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政治体制的成因及发展研究

2016-12-20吕彦霖

青春岁月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文官皇权宦官

吕彦霖

【摘要】关于明朝的政治,学术中有诸多的说法,其中一种认为明朝能延续276年,与其特殊的政治制度是分不开的。为此,本文将针对明朝的政治制度,皇权的分配,及明朝内阁、宦官与皇帝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从个人角度探讨明朝的政治制度。

【关键词】明朝;政治体制

明朝的昌盛,自洪武、永乐之后。除了能出现明君圣主,还有权力的分散。实际上内阁、宦官、皇帝三者之间,就是将权力分割为三部分,从而让政治体系得以巩固。这个体系从最初的不全面,到了后期的渐渐完善,虽然不是完美,但是确实行之有效地保证了整个王朝的运作。否则沉迷炼丹的嘉靖皇帝,浪荡成性的正德皇帝,若是没有这套完整的体系,明朝应该早已在那时就发生了巨大的混乱。

纵观中国历史,明朝在封建王朝中,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创造了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等在历朝历史上都是成功的典范。对明朝的皇帝,也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毕竟在历史上,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朝代寥寥无几。

一、明朝内阁

明朝的内阁是丞相制度取消之后出现的产物,介于原本的丞相与皇帝之间,虽然内阁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制度,却给明朝的政治体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明朝内阁的起源

明朝是历史上正式废除相权制度的朝代,由于相权制度的废除,导致了明朝之后政治体制的形成。

皇权至高无上,说明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高的权力即皇权。然而皇帝毕竟只有一个人,也正因为是人,因此存在了身为“一个人”的局限性,皇帝势必没法处理所有的事情。于是就需要一个在皇帝之下的人,来帮助处理皇帝应该处理的事情,于是丞相制度顺理成章地出现。

一方面宰相的出现缓解了皇帝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丞相的出现,而让皇帝不得不分出自己的权力,于是形成了所谓的“相权”。那么对于分出了权力的皇帝自然是不乐意的,于是历史上皇权与相权的拉锯一直没有停止过。而相权的出现,也势必出现君主最忌惮的“权臣”,历史上权臣极多,例如:董卓、郭子仪、赵匡胤等等。

为了制约相权,君主动用了各种手段,例如将相权分散在几个人的手上,让相权难以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便有了几位丞相的出现。除了设置多位丞相,还可以频繁地更替丞相,避免让一个丞相在相位上呆的时间过长,为此也是保证绝对皇权的方式。从而达到一个皇权与相权的平衡点。

细究洪武年间的历史,有一点不难发现,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忌讳功臣和权贵的皇帝。开国元勋尽数死于各种开国之后的惨案,利用胡惟庸案,彻底终结了丞相制度。虽说丞相这个职位是没有了,但也因此出现了另外一个与丞相等同的职权,这个职权甚至更高于丞相的存在,那就是内阁。

明朝内阁的出现,是在建文四年。在内阁建立之初,内阁只是相当于皇帝的顾问,随着内阁出现的时间增长,内阁渐渐掌控了权力,在万历年间达到了巅峰。

2、明朝内阁的权力

这里不得不提到“票拟”与“批红”、及皇帝的诏旨是怎么出来的。明朝自明宣宗朱瞻基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奏疏都要先交由内阁,由内阁对奏疏内容进行整理,将意见写在小纸条上,然后贴于对应的奏疏上,再交由皇帝批示,这个过程被称为“票拟”。

皇帝接到奏疏后,一般要对奏疏内阁辅臣的意见进行“批红”,也就是是否同意辅臣的意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者是重批。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后,皇帝并不对所有的奏疏进行批红,只是批阅数本。剩下的则由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进行分批。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初年朱元璋是非常忌讳宦官干政的,于是在洪武年间,太监基本都不识字,并且根本没有机会识字。直到明宣宗朱瞻基设立“内书堂”(即所谓的宦官学校)后,明朝的宦官读书才成为了定制。并不能说宦官识字是一件坏事,毕竟在这一制度下,宦官也是好坏掺半的。

经过“批红”的奏疏转交内阁,此时内阁对批示的内容也就可以草拟诏旨发布了,但是这个过程中,若是内阁对皇帝的“批红”并不同意,则可以使用一个特殊的权力——封还奏疏,由皇帝重新“批红”。

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央权力形成了皇帝、内阁、宦官三方拉锯的情形。三方权力得以制衡,使得任何一方的权力都无法做到膨胀。可以说,虽然朱元璋取消了丞相制度,但是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阻拦的,没有了丞相,就会有取代丞相的存在。在这样一套完整的体系下,使得明朝得以延续。

3、明朝内阁的特点

由于历史的限制,明朝内阁虽然与皇权存在矛盾,但依然是屈服于皇权的。内阁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导致内阁权力不稳,内阁成员频频更换,造成政局不稳。内阁并没有真正地接收完整的丞相权力,导致原本应当由丞相直接管辖的六部权力得以完善。事实上,六部是可以不听从内阁政令的,这就导致了内阁与六部之间存在权力上的矛盾。内阁内部本身也矛盾重重,由于内阁阁臣的任用罢免的方式、阁臣之间权力的大小,均没有明确规定,同时首辅与次辅间权力悬殊,在天启皇帝以前一直无明确的职责分工,所以阁臣间争夺权势的斗争激烈,尤其是“嘉靖以来之首辅,莫不由倾轧排挤而得之”,如严嵩拉拢科道弹劾翟銮,使翟銮被“削籍为氓”;严嵩与夏言互相排挤,致夏言被弃市。

当然,总体来说,明朝的这套制度是相对完善的,但是就内阁本身而言,毕竟只是一个并没有得到成长的雏形。然而这套体制,在宦官的进入后形成了一个困局。

4、明朝内阁的发展

虽然明朝内阁最早出现在建文四年,然而正式成立却是在永乐皇帝继位后,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才算正式建立。内阁的建立并不能说明永乐皇帝是个民主的皇帝,只是因为永乐皇帝数次御驾亲征,分散了皇帝的精力,不得不需要一个“助手”。

而内阁建立之初,实际上也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并不是体制内的权力机构。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干涉。大约到了永乐中期后,内阁渐渐兼管六部尚书,才成为了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内阁制度到明宣宗年间,得以完善,这也与当时著名的“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内阁辅臣,当时还兼六部尚书等职务,因此内阁的权力加重。随后的成化、弘治年间,内阁已经发展为了可与皇权对抗的文官体系。再经发展,经过嘉靖和隆庆之后,文官集团形成了党派,进一步对明朝的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万历早期,内阁权力终于达到了顶峰。

内阁的发展,有效地限制了皇权的扩张,也因此出现了一个“名臣时代”。由明朝中晚期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之中有人才,皇帝也就不可能滥用皇权,甚至就算皇帝不上朝,整个国家也能依靠大臣和完整的政务流程而正常运转。这样的时期都是三方权力得以制衡的时代,然而并不是表示这样的制度是完美无缺的,毕竟内阁的形成,宦官的参政,给明朝的政治造成了不可否认的尖锐矛盾。

二、明朝宦官的势力

宦官势力活跃于整个中国的历史之中,很多人谈起中国的宦官,就会咬牙切齿。这群人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们或是好人或是坏人,正是这种特殊权力的干涉,对明朝的政治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明朝宦官的体制

明朝的宦官体制,主要为二十四衙门。所谓二十四衙门即:十二监、四司、八局。

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其中十二监中的司礼监是最为重要的,它是整个宦官系统中最高的权力机构。主要职权为:奏疏批红,传宣谕旨,总管所有宦官事务,兼顾一些重要的官职。

2、明朝宦官的权力由来

无论怎么说,明朝宦官的由来,都与文官势力的发展离不开关系。自从唐朝确立科举制度以来,千年的积累,已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上,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文官势力。文官们有自己的原则,虽然是为了帮助皇帝治理天下,但是文官对皇帝并不是百依百顺的。文官能管的事情很多,除了军国大事,皇帝的私生活也有要管的。皇帝,只是一个人,也有求人的时候,而大臣们不少都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指责皇帝行为不当的时候滔滔不绝,最好能惹得皇帝把自己痛打一顿,这样至少能青史留名。

总体来说,文官集团是明代政务上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是随着文官势力的发展,必然也会因为过于庞大而出现渐渐失控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宦官势力也就应运而生了。不过并不是说宦官的权力就无法限制,毕竟纵观明朝历史,并没有哪个宦官能真正做到独揽大权,肆意任免皇帝。在职责上,明朝的宦官更像是皇帝的“代理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虽然是写“批红”的太监,但也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在写“批红”。当然,在历史上总有那么几个例外的时期,这里暂不做详细的赘述。

正是由于文官集团的存在,皇帝需要找个帮手,于是就有了宦官权力的由来。明朝史上虽然有诸如王振、刘瑾、魏忠贤这样遗臭万年的太监,但宦官实际上并不全是坏人。归根结底,宦官只是皇帝用来管理大臣的一种方式,就算没有宦官势力,也许历史的发展也会出现其他的势力。在皇权问题上,最重要的便是平衡的制约。

在宦官加入这场权力的游戏之后,明朝便形成了三个势力,便是文官、宦官和皇帝,而这三种权力之中,只要有两方结合,便能达到制衡第三方的目的。

3、明朝宦官的特点

宦官始终只是“皇帝代理人”,始终不曾真正得到过军权,虽然十二监中的御马监掌兵符,但毕竟不是真正地得到军权,军权至始至终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因此不管宦官们手中权力如何,最终最大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欺上瞒下,迫害文官而已。

与内阁一样,宦官的权力始终还是依附皇权的,只是皇权的附庸。纵然有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人,最终当皇帝与文官站在同一条线上的时候,宦官实际上还是不堪一击的。所以宦官是否能独揽大权,关键还是取决于当时的皇帝是否默许这种行为。当皇帝不同意的时候,宦官就算是自称九千岁,权力也会被轻易瓦解。

4、宦官势力的发展

在明朝洪武年间,宦官是很不得志的。因为朱元璋忌惮宦官参政,并且刻意打压宦官集团。到了建文帝与永乐帝争权的时候,建文帝继承了前者的做法,所以让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有了可乘之机,他买通了宫中的宦官,以此作为对自己霸业的辅助。在这个时期,那些被朱棣买通的宦官间谍们在明朝历史上,开始崭露头角,也算是向权力跨出了第一步。毕竟若是朱棣能成功登基,那么皇帝犒赏功臣的时候,这些宦官也能分到一杯羹。

朱棣登基成为永乐帝后,为了监管大臣,一开始沿用洪武帝设立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然而实际上对于朱棣而言,锦衣卫虽然是他的直属特务机构,但是他本身对锦衣卫是不够信任的。为了管好锦衣卫,他需要一个监管特务的特务机构,于是设立了东厂。实际上,东厂的设立目的本来就不是光明正大的,随着东厂的权力越来越大,做的不光彩的事情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在历史上留下了无数的骂名,也是非常自然的。

永乐帝设立东厂后,宣德元年,在文官势力越来越强的时候,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宣德帝下令设立“内书堂”,宦官获得了读书的权力。明朝的宦官,多数都是不识字的文盲,宣德帝的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同情,因为在与文官的权力拉锯中,宣德帝需要“帮手”,而这个“帮手”不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宦官相对于文官,与皇帝更为亲近,毕竟朱元璋立国之后,陪伴皇储们成长的,多数都是宦官。皇帝首先想到利用官宦牵制文官,也是非常正常的。

不得不说,在明朝宦官的发展中,出现了四次宦官专权:即成化以前的王振专权、成化年间的汪直专权、武宗时期的刘瑾专权、熹宗时期的魏忠贤专权。当然这四次专权,都是出现在明朝混乱的年代,也是那个时期,宦官的势力达到顶峰。

三、明朝政治体制对其的影响

明朝的政治体系对其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概述如下:

1、经济

重农轻商的经济现象在明朝达到了顶峰,使得自宋以后自然发展而出的商业被抑制,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反而在某些时期,由于国家局面稳定,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明朝百姓的生活相对富裕。但是重农轻商的行为,却没有有效地解决流民问题,在明朝中后期,国家出现了大量的流民,流民的问题造成了国家的动荡。

由于发行银票并没有“储备金”的存在,导致明朝的银票实际上与废纸相当,通货膨胀现象非常严重,这是对国家经济造成困扰的重大原因。

2、文化

“八股取士”的出现,必然迫使天下读书之人只钻研四书五经,严重地限制了读书人的读书范畴,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使得文章趋于格式化,导致文章内容日趋空洞,也因此制造了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酸腐儒生。

但并不是说明朝的文士都是如此,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所提倡的“心学”就是明朝史上一个伟大的成就。王守仁继承陆九渊的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和朱熹的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的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而“心学”这一流派的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对朝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著名的名臣徐阶便是深受“心学”影响的其一例子。

3、科技

明朝科技的成就,一数郑和宝船这样的巨型舰队。在当时,郑和宝船的规模,绝对是世界领先的,是人类造船技术的宝贵经验结晶。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脍炙人口,有着光辉的成绩;二数明朝的“神机营”,它是当时非常先进的火器军队,火器储备量在明朝算是特出的了。

另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朱载堉的《律学新说》、潘季驯的《河防一览》、程大位的《算法统宗》等科学名著均出自明朝;明代人在徐光启“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的思想原则和“令彼三千年增修渐进之业,我岁月间拱受其成”的目标指引下,在明政府的组织支持下,对当时西方的数学工程等书籍进行有意识、有目标的大规模翻译。

【参考文献】

[1] 江荣海, 佟福玲.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及其展望[J]. 北京大学学报, 1999(3).

[2] 苏均炜. 大学士严嵩新论[M].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125-126.

[3] 王春瑜, 杜婉言. 明朝宦官[M].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

[4] 宛  华. 中华上下五千年[M].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

[5] 张  嵚. 明朝原来是这样·明枪暗箭争太子[M]. 现代出版社, 2014.

猜你喜欢

文官皇权宦官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后上官婉儿时代与冯道的历史世界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
天无二日国有二君
斗联话谐音
“宦官”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