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应统一路径
2016-12-21黄芳芳
黄芳芳
如今绿色低碳不仅是国际潮流,它也在中国扎根,深入人心。
回顾碳交易的由来会发现,欧盟在推动碳交易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2003年英国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以后,他们将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灾难与人类的健康和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号召更多的国家参与低碳减排行动,让它变成了全世界的一种共识。
中国对于碳减排的政策和态度由最初的政治敏感、被动,转向积极主动,自主减排。国内知名的碳交易和低碳经济专家靳国良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转变出现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际,我国逐渐意识到碳第一大国的巨大意义。他认为,一战之前,以英国为代表建立了煤炭(能源)+英镑的体系控制主导整个世界。二战之后,以美国为代表建立了美元+石油的体系主导世界。一直以来,中国也在寻找提升话语权的途径。然而,碳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对于地球空间而言,在美国、欧盟或是中国减排,都可以缓和气候变化。“这会产生一个全球的碳市场和贸易,”而我国是第一大能源和碳排放国,根据WTO原则,出自本国的商品,可以按照本国货币来定价。因而,人民币+碳的发展路径或将让中国在这一领域弯道超车,提升国家话语权。
事实上,碳减排还可以促使产业的发展从高碳走向低碳,进而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改进技术、工艺、管理等方式,让粗放式、高效耗能的发展转变为可持续、节能低碳的发展路径。此外,碳还是一种金融属性较强的权益性产品。未来通过发展碳期货、碳远期、碳期权等衍生产品,可以利用金融工具服务于实体经济,甚至发展碳币、碳银行、碳科技等,未来不可小觑。由此可见,未来碳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碳不仅仅是内在需要,也是外在需要,包括国家发展空间的需要,这也是中国重视发展碳市场的重要原因,靳国良告诉记者。
7个试点仍是小众市场
2011年,我国碳交易试点启动,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7个省市列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从2013年6月,深圳成立首个启动碳排放交易到2014年重庆最后一个试点的建立,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碳市场步伐稳健地向前推进,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来看,中国的碳交易仍处于试点阶段,是一个区域内为控排企业服务的小众市场。要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完全市场化的交易市场,还有很多路要走。”
由于地区差异、企业差异,各地方政府发放配额的紧松度不同,碳的价格不尽相同。“7个试点不统一,全国市场则无法统一”。对于2017年将正式启动的全国统一碳市场,靳国良建议,首先应统一监测、报告、核查(MRV)体系,确保企业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统一交易系统等。其次,上海、广东等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在探索碳金融产品,如类碳期货、碳远期等。“我们应该提倡碳的证券化、期货化、金融衍生品化的创新”,但是当前在没有形成多部门监管的前提下,尤其是各交易所的交易量较小,试点体制下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或类期货产品,存在一定的风险。再者,当碳成为一种资本或资产时,会涉及费税处置的问题。“比如,有些碳配额是免费的,也有花钱买的,以及上年度积攒下来的,这些碳资产的价格不统一,就涉及到会计记账的问题。”靳国良认为,碳交易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去规范。
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朱伟卿告诉《经济》记者,全国碳市场相关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随着政策、方案的正式出台,未来一定会统一行业配额分配标准,确保配额分配的公平性,以及有效的调控机制,保证碳市场的流动性及合理的碳价格,使全国碳市场能够正常、顺利、有效地运转。
如何活跃交易市场?
我国碳市场借鉴了欧美碳市场的发展体系,即在总量控制制度下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告诉《经济》记者,目前除了我国7个试点市场外,美国加州碳交易体系和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是目前较为成功的两个碳市场。前者规模较小,后者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京都议定书》背景下建立的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除了正常的配额交易,还允许CDM(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CER)进行交易,由于CCER与碳配额具有同等效力,但其产生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期性,导致碳价格的波动过大。“从目前来看,碳配额设定的松紧适度,同时确保碳排放核查标准的统一、透明,确保配额之间具有严格的同质性,让它能够互联互通地交易,是碳市场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安徽省兴荣碳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里告诉记者,7个试点最大的问题是碳价格不统一。全国统一碳市场可能不会让每个省都保留交易所,“交易所数量过多,必然会导致交易价格的混乱”。以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为例,交易极不活跃,配额太多是主要原因。
鲁政委认为,当前由于各地方政府不想给当地企业过多压力,碳配额较松,是市场交易不活跃的原因之一。“配额分配得松,则无法指望通过配额让企业养成低碳减排的习惯。”而全国统一碳排放权市场应重在解决配额的设定,既要松紧适度,同时也要保持规则透明,并争取让金融机构进入市场,才能让碳市场变得更加活跃。在碳市场非履约期,控排企业实际上不需要配额,因此市场缺少有效的需求;同时,企业出于谨慎的动机,在非履约期也倾向于保留较多配额,以避免履约风险,从而降低了市场有效供给。通过引入金融机构,一方面开发碳金融衍生产品,为企业提供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涉碳融资等方式,盘活碳资产,帮助企业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使更多的碳资产进入碳市场的流转,提高市场流动性。
尽管碳交易是一种政府制造的产品,靳国良认为,若想更成熟、可持续地发展,多部门监管和市场化是唯一的发展路径。信息公开至关重要,它是社会监督、部门监督的基础。“但目前企业的碳排放量、履约量、市场整体需求量等数据尚未完全公开,也是市场参与度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的缺失,无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何真正让企业喜欢碳交易,觉得它有资产及资本价值,是最重要的。”否则,企业没有内升碳交易的动力。因而,碳交易还要练好内功。
企业如何应对碳减排?
低碳经济之路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承接、实施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微观主体,也应该用低碳思维考虑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存问题,以期实现绿色生产、低碳生产。碳资产不仅是约束企业碳排放的工具,也是一种新的资产形式。
朱伟卿建议,在全国碳市场的大背景下,企业碳排放管理工作将成为常态,企业管理层应认识到,企业在这一领域的表现将影响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品牌价值。碳资产管理涉及企业多个部门,如生产、计划、燃料、财务、法务等。若管理层不重视,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势必缺少部门联动,出现内部沟通协调障碍,导致企业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率降低,甚至出现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管理层要重视自身碳排放管理团队的建设,统筹指导和监督各部门落实相关工作。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碳资产及其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企业需要进行能力建设,充分理解碳市场的原理机制与规则,并使具体实施者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技能,才能保证碳排放盘查、报送、核查、交易、履约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展开。
同时,企业应尽早开展碳盘查工作。碳盘查是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最基本的要求。碳盘查可以帮助企业清楚自身的碳排放状况,摸清碳家底,既可为制定碳减排策略以及实施低碳项目提供数据基础,也有助于企业理清生产情况,发掘优化管理流程的潜力。
此外,企业的发展战略应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实施低碳战略。结合企业自身运营实际制定合适的碳资产管理计划,使企业在保证履约的前提下,降低履约成本,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并拓宽融资渠道。
碳普惠不容忽略
随着明年全国统一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会有更多的省市加入进来。第一阶段涉及的行业主要有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企业。朱伟卿表示,这些行业基本都在7个试点碳市场的涵盖范围内,其在试点市场中的运行经验,如核算标准、配额分配方法、企业交易行为等,便于全国市场借鉴。而且这些行业主要位于上游,覆盖的企业也是相应行业中的大型企业,这有助于在碳交易市场建设中减少管理成本,以最小的社会支出实现碳交易市场的最大社会收益,有利于全国碳市场的顺利起步。
鲁政委认为,碳市场最终的状态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为碳排放付费。而现在是“谁排放谁出钱”的思维模式。事实上,每个企业都会产生碳排放,不过是多少的问题。让重污染企业来承担减排任务,无可厚非。但不容忽视的是,它们恰恰是当前最困难的企业。反过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以及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深化,建筑、交通,以及服务业的排放占比,以及减排空间也越来越不容忽视。鲁政委建议,可以让当前发展得较好、利润较高,有能力承担的行业为节能减排来购买这些碳配额,替社会分担一些成本,从而促进碳市场的发展。
“很多人天天高喊雾霾严重,肺癌死亡率高等言论,却不从点滴的减排做起,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靳国良认为,若想真正做大碳市场,碳普惠的工作应该提上日程。譬如让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等低碳行动的价值沉淀下来,形成碳积分,并可以进行交易,让低碳行动价值化,让个人既有荣誉感也有获得感,也会促进碳市场的发展。
当前世界存在不稳定性因素影响,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后期碳市场如何发展,还是看中国政策性的引导。靳国良希望碳交易能够提纲挈领地带动节能量交易、能源交易以及减排类交易等统一起来。据了解,我国将开展能源使用权交易试点,“其实它和减排交易是一回事”,包括各地方在做的合同能源管理,它们与碳交易是殊途同归。“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是一件好事,但终究要统一路径,才能避免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