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或联盟模式下开放获取资源的合作建设研究
2016-12-21黄雪梅潘璇符敏华
黄雪梅 潘璇 符敏华
〔摘要〕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主页所揭示的开放获取资源调研,分析了开放获取资源在组织、管理和使用中的问题,提出以地区或联盟模式,开展开放获取资源的合作建设,借助联盟成员馆的不同优势,挖掘更多的开放获取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提供检索的途径,真正发挥开放获取资源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地区;联盟;模式;京津冀;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资源共享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11.019
〔中图分类号〕G25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1-0103-06
〔Abstract〕Through to the university library homepage to reveal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open access resources research,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open access resources in the organization,management and use of the problem,put forward the region or alliance mode,cooperation construction of open access resources,took advantage of union members,mining more open access resources,and carried on the scientific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to provide ways to retrieve,play the role of open access resources.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region;alliance;mode;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open access;institutional repository;resource share
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和变化,图书馆资源由以实体的纸质资源为主要馆藏逐渐变为虚拟的电子资源越来越成为图书馆资源的主要部分,图书馆的资源购置经费也逐渐从以购置纸质资源为主,变为以购买电子资源的使用权为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在“图书馆制定的2014-2018行动计划概要”中指出对于资源购置,北京大学要实现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的经费比例由2013年的4∶6逐年提高到5∶5的目标,平均每年约减少30万元经费的纸质书刊采购,重点减少外文原版期刊和理工科纸质资源[1]。目前,一些图书馆电子资源的购买的经费比例甚至已经到达了60%~70%,即使这样,也远远不能赶上电子资源的快速增长。而开放获取资源的出现,弥补了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经费短缺而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
在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中,科学和学术信息开放获取是指“将科研成果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允许公众免费阅读、下载、复制、分发、打印、查找,或者链接到文章的全文,抓取文章进行索引,以数据方式传递到软件中,或者用于任何其他合法目的的使用。”[2]因此通过挖掘、获取开放获取资源,并对其组织与管理,使之成为图书馆可利用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读者提供检索与利用服务已经成为当今图书馆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如果每个图书馆都去自行地挖掘、组织各种开放获取资源,结果一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二是对获得的开放获取资源的组织、管理与使用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揭示的内容情况调研和分析,提出开展地区或联盟模式的开放获取资源合作建设,借助联盟成员馆的优势,挖掘更多的开放获取资源,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提供检索的途径,真正发挥开放获取资源作为电子资源的补充的作用。
1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揭示的情况
笔者从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中筛选出京津冀地区本科高等院校共计110所,对这些院校通过图书馆主页检索的方式,调研是否提供开放获取的资源。结果显示,在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主页中提供开放获取资源的院校共计43所,具体调查数据见表1所示。
虽然有43所学校图书馆的主页提供开放获取资源,但是揭示的程度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1)资源页面所在级别不一致。存在于第一级页面的院校共有15所,存在于第二级页面的院校共有24所,存在于第三级页面的院校共有4所。
(2)资源的名称使用的不一致。通过主页检索和统计,使用的名称差不多有20个左右:开放获取资源、免费全文资源、免费电子资源、电子文献资源、免费外文数据库 、免费数据库、数据库列表、特色(自建)数据库、常用资源、推荐网站、推荐资源、学术站点推荐、资源导航、网络导航、资源检索、数字资源、网络资源、互联网资源、公网资源和电子期刊列表。
(3)资源的组织方式多样,缺少科学分类。大部分高校在图书馆主页上揭示的开放获取资源采用列表形式提供给读者使用。而针对于资源分类,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或按照资源的类型分类、或按照中外文分类、或按照字顺排序,或按照学科分类排序。
(4)资源整合程度不一样,缺少统一检索平台。通过图书馆页面的检索,大多数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是采用链接方式链接到所揭示的资源,只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将开放获取资源与本馆购买的其他电子资源整合在一起,并提供统一检索的入口。
经过对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主页揭示的开放获取资源进行汇总,43个高校图书馆总计提供228种开放获取资源,有许多资源被多个高校图书馆揭示,最多的一个开放获取资源“开放存取期刊目录”在24个高校图书馆主页上被揭示,图1列出了被5所以上高校图书馆揭示的开放获取资源的情况。
相信,这些高校图书馆在揭示这些开放获取资源过程中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由于不同图书馆对开放获取资源的理解不同、对资源组织和揭示能力不同、对资源的维护程度不同等,因此并没有真正完全发挥这些开放获取的资源的作用。
2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
21机构知识库概述
机构知识库,也称机构资料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简称IR)。关于机构知识库的定义,迄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维基百科中定义:机构库是一个收集、保存和传播某个机构(尤其是研究机构)的数字形式知识产出的在线地点。作为开放获取的一种实现模式,有学者从大学的角度为机构知识库做了如下定义:大学中的机构知识库是大学为其员工提供的一套服务,用于管理和传播大学的各个部门及其成员创作的数字化学术科研成果。SPARC资深顾问Raym Crow则认为机构知识库是收集并保存单个或数个大学、科研机构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资源集合[4]。机构知识库是实现开放获取的绿色通道,它有网络性、机构性、积累性、永久性和学术性的特点[5]。
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根据开放存取知识库目录(OpenDOAR)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2016年8月),已经有3 172个机构知识库进行了注册,其中,中国大陆地区有39个,台湾地区有59个机构知识库图1至少被5所高校图书馆揭示的资源统计
在此注册,内容包括期刊论文、电子图书、会议文献、科学数据、课程资源、多媒体资源、软件、学位论文、预印本等多种类型的资源。京津冀地区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该网站上注册。
机构知识库建设使用的软件主要有:Eprints(2000)、Dspace(2002)、Fedora(2003),其中,使用做多的是Dspace。DSpace系统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和美国惠普实验室合作开发的以内容管理发布为设计目标的数字资源存储系统,可以收集、存储、索引、保存和发布任何格式的数字资源。该系统的特点是:开放源代码、具有灵活性和互通性、支持多种文档类型数据的存储、人性化的支持服务等。
22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
笔者通过浏览图书馆主页的方式,对京津冀地区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的内容包含机构知识库在主页第几级页面上揭示、机构知识库页面导航名称、机构知识库包含的资源内容、机构知识库使用相关文档以及机构知识库使用的平台情况等这几部分内容。
通过主页浏览发现:北京地区有10所院校建立了自己的机构知识库,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河北地区尚还没有建立机构知识库的院校。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文库”,北京工业大学的“工大文库”由于不能看到其中的内容,无法浏览,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虽有机构知识库栏目,但是也不能打开。具体调研情况见表2。
通过主页浏览的调研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北京地区建设有机构知识库的院校中,基本都局限在“985”或“211”院校之中,另外,所建立起的机构知识库内涉及的内容较少,其中多半仅为院校内部知名学者的一些较滞后文章链接以及介绍,机构库的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并没有得以体现。从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出,基本上只有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资源全文下载比较顺畅,有的机构库中的资源虽然可以下载,但实际仅仅是链接到了该校购买的相关期刊数据库之中。
3地区或联盟模式下开放获取资源的合作建设——以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例31建设目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协同发展的路子。因此,探索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合作建设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一个部分。
(1)将目前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主页上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共享,避免目前图书馆各自为政、盲目建设、重复劳动,节省建设成本[6],缩小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资源的不均衡,为读者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揭示程度更高的开放获取的资源。
(2)联合建设资源开放获取的统一使用和管理平台。利用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优势、985和211院校的技术、资源、人员等优势,联合进行资源开放获取的建设与管理,为京津冀高校的读者提供更多、更全面、更专业、更快捷的开放获取资源,实现统一平台的检索和利用。
(3)培养更专业的图书馆业务管理人员,提高图书馆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开放获取资源统一平台的建设,可以提升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馆员在开放获取方面的理论水平、管理意识、资源获取能力及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
32建设的方法
321网上开放获取资源的合作建设
数字资源的整合是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存在状态,即把多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7]。京津冀开放获取资源合作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京津冀多所高校开放获取资源的共享系统,构建三地高校间开放资源的多维度关联,更进一步地推动三地各高校特色数字资源协同建设,更大程度地发挥各分支机构开放获取资源价值。
(1)开放资源统一规范标准的制定
现有开放资源的类型丰富多样,就数据类型来讲,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以及软件等,涉猎的学科专业也比较广泛。目前,京津冀三地资源组织方式、整合程度差异明显,标准规范各异,不能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数字资源建设遵守统一的规范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前提[8]。针对资源类型多样性需求,其规范要有兼容性和易于扩展的特点;考虑到各区域资源现状和建设水平的高低,规范的制定也要具备广泛性和可行性。统一规范应涉及以下方面:
①元数据格式的规范。开放资源的元数据,其功能体现在数字系统的利用与还原、资源描述、资源检索、组织集合、管理控制以及长期保存等方面,因此制定元数据的规范标准是资源整合的重点。如,可统一遵循OAI-PMH元数据收割协议标准为基础,实现分散的、跨库间的元数据交互与共享。
②资源分类方式的规范。平台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针对开放资源提供多元化分类方式。比如,根据其资源的类型的不同,可将资源按期刊、图书、音频、视频等格式进行分类展示;也可以提供以《中图法》为基础,将资源以树状形式按专业类性进行组织;或根据需要,再提供字母序、语种等其他分类方式等。
③资源名称揭示的规范。开放资源是否能够有效利用取决于其导航页面是否能指引用户获取需要的信息。首先从栏目命名来看,应遵循开放获取理念,选用合理严谨的命名方式,如“免费全文资源”等虽然直白,但是缺乏OA概念的完整体现;“推荐资源”更无法体现OA的属性,因此选用“开放获取资源”等相近词更为贴切,并将开放获取资源栏目放在图书馆主页更明显的位置,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2)开放资源合作建设模式
在京津冀高校开放获取资源的合作建设中,首先,在资源的发现、选择与获取方面,应充分考虑区域内各高校学科建设特色,按照本校科研人员需求程度,将核心或特色学科的开放获取资源作为核心,其他学科作为辅助式资源开展建设。争取打造成在各个学科领域均占优势的京津冀学术圈。其次,在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面,各成员机构需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京津冀开放资源体系中的一员,都有向其他成员提供OA资源的责任;同时每个成员也有向其他成员获取所需资源的权利。
“京津冀开放获取资源整合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其中前台以网页形式为读者主要提供资源分类显示、信息提交、跨库检索等功能;另外,系统还可为联盟读者提供个人信息管理管理,读者可以在其中收藏、整理与推荐开放获取资源,系统可定期更新开放获取的最新动态和相关知识,开通信息普及的通道。后台是图形化界面的管理员工具,可为读者提供信息采集、录入、资源审核、数据收割、修改、删除等维护系统数据的功能。系统提供所有机构揭示的开放获取资源,可根据需要按照资源的类型、名称、学科进行组织和管理。图2系统功能结构模型图
在开放获取资源的合作建设过程中,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要形成统一的资源利用与评价策略。第一,从资源内容上,应体现成员机构资源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与独创性;第二,从资源个性化评价角度,注重资源在的学科分布的统筹规划,发挥成员各自优势,尽量做到在各自重点学科上提供高质量、高学术影响力的开放获取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第三,在技术角度,注重成员间开放获取资源的关联与整合,确保成员机构之间的开放访问、自由获取与统一检索。
322机构知识库的合作建设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高校图书馆主页调研统计数据来看,机构知识库的中的内容偏少,甚至大部分图书馆还没有建设自己的机构知识库。每个高校要建立机构知识库必然面对资金和资源方面的短缺这两大难题,因此,地区或联盟模式合作建设将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目前有学者认为,国内机构知识库联盟的建设目前应该以地区为中心,先行发展区域性机构知识库联盟,然后再实施国家层面的联盟建设[9]。相关学者将机构知识库联盟定义为多家机构以一个机构为基地联合构建知识库,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各自的资源库进行整合,统一提供数字化服务。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成本、使资源丰富化、标准统一化、相关服务得到提升,促进了资源开放获取、共享与利用。若要进一步发展京津冀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应该改变由独立机构知识库建设方式,朝着地区或联盟的合作建设方向发展。
(1)合作建设的分布式管理模式。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区域性联盟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省级的河北、浙江、江苏、湖南等,市级的上海、北京、天津都筹建了各自的数字图书馆联盟体系[10],联盟式发展是降低各成员馆运营成本、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可以在已有的联盟基础上,进行地区性或多联盟合作建设,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各成员单位原生学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文献[11]探讨了两种地区或联盟构建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多个机构只建立一套系统,联盟成员将内容均填入至该系统中,从资源提交到开放利用都实行集中化管理,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由于每个成员情况差异明显导致管理效率降低,机构成员归属感不强,且不利于管理等。第二种方式为分布式管理,即合作成员分别建立自己的机构知识库,并基于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创建本地资源,联盟成员由一个集中式的中心机构管理,负责采集联盟成员馆的元数据至统一检索平台,提供综合性整合资源的服务。其模式如图3所示。该方式适用于京津冀地区高校建立机构知识库联盟,通过履行统一提交管理政策,成员机构知识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特色内容的建设,保证了各成员的高度自治特性。此方式的重点是除了提供统一检索、整合的服务,还需负责协调、决策成员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各项工作。当个体之间实际利益发生冲突时,如何面面俱到地调解矛盾也是工作的难点。
(2)政策的制定。构建机构知识库联盟的政策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其一,保证学术成果的版权归属,保护作者的版权所有,以及确保作者能授予机构非商业使用成果并进行开放获取的权利。其二,资金政策,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虽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并非只在建设初期进行投入,机构知识库的长期发展和保证资源长期有效的更新与保存,也需要相关资金的持续稳定的投入,因此需要拟定阶段性政策,保证区域联盟持续稳步发展。其三,成果评价体系,为了鼓励更多作者参与机构知识库建设,应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促进更多科研人员使用与上传资源。成果的评估不仅限于传统论文引用情况,对于非文献类资源,应采取更广泛的评估策略,如添加浏览量、下载量、转载率等指标。其四,技术标准的统一。实现数据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是采用一致的数据标准,以实现跨平台的检索。在系统构建方面,为了节约资金,可倡导成员机构优先选用几种较为成熟的开源平台,并确保数据可与其他平台进行融合以及支持统一的元数据的收割。
(3)合作共建措施。为了加强合作建设,促进机构知识库联盟持久化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一,加强宣传推广,激励京津冀高校各层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了解开放获取运动思想并走进机构知识库,认识机构知识库建设的重要性,使科研人员认识到机构知识库将成为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的重要资源;管理人员也应认识到机构知识库联盟的建设降低了学术交流成本,是提升机构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实现跨库联合搜索服务,通过统一制定元数据标准,中心管理机构负责定期收割成员机构资源,通过统一检索界面实现资源的发现,这种资源本地化、搜索集中化的方式既保证了成员机构知识库的独立性,又实现了资源的整合的目标。其三,增强合作交流。当成员在系统构建中遇到技术障碍、内容建设等问题时,可向其他成员寻求解决方案,成员之间可共享建设经验,协同发展。中心机构也需根据各单位建设水平差异,适当调整建设进度,针对弱势单位的给予针对性建议和方案,力争实现百家争鸣。
4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地区或联盟模式下的开放获取资源的合作建设可以通过以强代弱、以大代小的方式,将开放获取资源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利用,节约更多的资金,让读者使用到更多的资源,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强.北京大学图书馆面向世界一流2014-2018行动计划概要[EB/OL].http:∥zymt.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387898,2016-07-27.
[2]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EB/OL].http:∥www.soros.org/openaccess/read.shtml,2016-07-02.
[3]黄雪梅,张世怡,潘璇,等.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揭示内容分析与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6,37(4):98-103.
[4]Raym Crow.The Case fo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ASPARC Position Paper[EB/OL].2015-02-02.
[5]肖斌.我国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建设探析[J].科技信息,2013,(17):224,258.
[6]杨文珠.我国“211”高校图书馆对OA资源的组织与揭示[J].图书与情报,2009,(4):83-86.
[7]马文峰.数字资源整合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63-66.
[8]龙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之实践[J].数字与缩微影像,2015,(2):45-47.
[9]王颖洁.我国区域性机构知识库联盟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11,(11):183-186.
[10]何琳,吴浪.我国区域性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0,(24):13-16.
[11]张琴,付开远.基于开放获取的IR联盟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131-135.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