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书柜
2016-12-21田晓一
田晓一
在我家,有个比我年长的宝贝,就是爸妈的书柜。
从记事起,这个五层木板架起来的简易书柜,就沉甸甸厚实实地站在那里。二十多年来,我们搬了多次家,老书柜始终矗立在客厅。
书柜简易又厚重。那个年代的农村,劳作糊口是正业,爸爸因每天捧着书,成为“异类”。他从牙缝中挤出一分分的钱,郑重而审慎地买下一本本的书。白天是“种田郎手拿锄头汗湿巾”,夜成“念书人三更灯火读文章”,一个农家子靠着不断读书,由“穷书生”迈进教书育人的大门。
书柜见证了苦难和幸福。过去饭都吃不饱,但姥姥咬牙支持孩子们上学。妈妈捧着来之不易的书,如饥似渴地学。小时候偷偷夜读却总被发现,原来是黑黢黢的鼻孔“出卖”了她,那是被煤油灯熏了一晚上的杰作。妈妈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自己的书,书柜更是奢望,在师范学校文学社看到爸爸的藏书时,心里“先取了书柜,再信了人品”。书柜,成了爸妈的红娘,也成了一家人幸福的见证。
书柜伴我成长,盛满我的回忆和憧憬。儿时最爱在泛黄的书堆里寻宝,书虽旧,于我却是好书不厌百遍读。一套被翻烂的《文选与写作》就有很多百看不厌的好文;《结婚现场会》、《小二黑结婚》,裹挟着泥土气和牛粪味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百合花》、《荷花淀》,弥漫着沁人的香气,小战士、水生嫂让人牵肠挂肚。《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主人公的慷慨悲歌演绎着历史画卷,也拨动着我的心弦。要是哪天爸妈抱回新书,更是如添珍宝。一日无书心发慌,读书成为每日功课。向书拜师、以书为友,让我的精神富足而充实。
童年记忆,大都与书柜有关。书柜前一个长条桌,妈妈在那头备课,我在这边看书,昏黄的灯光,引来很多蚊虫凑热闹。这平凡而简陋的生活,却因书香而温馨。妈妈常教育我们不要功利地学,要多读书,博闻广记,要有读而不厌的劲头,把一本好书读厚、再读薄、再读厚。因此每遇美文佳篇,我总是反复读、仔细品。比如,看《汉书》,看到感兴趣的地方,翻出《史记》和《资治通鉴》对照,再听爸妈讲讲,人物便鲜活起来,历史脉络也更加清晰。妈妈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小的时候就让我们姐弟背书,梳着羊角辫的我,天天摇头晃脑地背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现在想来可笑,但当时不求甚解的雪泥鸿爪、吉光片羽,早已烙进心灵。
《藏书纪事诗》说:三世同耕不税田,后贤功可及先贤。书柜,就是我家的“不税田”。从这里汲取到的丰富营养,打牢了我人生的基础。年少时的读书时光没有辜负我,不知不觉中,读书学习养成了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习惯,生活也在读书中日渐丰盈。
有了小家,最先入驻的是书柜。下班后最爱与儿子一起读书,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弟子规、三字经、儿歌、故事……我大声念,他咿咿呀呀跟着和。儿子刚满周岁,最喜欢做的,就是拿着书有模有样地“研究”。有一次闹得哄不下,给他一本书,居然翻看着安静下来了。妈妈说,那认真的表情,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呢。
书柜不语,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这是我们无言的家风和传承,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每次想到那个沉甸甸的老书柜,感觉就踏实。书柜是我永远的记忆,惟愿一生都与读书紧密相连,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