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桐我有份回报社会的心意
2016-12-20殷贝
殷贝
“因为我是80后,我受到的传承就是爱、包容和理解。我个人不太关注于曝光度这些,我已经很感恩老天爷给我的一切了,所以我有这份心去回报社会,以我的知名度和号召力的微薄之力来号召大家去关注需要帮助的群体,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的人生意义。”——张桐
张桐是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演员,也许是源自他磁性的嗓音,也许是他待人接物的礼貌周到,或是源于他不同寻常的阅历,更或是源自他淡泊名利的真诚。一路走来,他都有迹可循,《亮剑》中勇敢无畏的魏和尚,为他奠定了演艺之路的里程碑;《闯关东中篇》中血性男儿宋天虎、《上阵父子兵》中性格直爽的乔群等,让他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如今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史诗大戏《绝命后卫师》,张桐再挑大梁饰演主角陈树湘。陈树湘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师长,他用精湛的演技将这位师长对党的忠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个角色,他感到既兴奋又忐忑,“接到《绝命后卫师》这部戏,我真的觉得特别兴奋,我特别想诠释一个有理有据的、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但同时也是特别的忐忑,不敢有任何纰漏,要对得起他们的在天之灵。”张桐说,他同时希望我们去关注这段历史,感受这群年轻的生命,并且根植于内心思考一下,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希望观众不要忘了在80年前也有一群年轻人,他们选择的是,为广大的群众甚至是广大的利益去牺牲自己,那么它可能是一个价值观的传播。”张桐说。
这些年,张桐用他的表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百变的角色背后也包含了他饱经风霜的人生。鲜花和掌声背后,他经历了不为人知的思索、纠结甚至是迷茫:“我之前工作太过于较真了,以至于身体和精神上已经透支到一定的地步,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当病情无法控制的时候,甚至想过结束生命。我基本属于戏痴,特别忍受不了工作中的糊弄和不负责任。我在那时候把工作看得太重要了,可能很多东西达不到内心的标准,所以无法自拔。”这个世界有很多不被关注的种子,都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开成了花,他最终成功走出抑郁症的牢笼。如同暴雨后的蔷薇,变得更加的通透,“人走到这个地步了,30多岁了,真的应该感恩一切了。我应该把视线放远、放宽。去寻找人生真正的意义。比如我看到很多弱势群体,还有些很不幸的家庭包括一些动物,这是真的需要大家的帮助和关注,我愿意带头大家去做公益,同时也找到了人生的另一个价值。”他感叹道。
在喧闹嘈杂的娱乐圈,他将一份淡泊的心归于沉静,安心淡然地做个纯粹的演员,去关注弱势群体。“因为我是80后,我受到的传承就是爱、包容和理解。我个人不太关注于曝光度这些,已经很感恩老天爷给我的一切了,所以我有这份心去回报社会。” 张桐说。
专访张桐
智慧型的人物更吸引我
Q:拍《绝命后卫师》有感到压力的地方吗?
A:我觉得主旋律的电视剧可以拍得特别好看,但令人诧异的是,有些场面特别恢宏但观众并不感兴趣,所以我觉得人物的呈现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重大革命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也是讲人的,那人性应该讲到哪一步,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又满足了我们精神上、思想价值观上的宣传,这是我特别有压力的地方。
Q:你怎么理解剧中信仰的力量?
A:一支全由闽西客家子弟组成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与数十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在掩护主力红军突破湘江的惨烈战斗中,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6000余人全军覆没,我觉得信仰的力量是根植于他们内心的坚强的意志品质,牺牲自我,保全大我,甚至是大我的力量高于一切。
Q:在拍摄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A:环境上,拍摄地位于南方,从多雨潮湿的3月到酷暑难耐的6月,每次拍完戏不是淋成落汤鸡就是汗流浃背。人已经达到脱水的状态了,每个人都觉得力气不够用。还有心态上,在拍到中期的时候我们就要拍到第三十四师最终的命运了,一个一个指战员的牺牲,让我们感觉到无能为力。分不清楚是在戏里面还是在戏外,感觉特别憋屈和想哭。
Q:你接戏的标准是什么?
A:没有说固定的标准,只要角色可以吸引我,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将他塑造成一个之前没有塑造的角色,或者说我能去塑造一个我很喜欢的内心世界,深层次走近人物内心。这个是我特别喜欢的。
Q:有没有特别想演的人物?
A:我特别想演复杂的角色。年轻的时候想演英雄,跟人家动刀动枪、血染沙场这类悲壮性人物,但我现在特别想演智慧型的人物。这个人物可能表面上弱不禁风,甚至他在某一方面是无力的、脆弱的,但是他在思想上是比较灵活的、多变的或者说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不是鲁莽的那种个性,是往智慧、深层次走一走的人物,这是我特别喜欢的。
Q:平时会特别关注慈善事业吗?
A:我特别关注慈善事业,每个月都要做3到5件慈善的事,我现在加入了一个组织。是在天使妈妈基金下的一个组织,这是个固定的组织,它们每一个月都会派专人去医院寻找一些孩子,可能是由于家庭的原因很不幸患上疾病的孩子,他们需要社会大众去帮忙,每个月我都会定期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