、0231,后测平均成绩分别是11.3000、10.2192。表4是两个班级的差异性检验的结果。结果显示,前测中两个班级的平均数的差异量是0.159,t=.450,p=.654,两个班级学生的前测均分差异未呈显著性。后测中两个班级平均数的差异量是1.081,t=3.192,p=.002,两个班级的后测均分差异呈显著性状态,而且由样本均值可见后测中实验班的成绩显然优于控制班。

(2)实验前后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及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前后两次成绩的对比,检验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班级配对总体的均值是否产生作用,配对分析结果如下:

表5 实验班、控制班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

表5是两个班级前后测成绩的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 结合表3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见,实验班前、后测的均分分别是10.18、11.30;控制班前后测的均分分别是10.02、10.22。表5显示,实验班前后测的均分差距是-1.118,双尾检测结果是.000,呈显著水平;控制班前后测的均分差距是-.196,双尾检测结果是.528,未呈显著水平。也就是说,经过一学期的英语写作教学,运用体裁教学法的实验班进步明显,均分上升1.118分,而运用传统教学法的控制班均分前后相比仅提高0.196分,进步幅度很小。显而易见,体裁教学法在英语写作中的运用效果显著。

表6 实验班前后测英语综合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

表6是从涵盖综合英语能力的口语、听力、阅读、翻译等其他四个评价维度对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在前后测中的变化进行补充说明。双尾检测的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口语、听力、阅读和翻译的前后测差异都呈现出显著状态,其中,阅读在前后测的成绩序列平均值最大,为-1.77143。受试学生在体裁教学法的写作学习阶段,通过教师对所示范语篇的交际目的、结构成分、语法词汇特点的讲解与分析,能完全理解所学语篇的体裁区别特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实现读写结合[4],阅读能力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体裁教学法被引入英语写作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了受试者阅读能力的发展。该表再次证明了体裁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及体裁教学法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3 访谈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束时随机选取8名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用于对定性研究结果的完善及再次证实此次实验的有效性。关于第一个问题,传统写作模式与体裁教学法写作模式的比较,被访学生基本都表示倾向于新模式的写作学习,也喜欢这种新方法。原因主要在于新模式的写作学习能帮助学生从重视文章的篇章结构开始意识到写作前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等传统写作时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教师在写作前所引入的“图式结构”可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写作困难。新方法的写作学习后学生不再为作文无从下手而感到茫然困惑,作文原来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对“新方法的写作学习过程中受益与受挫”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先都肯定了体裁教学法写作活动下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实验过程中的确遇到过一些挫折,如新模式学习中首先要能清楚地理解老师所提供的篇章体裁,并能很快地辨别不同的体裁,这需要一些时间的锻炼才能逐渐习惯;其次,新模式的写作学习中需要反反复复地修改作文,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受访学生在承认其挫折后又认可新方法所带来的多种益处,如参与体裁教学法的写作学习后,开始具有写作体裁意识;能逐渐接受并应对写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完成各项任务与同学的不断交流和沟通也培养了合作学习能力等。

关于第三个问题,体裁教学法的写作活动是否对个体的英语综合能力有所促进,所有受访者一致认为新模式的英语写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对英语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一名受访学生表示:“老师对各种体裁详细的讲解及开展的训练让我对不同体裁的文章组织结构有所了解,这样阅读时就能从语篇角度来把握课文[5],不知不觉我的阅读能力进步不少。”另一名受访学生反映,新模式的学习活动中经常需要与同学、老师一起为某个交际目的进行交流,无形中为听力和口语的操练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 由于对各种写作体裁的不断了解和运用,体裁意识也逐渐增强,学生写作时不再需要中文思考后英文翻译来完成,逐渐习惯用英文思维,对母语的依赖也越来越少。

对问卷上的最后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体裁教学法引导的写作学习发挥更大的效果,受访学生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并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建议,这里列举一二说明。有学生表示“老师在介绍一种体裁时如果就用一两篇文章来概括似乎少了些,能否让我们尽可能去接触更多的同类体裁的文章,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体裁的真实语境”?也有学生提出“体裁法固然让我们看到写作是有规律可循,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一样的开头、铺陈和结尾是否过于单调了些,有什么办法能保证学生在具备体裁意识的前提下做到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类似这样的问题是受访学生在学习阶段体会所得,有感而发,也正是体裁教学法不足之处。受访者提出的这些建设性的意见对新方法能否继续开展具有启发意义。综上所述,以受访学生为代表的实验班对体裁教学法引导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普遍持肯定态度并评价其积极意义。

3 结 语

综合以上所有的实验研究结果与分析,体裁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与传统写作教学相比的确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实验前后期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同时证明:在前测两班无明显差异的条件下,由同样的教师在同样的课时内以不同的两种教学方式教授完全一样的内容后,两个班级在后期的表现却迥然不同,运用体裁教学法的实验班效果显著,成绩优于控制班。体裁教学法重视对语篇结构理解和深化的特点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语篇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有助于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一点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中同时得到有力的证实。与传统模式相比,体裁教学法的英语写作学习中尽管任务难度与任务量略大些,但受试学生表示对受益于新方法这个事实毋庸置疑,同时也表达出对新方法的喜欢和继续开展下去的期待。本次实验由于时间有限、样本数量偏小而存在局限性,但对体裁教学法运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些许确凿证据,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优选模式的构建提供方案支撑。

[1] 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4):35-40.

[2] 高健,傅克玲,赵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效果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600-603.

[3] Picasa A.Teaching English Writing[M].London: Macmillan,1982.

[4] 梁文花.“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1-75.

[5] 王风香.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体裁分析[J].教育探索,2009,(2):52-53.

[6] 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0,32(1): 42-46.

An Empirical Study of Genre-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Yan

(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226010, China)

More theoretical analysis can be seen rather than empirical studies on Genre since it began to receive domestic attention and the few empirical studies mainly aim at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instead of tho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y way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Genre-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The data of the quantitativ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does exis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enre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one for the stude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class see great improvement in English writing. Again,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terview indicate that the new model enhanc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 and English comprehensive proficiency as well.

vocational collegas english teaching;the genre-based approach; empirical study

2016-09-13

2015年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点课题(GZGZ54-15)

陈 艳(1977-)女,江苏如东人,副教授,E-mail:chenyanntsc@126.com。

H319.3

A

10.3969/j.issn.1671-234X.2016.03.014

1671-234X(2016)03-0063-06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7卷第3期,2016年9月

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Vol.17 No.3,Sep.2016

猜你喜欢

体裁实验班教学法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