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供给侧改革这场攻坚战
2016-12-20
本刊记者综合整理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时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了一个热度极高的名词。那么,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
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人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产能过剩很严重。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
曾经的辉煌产业,如今已经变得千疮百孔。现在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举措,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所采取的四万亿刺激政策大相径庭,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度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说,现在从从前的扩大内需思路,转变为供给侧改革为主的思路。
煤炭行业、钢铁行业是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然而,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行业去产能面临着职工安置、债务处理、资产核销等重重挑战。如果要达到改革目标,将有数以百万计的员工面临着安置。
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中国“供给侧改革”更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滑。
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表现为增速下降、价格下跌、效益下滑等,但在根子上,是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所致,主要矛盾体现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化解矛盾的根本办法,在于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这场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去产能行动,或将压减煤炭产能10亿吨,钢铁产能2亿吨,安置职工以百万计。动静之大,影响之深,几可比肩上世纪末的国企改革。
供给侧改革该从那些方面发力
3月6日,两会进入第四天。那天的两场记者会特别引人关注,分别是由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举行的首场记者会。“供给侧改革”不约而同地成为两场记者会的主题,也成为当天人大、政协各组团讨论会上的热词。
供给侧改革该从哪些方面发力?国有企业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记者会上,记者问得犀利,嘉宾答得从容,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看来,供给侧发力主要是通过结构性改革,第一要调整结构,要关停一些企业;第二在于补短板,补短板必须创新。
2015年,中国游客向世界展示了在海外消费的强大能力,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高端产品消费达到1168亿美元,占全球高端消费品总量的46%,中国游客更是将“日本智能马桶盖”抢购到“断货”。需求侧到海外表现出“不差钱”,说明国内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变化。企业要想改变肥水流人外人田的局面,必须在产品的高端化、个性化上狠下功夫。正如厉以宁委员所说的,让产品更个性化,让服务业更人性化、柔性化,把品牌打到国外,把顾客留在国内。
国有企业该如何作为?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介绍,国企的改革已经展开,2016年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等领域牵头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振明则坦言,供给侧改革离不开技术革新,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不同客户和市场的需要。他认为,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企业转变商业模式提供了机会和手段。
在专家们看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有创新思维。要有更强的市场意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有更开阔的国际视野,既要大力发展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和贴近百姓生活的生活性服务业,又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开展跨境投资合作,提升配置资源的能力。
透过他们的解读可以看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调动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为企业创新提供“托底”,完善各项公共服务,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都用好,供给侧改革才能行稳致远。
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北京青年报》发表署名评论员文章指出,今年两会前后,“第二次下岗潮”成为会上会下出现频率颇高的热词。两会开幕之前,就有媒体预测称,随着供给侧改革的逐渐深入,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去产能进程必将进入实际推进阶段,随之将有高达180万人需要分流安置。于是,就有部分舆论开始猜测,中国是否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化解产能的过程面临企业重组,面临结构性失业,弄不好还可能带来社会震荡和不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社会冲击”、“结构性改革会导致结构性失业”……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社会各界也出现了不少声音。
在3月6日举行的两会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直接的回答:中国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奖补资金,重点用于“僵尸企业”职工安置。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则提出,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
徐绍史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再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扩大,劳动力流动速度加快等因素,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上仍然比较乐观。此外,国家针对大学生,失业、返乡农民工,困难企业中具备再就业能力的职工,困难地区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和确实有困难的就业人员等五类人准备了专门的支持政策,再加上就业信息网、职业培训网和社会保障安全网的支持,“对就业这个问题,我们要有信心。”
细分起来,不会出现下岗潮与对下岗工人进行妥善安置,甚至干脆由政府“养”起来,其实际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但综合上述各种说法和政策,可以看出政府为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所做的综合预案,即一方面在加速推进去产能的同时,尽快完成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更多再就业机会,减少下岗职工的实际数量。另一方面,对失去工作岗位又一时无法重新就业的下岗职工,政府提前做出财政安排,为其提供必要的失业救济,并为其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其尽快找到新的工作。其总的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尽量把下岗职工数量减到最少;尽量把下岗职工的实际损失减到最小;尽量把下岗职工的心理伤害和情绪反弹减到最小。
实际上,能不能达到上述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大职工对供给侧改革的态度,进而决定了进一步深化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决定了中国经济转型能否真正实现。如果不能得到大多数职工的支持,则不仅供给侧改革无法顺利推进,中国经济转型无法实现,甚至可能在社会情绪和舆论中,出现对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整体否定的声音,进而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如果说徐绍史表示中国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表达的是政府的决心和信心,那么更为客观的判断则是,今天的现实决定了中国不能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再次面临关键时刻,伴随而生的是巨大的挑战。两会传出的各种信息,充分表达出党和政府面对这一挑战的决心和信心。决心和信心的根本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深化改革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形成新的普遍共识和广泛支持。
工会界委员提出做好职工安置与就业工作5点建议
3月8日,全国政协工会界向大会提交了界别提案——《关于在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与就业工作的提案》,该提案有50多名委员共同联名,呼吁在去产能过程中注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案共提出5点建议:
尊重职工民主权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企业关停并转重大事项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提交职代会审议。坚持企业主体作用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细化措施方案,落实保障政策。国企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安置计划不完善、资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的职工安置方案,不得实施。
在兜底线、保基本上加大力度。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社保接续和转移,按规定落实好其社会保障待遇;坚持社会政策托底,对于确实缺乏就业竞争力的困难职工,有关部门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予以帮扶;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按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加大对化解产能过剩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安排,落实并用好专项奖补资金,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制定解决企业欠缴社保费和经济补偿金政策、社保接续政策等,降低企业社保费率,基金缺口由财政给予补贴。
拓宽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金使用渠道。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提高对化解产能过剩企业稳定岗位的补贴标准,搞好职工再就业培训,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扩大失业保险金列支范围,重点支持受影响企业职工在岗、转岗培训,提高企业转业转岗适应能力。
落实好职工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将化解产能过剩中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创业各项政策,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提供职业培训,开展创业指导和创业培训,落实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下岗失业人员以创业带动就业。做好再就业帮扶。
据了解,两会期间工会界别委员在分组讨论时话题也多围绕此内容。开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学委员建议,尽快制定出台配套政策,特别要细化补偿金和安置费标准,谨慎关停企业,尽量稳岗,多渠道帮助职工实现再就业等。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南烨实业董事长李建明委员则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出发,提出企业无论多困难,都应该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在职工安置问题上,除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也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发力,共担责任。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战略上我们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我们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五大任务”是五块硬骨头,阵痛不可避免,但是值得;阵痛可以承受,但切不可大意。处置“僵尸企业”会带来一些冲击,但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在甄别的基础上妥善处置,用今天的“小震”化解未来的“大震”,才能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据人民网《经济日报》《北京青年报》《湖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