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工打造“读写结合”

2016-12-21吴丽华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流云李时珍读写结合

吴丽华

学生进入中年级以后,写作步入正式的课堂。写作的“登堂入室”,给很多学生带来了苦恼,也给很多教师带来了负担。要让中年级的写作水到渠成,课堂上的“读写结合”非常重要。但往往实践过的教师却会发现,我们在课堂上费时费力的“读写结合”,有时是一纸空文,大多数对写作摸不着头脑的学生在自己写习作时,仍然不会很好地运用。那是因为我们教师的读写结合训练过于“粗糙”,不够“精细”。我们往往为训练而训练,一味追求课堂读写的形式,而忽略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需求和震撼,才导致学生在读写结合上浅尝辄止,雁过却不留痕。我们在课堂上的“读写结合”训练点应该精心设计,关注更多细节,“精工打造”后,方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时常想起,想起才会时常运用。

一、稻花香里说读写,精心设计一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年级的课文中有很多读写训练点、词的理解、句的训练、段的模仿都可以在我们的课堂中加以呈现,但很多教师在呈现时过于急躁,设计上不够“精心”。其实所谓“精心”,无非就是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在预设的基础上采用多种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

1.醉里挑灯看剑,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是学生的直接经验感受,如果在课堂中谈到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事情,学生们的情绪都会突然高涨,兴趣浓厚。在课堂中,我们应有效利用这一教学手段。我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课时,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景色描写:“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于是在充分解读完课文后,我抛出问题:“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傍晚的流云?”很多学生说见过。“你见到的流云或晚霞是什么颜色的呢?”一些学生讲到了自己见到的颜色,如大红、淡蓝、灰色。把学生讲到的颜色与课文提到的颜色“银灰”“橘黄”“绛紫”“血红”,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规律,以此感悟使用课文中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给人的感觉更美。然后再让学生动笔描写傍晚见到的流云的景色。教师要学会“醉里挑灯看剑”,在课堂中巧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2.梦回吹角连营,创设课文情境

进入中年级以后,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课文比较多。对于这类课文中的读写训练点,我们要精心创设课文情境,才能让学生“梦回吹角连营”。因为,那个时代离他们太过遥远,很难感悟到历史人物的内心情感,需要教师把学生推入情境。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我就采用了此方法。为了能让学生感悟李时珍为使万民得福,甘愿自我奉献的无私精神,我巧妙运用文中插图,进行情境朗读:夜幕降临,灯火微微,李时珍——在月光下不停地记着写着;夜很静了,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此时,李时珍——还在月光下记着写着;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李时珍——还在月下不停地记着,写着……东方发白,晨曦微露,天就要亮了,此时,李时珍——还在月下不停地记着,写着……配上背景音乐,把学生推入情境后进行读写结合,出示练习:此时,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心中只有……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在情境中感受后再写,可谓情到浓时自然发。心灵的触动,也更会在学生成长的记忆中留下深刻印痕。

二、少年不知文滋味。关注细节极重要

如果说精心设计是我们关注读的结果,那关注细节也十分重要。因为读写结合的训练,其最终目的仍是落实到学生的写。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既不能强调写而忽视了读,也不能只强调读而忽视了写,读写要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习作水平。很多学生没有写出好的作文,是因为没有关注细节。我们在课堂读写结合训练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显得尤为重要。

1.东风夜放花千树,呈词语,思如泉

很多学生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关键是在其写作的过程中缺了一点细节上的提醒。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帮助这部分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一个可以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美好果实的台阶。在进行一些读写结合训练时,我们不妨提供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提醒学生可以运用这些词语让文章更精彩。我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就采用了此方法,效果甚好。国王听了九色鹿一番义正词严,他会怎样斥责调达,会怎样命令臣民,这里没有具体说,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写一段话。在PPT上出示一段小提示:如果能试着用上文中的这些词语: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灵魂肮脏……会使你的文章显得更有水平。这样的平台一铺设,很多学生就有了灵感,开始组织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读写,才有了质的提升。

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感受文过程

在读写结合训练时,我们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已经领悟了课文的写作手法。学生是很善于模仿写作的,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写不好,是因为没有观察到写作的关键顺序。我们教师要切实引领。我在教学《天安门广场》这课时,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简易方位图,感受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分别介绍了天安门,天安门前的金水河、河上的金水桥,桥两旁的华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南端的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东西两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的壮观景象。学生通过自己的简易方位图,再次感受作者的描写顺序和移步换景之法。在课后进读写迁移,带领学生到自己校园走一走,画出简易方位图,标出自己的观察顺序,再根据方位图来撰写自己的作文《我的校园》。方位图的刻画,让学生们写起作文来有了顺序,有了过程。写景状物的文章关键就是描写要有顺序,学生学会了这一方法,相信今后写作会更好。

读文中的精心设计,写作中的关注细节,远远不止以上我提到的这些。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本资源取之不尽,如果我们教师能够为“读写结合”环节的设计进行“精工打造”,从学生、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那么无论运用何种方法,都将能为学生开辟出一方新的练笔天地!

猜你喜欢

流云李时珍读写结合
解码李时珍
流云似水
流云
流云之韵 知竹之喜
秒变戏精
高天上流云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