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芭蕾舞与中国教育

2016-12-22作者刘雨昕

创作 2016年6期
关键词:芭蕾舞长沙市舞者

作者:刘雨昕

学校:长沙市周南中学

芭蕾舞与中国教育

作者:刘雨昕

学校:长沙市周南中学

以尖细的脚尖支撑起来的,是人类美丽的舞姿。它用一种优雅,诠释了人类爱美的心灵。那闪耀在舞台上的“蜻蜓”——芭蕾舞,却是舞者用多年的情感,沉淀下来的岁月流光。

在古老的东方,长期以来都不曾受到这种艺术的感染。直到19世纪,人们才在炮火中体会到这种艺术的纯洁。而在此之前,为我们所推崇的是另一种“艺术”,一种选人用人的“艺术”——科举。考试制度后来成为中国教育的主体,影响了无数中国人。两种不同的“艺术”,因为参与者的类似经历而碰撞,也给了我更多的思考……

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学生,我们经常惆怅地回忆过去,叹息童年的过早流逝,感叹路途的迷茫。芭蕾舞者也是如此,他们过早地放弃了童年的欢乐,因为多一份牺牲,就意味着未来领先于别人一步。可是,迈向成功,并不是一步两步的事,在漫长的煎熬中,有的人选择坚持,而有的人选择了放弃,这就是“两种艺术”共同的第一步:淘汰懒惰与软弱。

而当中国学生与芭蕾舞者习惯了长时间的历炼,等待他们的层层选拔的剧烈竞争。而在这一环节中,所有的人都是优秀的,最起码他们能克服懒惰与软弱,但同时,也决定了这一环节是冷酷的,因为有大部分不符合标准的人会被淘汰。于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身边多了些失意的泪水和忧伤的面容。但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是,这种选拔是有效的,它能选择最勤奋和最适合的人进入下一阶段。也正因为如此,芭蕾舞者才会赢得尊重的掌声,学霸才会得到他人的赞许。但一想到失败的人又要重新开始,而人们却看不到他们的努力,也不能给予他们较多的尊重,想来不免有些令人遗憾。这或许就是“两种艺术”带给它们的参与者的伤痛吧。

当到达最后一个阶段时,“两种艺术”出现了较大差别。芭蕾舞者已经知道了他们的使命——为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中国的大学生,还面临着许多选择和更加残酷的竞争,倘若说芭蕾艺术给予了舞者收获,那么,中国教育给大学生的依旧是彷徨与思考。的确,他们很难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或信仰,他们的征程还远没有完——大学、硕士,甚至博士都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当经过芭蕾艺术洗礼后,舞者在舞台上表演着,用艺术告诉人们自己实现梦想的荣光,而在台下经过教育艺术洗礼过的大学生们,则脱去了稚气,慢慢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虽然他们中或许很少有人还记得自己最初的梦想,但他们还有选择,他们还有活力去拼搏,他们的人生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点评:本篇是个大题,小作者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思考这么大的问题,实属难得。无论是芭蕾舞者还是求学的莘莘学子,成功或者失败,掌声或者迷茫,都是生命赐予的礼物,它帮助我们领悟生命的意义。

猜你喜欢

芭蕾舞长沙市舞者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爱上写信的大树
家中的芭蕾舞学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轮椅上的舞者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跳芭蕾舞
A Few Thoughts on Learning English Well in High School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