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应用的前端性能优化
2016-12-21戴全平
戴全平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各种Web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及时对应用进行性能优化,则其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通常情况下,Web应用的性能优化可以通过前端优化和后端优化实现,本文主要针对前端性能的优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Web应用 前端 性能优化
现如今,Web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以文档为核心的HTML以及XHTML标准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标准设置了更加强大的应用编程接口和适用于交互、多媒体等的标签,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更加优越的前端性能上,因此,做好Web应用前端性能的优化非常重要。
1 HTTP请求优化
在对HTTP请求进行优化时,必须在保证Web应用处理性能的基础上,减少页面的请求次数,从而对初次访问用户的等待时间进行缩减。具体来讲,一是可以利用图片地图,因为在站点导航环节,超链接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应用形式,其本身附带有一定的文本,并且被关联到了目标URL上。从美观性考虑,可以将超链接关联到图片上,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在不改变页面外观感受的情况下,利用图片地图来减少HTTP请求,提高导航的效率;二是利用内联图片,指将图片包含在Web页面中,但是不需要添加额外的HTTP请求,这种方式允许将小块数据内联为立即数,将数据放在其URL之中;三是对脚本和样式表进行合并。通常情况下,多数Web站点的构建中都会用到Java Script脚本以及层叠样式表,而且两者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文件中,在Web页面引用。从应用开发中的模块化思想考虑,一般情况下,Java Script代码以及CSS代码不会被放在同一个文件中,而应该将分散保存的Java Script代码合并在一起,同时对样式表进行合并,使得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只需要下载一个.js文件或者.css文件,减少系统的响应时间。
2 客户端缓存优化
通过客户端缓存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Web性能进行优化,极大的缩减用户的等待时间。客户端缓存的应用,虽然无法在用户初次访问网页时对响应时间进行减少,不过如果用户需要再次对同一个页面进行访问,则性能的优化效果就会充分体现出来。在针对Web页面进行设计时,首次访问的响应时间非常重要,但是其并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只考虑缩减首次访问的响应时间,则只需要去掉页面中的图片、样式表和脚本,就能够将HTTP的请求减少到极限。但是实际上,如果采用这种方式,用户的体验也就难以保证。
而通过对客户端缓存的优化,可以利用长久的Expires头,实现对图片、样式表、脚本乃至Flash等的缓存,使得在进行后续页面的浏览时,减少不必要的HTT请求,提高访问速度。Expires头的使用,实际上是告诉Web客户端其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使用一个组件的当前副本。例如,Expires:Thu,1 Apr 2016 12:00:00GMT,表示浏览器相应的有效性持续到2016年4月1号。若页面中的图片返回到了这个头,在进行后续页面浏览时,会继续使用缓存的图片,从而减少HTTP请求的数量。
3 页面元素优化
一方面,可以将CSS设置在页面的顶部。对于Web页面而言,包括HTML文档在内的许多组件都是必须的,其能够将不同的页面内容呈示在用户面前,Web页面中内容可以依照其在文档中出现的顺序进行下载。以样式表为例,其在Web页面中的位置直接影响着页面的整体性能,如果将其放在底部,则产生页面的速度会减缓,如果将其放在文档顶部的head标签中,则页面的加载速度会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可以将脚本设置在页面底部。脚本是Web页面设置中不可或缺的组件,但是其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拦页面的平行下载。在HTTP1.1规范中,建议浏览器的每一个主机名并行下载的内容不能超过两个。因此,如果图片被放在多个主机名上,则可以在每一个并行下载中,同时下载多个文件。而如果需要下载脚本,浏览器会自动屏蔽其他文件的下载,即使采用不同的主机名。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脚本本身能够使用document.write进行页面内容的改写,为了保证页面布局的合理性,浏览器会出现等待的情况。因此,可以将脚本设置在页面底部,这样不会阻止页面内容的呈现,虽然请求时间会有所延长,但是可以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Web应用的编写时,必须关注其性能问题,针对前端性能进行优化,在保证良好用户体验的同时,提升页面的访问速度,减少响应时间,以满足人们对于Web应用在性能方面的各种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成,李少元,郑黎晓,等.Web前端性能优化方案与实践[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31(12):89-95,147.
[2]林丁报,景宏磊.Web应用前端性能优化浅析[J].科技资讯,2011(19):25.
[3]丁海鹏,张旭阳.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前端页面性能优化[J].福建电脑,2012,28(05):11-12.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