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模特服装表演审美探析
2016-12-20徐群
徐群
【摘要】服装表演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本文论述了女性模特体形审美、站姿造型审美、步态审美以及表演中常见的毛病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服装模特;审美;探析
服装表演诞生于1845年左右,世界上真正初具规模的服装表演是1908年始于伦敦。此后,从商业目的出发,服装表演场面变得奢华,模特表演向专业化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服装的理论研究颇多,而把服装表演放置到美学领域予以分析研究的较少,特别是女姓模特是服装表演主力军,其审美追求体现了综合艺术的表演形式。
一、体形审美特征
修长优美的曲线是当代人对女姓服装模特审美标准。为了使观众更清晰地欣赏服装穿着效果及模特的表演,模特身高要高于普通人。东方女性模特大约在1.76~1.82m;头长与身体高比例为1:7至1:8。娇小的头型衬托模特更加修长优美,以肚脐为上下身分界点,女姓服装模特的下身高度与身体总高度比为0.618(黄金分割法)为最佳。
东方女模特的三围一般为:胸围(B)85cm左右,腰围(w)62cm左右,臀围(H)89cm左右;因三围的不同而形成的身体曲线是构成女姓形体美的重要因素,是展示服装的必要前提条件。
女姓模特儿的脸型多为瓜子脸,鹅蛋脸或长方脸。其五官并不一定要精美,而作用整体侧要协调、具有个性特征和独具魅力。女姓模特颈部应稍长,具挺技舒展,肩部宽应在40cm以上,以充分展示服装造型的悬垂效果。四肢要修长、起伏均匀,皮肤光滑,双臂与肩的交汇处应过度柔和。下肢修长挺直并富有力度,腓胀肌稍高,形状修长。手型长,手指纤细,圆润柔嫩。脚型端正,无内外八字。
二、站资造型审美
女姓服装模特体态最大的特点是形体的多面立体感,体现阿娜多姿的体型,多个角度塑造身体的“S”形,线形突出增强服装的立体感,强烈视角冲击力。
腰背“S”形的塑造。
女姓服装模特的后腰要求向前突出弯曲,腰背形成“S”形。这一审美要求是基于夸大视角效果,增强服饰的立体感。腰背“S”形的训练要领是沉肩、胸部高提、尽力收腹,后腰脊椎部向前发力,这个发力点形成腰背“S”形至关重要。横拧腰带动肩部移动使女性服装模特增加多个身体立体面,形成身体多个“S”形,女姓服装模特可恰当利用腰部横拧技巧增强服饰的表现力。
十二点位站姿:小八字位站立,左脚向正前方迈出,左脚脚掌内则着地,与右脚后跟对齐。外侧略微离地,微微向外则打开增加腿的延伸,左大腿向右腿靠,左膝弯曲掩住右腿膝盖。下肢形成“美人鱼”的鱼尾形,一个由腰部到臀部及脚的“S”形形成。三点位站姿:在左脚十二点位置站姿的基础上,左脚向左旁打开脚掌内侧着地,外侧稍翘起,脚尖向外侧延伸,膝盖放松,并向右腿内侧靠。
站姿中的腰部横拧:身体的四个点——两肩、两胯如在一个平面上,给观众的视觉效果非常死板。要增强立体感,腰部横拧是关键性。以左十二点站姿为例:左肩向左带动腰部左拧,这样腰部以下部分对着2点,形成另一个平面;这二个平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模特,模特身体又增加了一个旋转式的“S”型。身体线型更加富有立体感。最常用训练腰部横拧的方式是采用坐盘方式横拧腰。
胯部提、沉的立体感:胯部造型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主力腿的侧胯提,胯部到腰部、大腿形成又一个“S”型。同时,动力腿侧胯下沉内凹,胯部和腰部、大腿形成又一个“S”型。
模特造型要简洁:强调身体的支点,增强造型的力度;强调身体保持垂直向上的感觉,内紧外松;打破身体对称,形成多个“S”形增强立体感,同时保持平衡的状态。
三、步态审美特征
模特要有多种行走的姿式和步伐展示服装。许多服装表演教育专家提出了关于模特台步行走方法,朱焕良提出:“走台时双脚要在一条直线上行走;迈步时,出胯带动大腿,然后提膝,小腿带动脚,走出直线。前脚落地,脚尖正前,后腿随后向前跟进,身体重心随之转移。”国际名模提出“左腿屈膝向上抬起,膝盖内侧经与右膝内侧摩擦,同时左脚从后经旁绕到右脚前落地,即划出一个小半圈。”北京舞蹈学院服装表演专业教师林琳提出:“在行走过程中的发力,是后面腰部、后背、臀部上源的力量向前推动重心,使脚迈出去。迈脚的过程中,小腿相对来说要用力踢出去上步。”
模特每行走一步,腰、胯、大腿、膝、小腿、脚身体诸多部位都要参加运动过程。以左腿为例:(1)由左膝弯曲向右上方发力,导致抬大腿、小腿、脚踝。值得注意的是:左腿应紧贴右腿抬起,抬的幅度视服装款式而定。(2)当左腿不需要再上抬时,再上提左旁胯。右旁膀收回,同时左小腿伸直。由后腰脊椎部向前发力,推动整条左腿落地,与右脚在一条直线上,成为主力腿后左胯向左旁方向项出。左胯部顶出幅度大小,应视服装个性而定。由此,经过这一系列运动形成了左腰到胯及大腿的“S”形。
四、模特表演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1、培养肩背表现力的审美意识
肩背过于后夹,使后背脊椎处有明显的内凹,不能展示平滑柔美的背部曲线。模特背对追光,容易失去兴奋感,身体随之松懈,后肩背极易放松。重视后背肌群的训练,加强肩部的平展训练,使后肩背看起来挺拔但又不失柔合曲线。在训练中摄下模特肩背造型及背对观众走台的影像,分析其肩背的问题,使背对观众的身影更具感染力。
2、培养模特正确行走姿态的审美意识
模特行走姿态常见错误:头部往后,重心后仰;低头含胸行走,萎靡不振;端肩行走或上下颠簸,左右摇摆,过分摆动臂部和肩部,都是不良的姿态。在训练中加强芭蕾基础训练、顶书训练,模特身体才会轻盈流畅,内紧外松。
3、提高模特对音乐的审美意识
模特对音乐如节奏、风格充分理解把握,台步、造型亮相、转身、脸部表情与音乐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模特台步的快慢、动静姿态的变化,都需要从节奏对比中感受服装表演艺术的美感。模特在处理慢节奏音乐时,台步应轻,腰胯摆动应慢,表现高贵典雅气质;处理中速节奏时,台步应坚实,表现出挺拔,干练的气质;处理快节奏时,台步应活泼明快,表现出运动、时尚、狂野、劲爆的气质。
4、培养形神统一的审美意识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没有比人体更能激起富有感官的柔情了。”模特通过人体表现、准确把握服装的内涵、领悟服装设计师的服装设计意图,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做到形神统一,达到表演意境,帮助观众对服装的理解及风格的把握,模特应把自己“一分为二”。一半给服装,确定服装设计意图、表现意境;一半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将自己融化于服装设计的独特文化氛围中,发挥潜能,实现对服装表演的二度创作。表演即要有个性,又要达到艺术作品与魅力的统一,服装作品才具有强烈地震撼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名优秀的模特需要具备良好的身材、端正的五官、独特的气质、丰富的知识如:音乐、舞蹈、服装设计、摄影艺术、舞台灯光等;准确把握“服装感觉”和“舞台感觉”,熟悉服装潮流,精通服装所展示的形象的个性、气质;具有优秀的舞台表演技巧和较强的展示服装的能力。模特具备了这些能力和条件,才能把时装的美妙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徐宏力, 关志坤. 服装美学教程[M]. 上海: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2] 朱焕良. 时装表演教程[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