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莎翁戏剧遇上无趣消费主义

2016-12-21贾文佳

齐鲁周刊 2016年43期
关键词:丽娜凯瑟彼特

贾文佳

我们曾经以为莎士比亚那个世界,是一个只有玫瑰与宝剑、毒酒与阴谋、爱情与深吻的世界,其实一切当然远不止这些。正如导演保罗·斯特宾所说:“在当今世界里,文化面临着单一无趣消费主义的挑战。鲜活的文化在技术的世界里变得越来越稀缺。”离开电脑、电视和手机,走进剧院观看一场莎剧,当你曾经无数次阅读的文字,从纸上跃然至现实,确实是一场唇齿留香的享受。

“虽然人们普遍认可《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情模版,《驯悍记》却更符合多数人两性关系的现状”

11月20日,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驯悍记》在山东省会大剧院爆笑上演。

晚上19点30分,大幕开启,一名醉汉在观众席中喋喋不休侃着足球,他正是《驯悍记》的男主角彼特鲁乔先生。该剧以剧中剧的形式展开——聪明的彼特鲁乔先生,迎娶了漂亮的富家女凯瑟丽娜。可这对夫妻从结婚的这一天起就吵闹不休,因为,凯瑟丽娜是个坏脾气的姑娘,她可不把自己的丈夫放在眼里!彼特鲁乔也不甘示弱,他想出了一条奇怪的对策,要将骄横的妻子改造成温柔的贤内助……

纯正的英伦风格台词对白、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简洁却绝不简单的舞台设计,还有苏格兰著名作曲家约翰·肯尼创作的由拨弦键琴、单簧管和打击乐伴奏的现场音乐迅速把观众带入莎士比亚生活的文艺复兴时代。

“在这一次的版本中,已连续在几个演出季扮演比安卡的女演员米拉姆·斯旺斯伯丽改为扮演主角凯瑟丽娜,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的最佳泼妇。”保罗·斯特宾告诉记者。实际上,无论主角配角,剧团演员的专业程度的确令人折服。演出时,记者坐在第二排,因此,可以清晰看到各个配角,每一个脸上都很有戏。即使他们没有任何台词,但当主角说出大段台词的时候,他们脸上都表露出适当的惊讶、愤怒、忧虑、关切等神色转换。

演出现场配有中文字幕,不过,但凡有一点英语基础的人,通过演员的表演也可以看懂剧情,而且透过戏剧的张力可以触到一些超越语言的东西。“戏剧本身就是语言。”导演保罗·斯特宾表示:“表面上看,《驯悍记》是一个直白的喜剧,讲述男人和女人关系的古老主题。几个世纪以来,凯瑟丽娜的热情、活力和独立震撼了无数观众,但她遭受的羞辱和最终被降服的命运却让女性观众感到困惑和愤怒。”

当整场演出逐渐进入高潮部分,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女性观众看到婚后的凯瑟丽娜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被全面控制,囿于家中被迫对丈夫俯首帖耳之时,内心的小火苗开始噌噌点燃。“这一套在现代社会根本行不通吧?!”一位女观众愤愤地说。随后,大幕重启,在一家小酒馆内,彼特鲁乔从黄粱美梦中醒来,被闻讯赶来的妻子大声训斥之时,观众们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梦啊!”

“虽然人们普遍认可《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情模版,《驯悍记》却更符合多数人两性关系的现状。《驯悍记》是关于爱的不完美。它教给我们珍惜彼此,找到和谐和平衡,同时自嘲。这是一出睿智的戏,而常被其它版本删除的最后一幕则以幽默的方式达到了平衡。”保罗·斯特宾告诉记者:“莎士比亚是描写女性的高手。在个人生活中,莎夫人(年长于莎)和女儿在家庭中都很强势。但是作为艺术作品,《驯悍记》无意教导观众处理夫妻关系,而旨在激发观众思考男女情爱和争斗这一迷人主题。艺术不是提供答案,而是向我们提出问题。”

据了解,《驯悍记》是TNT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已经连续演出了10年,遍及三大洲的30余个国家,所到之处皆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捷克报纸《PRAVO》评论说:“莎士比亚经典的完美演绎,展现了作品所有的情感和哲学深度。”俄罗斯《戏剧》杂志表示“尽管用英语演出,但圣彼得堡国立喜剧院每夜爆满,我们从未看过这样的话剧。”《新京报》则直言:“表演行云流水,潇洒自如中却深藏功力。舞台简洁至极,朴实之中却凸现庞大寓意,对比英国人驾驭戏剧的能力,我们深受启发,却又自叹不如。”

莎士比亚是一种情结:“他是在探索众生,融喜剧与悲剧,年轻和衰老,欢笑与痛苦为一体”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一提起这个名字,人们脑海中总浮现出他背后那一摞摞卷帙浩繁的厚册。他的语言,描述的人性与挣扎、冲突与爆发,总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印迹性的东西。而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莎士比亚更是一种情结。

约300年前,歌德在莎士比亚的纪念日发表了题为《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演讲。每年,关于莎士比亚的纪念活动在世界各地轮番上演。为纪念威廉·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永恒的莎士比亚”活动于2016年启动。英国驻华使馆于11月30日携“永恒的莎士比亚”纪念活动走进山东大学,来自英国的戏剧专家与山东学术界、文化界人士以及山东的大学生们纷纷表示,400年过去,莎士比亚依旧是说不尽的。

我们阅读莎翁剧作,大概是从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威尼斯商人》片段开始的。那时十几岁的我们就认识到,夏洛克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和“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长大一点,又在英语课本里读到介绍环球剧院的豆腐块小文章,题为《世界皆舞台,众人皆演员》(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we are merely players)。后来上了大学才知道,这是莎翁《皆大欢喜》里的句子,做了一小点改动。

等到能看英文原版电影了,就会发现美剧英剧和好莱坞也对莎士比亚念念不忘,津津乐道。BBC迷你剧《莎士比亚重现》(Shakespeare Retold)是对莎翁的英国式演绎和改编,美国如《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这样的电影(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绎)和如《纸牌屋》(The House of Cards)这样的热剧(源自《麦克白》的现代白宫故事),这些都让人感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莎翁离我们反而越来越近,而不是越来越远。

“莎士比亚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也许是唯一具有深度和真正的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我相信,这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探索个体的艺术家,而不囿于创造想法。”保罗·斯特宾告诉记者:““生存还是毁灭”是他思想的关键。我们都感觉接近他的世界很容易,而莎士比亚戏剧背景可以放在任何地方。它是一个开放的框架去探索自我,而莎士比亚是在探索众生,融喜剧与悲剧,年轻和衰老,欢笑与痛苦为一体,他是我们中的一员。”

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巡演剧团”,英国TNT剧团从2000年开始创作莎士比亚的系列作品。“每年我们在三个大洲30余个国家用四种语言演出近1000场。本周我们就有8部作品在三大洲用四种语言演出。”在保罗·斯特宾看来:“我们的风格是触动和延伸观众的想象力,就像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团一样。在有时死气沉沉的电子世界里,我们的戏剧是鲜活的,而艺术的分享也是现代人所渴望的。”

猜你喜欢

丽娜凯瑟彼特
薇拉·凯瑟地域书写中的流动主题研究
丽娜爱蔬菜
丽娜认钟表
薇拉·凯瑟小说《啊,拓荒者!》的生态解读
从《驯悍记》看凯瑟丽娜的“悍妇”形象
回家的路
世界建筑师-彼特·族姆托作品浅析
不爱“面子”的美国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