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桦甸市三道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2016-12-21李国强姜建军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12期
关键词:脆性道岔石英

李国强,孙 萍,王 淼,姜建军

(1.吉林大地地球物理工程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3.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吉林长春130021)

桦甸市三道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李国强*1,孙 萍2,王 淼3,姜建军3

(1.吉林大地地球物理工程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3.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吉林长春130021)

三道岔金矿床位于著名的夹皮沟金矿田内,为区内3个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产于北西向构造带的上盘,由6条主矿体组成,它们均产在三号脆性剪切带内。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三道岔;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夹皮沟金矿田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桦甸市境内,是我国知名的金矿产地,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龙岗陆块北端,华北地台与吉黑褶皱带结合部的台区边缘构造活动带上,北东侧与古生代花岗岩衔接,南东侧属太古宙龙岗陆核的一部分。

1 成矿地质背景

三道岔金矿床是区内已知的3个大型金矿床之一,位于夹皮沟成矿带成矿中心北缘,三道岔3号带—三道岔东南4号带南北向大斜列构造之中(图1)。

图1 三道岔矿区地质简图

矿区大面积出露腰抢子片麻岩,主要岩性为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等,四道岔岩组为一套灰黑色、黑色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局部夹黑云变粒岩,呈大小规模不等的包体状分布在片麻岩之中。由于矿床内南北向剪切带发育,碎裂岩、角砾岩、碎粒岩、片糜岩、糜棱岩分布较多。

矿区内主要出露有成矿后脉岩,主要有闪长岩脉、长英岩脉、煌斑岩脉等,其产状与控矿剪切带大致平行。

闪长岩脉主要有闪长岩和闪长玢岩,长英岩脉为石英正长斑岩、霏细岩,煌斑岩主要有闪斜煌斑岩、云斜煌斑岩等。

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为南北向的剪切带,主矿体位于三号剪切带内,四号及十号剪切带也见有小型隐伏矿体,其它如一号、十四号、二号韧脆性剪切带及十一号、十二、十三号脆性剪切带内,目前仅见到矿化,凡地表脆性叠加强烈的剪切带,深部矿化较好,凡倾角缓、脆性叠加差,则矿化较差或不含矿。

三号脆性剪切带:北起11线,南至28线,延长1000m,宽5~30m,走向0°~20°,较为平直,倾向东或南东,倾角70°~90°。主要矿体赋存其中,呈雁行排列,北侧为4、6号矿体,南部则为1、2、3号矿体。

表1 三道岔矿床矿体特征表

四号脆性剪切带:位于矿床南东部,延长1000m以上,其南部与北西弧形构造带交汇,幅宽10~30m,与三号剪切带侧列近平行产出,走向0°~10°,平直,倾向西,倾角80°~90°。地表脆性构造发育,其地质特征与三号脆性剪切带相似,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2 矿床特征

矿床主要由6条主矿体组成,它们均产在三号脆性剪切带内,出露范围北起5线,南至20线,长达600多米,由北至南,在平面上呈6、4、3、2、1、0号侧列排列,剖面上则呈侧向排列。

2.1 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本区矿体规模较大,其规模、形态和产状见表1。6条主矿体南北整体延长600m左右,主矿体延深从565m标高至100m标高左右,总深约465m。

2.2 矿石成分及组构特征

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次有闪锌矿、磁铁矿、磁黄铁矿、白钨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绢云母、方解石等。金含量与硫化物含量,尤其与黄铁矿含量呈正相关,细粒黄铁矿含金量高。

矿石结构、构造较复杂,类型较多,主要结构类型有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压碎结构、乳滴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团块状、浸染状、网脉状、角砾状,以前两种为主,其它次之。通过矿石矿物间接触交代关系,矿物生成顺序可分为4个阶段:石英—氧化物阶段,形成主体白色石英脉,偶见有白钨矿、磁铁矿;石英—黄铁矿阶段,是弱含金阶段,充填于白色石英脉纵节理或裂隙之中;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是强含金阶段,中—中细粒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和少量石英组成条带、网脉或团粒,充填于前期石英脉纵节理或裂隙中,常见包有前期石英脉角砾;晚期硫化物—石英阶段,是多金属阶段的晚期阶段,见粗粒黄铁矿、方铅矿及石英、方解石小脉穿插前期脉体,金品位低。

2.3 成矿特征及矿化规律

矿床主矿体受三号脆性剪切带控制,矿体在平面和剖面上侧列、侧伏现象明显,主矿体内部的厚度、品位富集条带及金元素异常(围岩)向南侧伏,矿床南端金品位高于北端,上部高于深部。

矿床地表发育有多条有一定规模的脆性、韧脆性剪切带,但以脆性剪切带的含矿性较好,目前已发现的矿体大多数都位于脆性剪切带中。倾角陡的剪切带,含矿性高于缓倾角的剪切带。由于剪切带的两盘活动方向是东盘(上盘)向南、向下,西盘(下盘)向北、向上,使南北向剪切带在走向上度数增大地段,易形成“构造松弛”,有利于金矿富集,在走向上度数减小(接近南北向)地段,易形成“构造紧闭”,不利于金矿富集,剪切带在浅部因倾角缓,易形成“构造紧闭”,不利金矿富集,在深部倾角变陡到变直立处,易形成“构造松弛”,有利于金矿富集,再往深部倾角由直立至变缓处(反倾),又不利于金矿富集。

矿床内存在白色和烟灰色两种石英脉,矿床上部至下部,白色不含金石英脉规模较大,延深至0m标高之下,其形成早于含金的烟灰色石英脉,烟灰色石英脉主要赋存在650~100m标高,含硫化物和自然金。

矿体主要产于南北向构造中,石英脉与各种脉岩相互伴生、穿插,故认为其成矿与脉岩的形成关系密切。

三道岔矿区位于北西向主剪切带上盘附近,南北向剪切带规模大、条数多,各种脉岩发育,金矿化作用强,具备了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有利成矿部位四位一体的优越成矿环境,目前的地质找矿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号剪切带,矿床深部及平行侧现剪切带的研究和工程控制程度较低,今后仍有进一步追索的价值。

3找矿方向 3.1 深部找矿方向

从二道沟、小北沟、大线沟等南北向构造控矿为主的矿区深部变化情况来看,0m标高以上,构造陡倾斜,向东倾,矿体近直立,0m标高以下,构造陡倾斜,转向西倾,矿体近直立,因此从剖面上看为一向东凸出弧形构造形态,这可能反映夹皮沟矿田在成矿期受统一构造应力场控制的结果。因此认为三道岔矿区成矿与上述3个矿床成矿构造特征相似,深部构造也应该陡倾或向西倾斜。从已发现的矿体特征来看,矿体产状也较陡,与上述3个矿床的特点相似。因此针对构造在一定的标高西倾的特征进行找矿,可能取得一定成果。

3.2 地表及平行构造的探矿工作

三道岔矿床含矿(化)剪切带规模大、条数多,目前的探矿工作主要针对三号脆性剪切带,其它的剪切带研究和工程控制程度低,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道岔矿区北部被一北西向构造错断,但错距不大,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含主矿体的3号矿化带在断层北侧仍然存在,蚀变较强,且有金矿化显示,该区以前深部未做过工作,因此应加强对该带进行深部探矿。

矿区南东侧的四号带,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80°~90°,走向延长1000m以上,幅宽10~30m,地表脆性构造发育,向深部韧性变形逐渐增强,地表不含矿,特征与三号脆性剪切带相似,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矿体。因此四号带是目前外围找矿最有前景的地方之一。

矿区南部直至兴安屯,为北西向构造与南北向构造的交汇部位,目前已发现化探异常多处,异常展布方向与区内构造蚀变带一致,异常中心明显。正长斑岩、煌班岩、辉长辉绿岩等脉岩发育,且区内已发现多处矿化线索,因此,在该区今后应加强找矿工作。

P618.51

A

1004-5716(2016)12-0148-03

2016-02-25

2016-02-25

李国强(1968-),男(汉族),吉林松原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质找矿等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脆性道岔石英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一种零件制造过程工序脆性源评价方法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关于宽带石英滤波器配套谐振器的选用
考虑初始损伤的脆性疲劳损伤模型及验证
基于能量耗散的页岩脆性特征
严重楔状缺损石英纤维桩树脂修复临床分析
石英云母片岩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模拟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