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镜花缘》中唐敖的人物形象
2016-12-20张谷欣
张谷欣
摘要:《镜花缘》是清代李汝珍所著长篇小说,其前半本着重描写唐敖、多九公、林之洋三人游历海外的故事,后半本着重描写花神降世托生的百余位才女的日常游戏。本文由书中人物唐敖入手,对唐敖的人物形象进行探索。
关键词:李汝珍;《镜花缘》;唐敖结局;心理精神
《镜花缘》是清代李汝珍所著的一部白话传奇小说。小说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在海外游历,描写了许多奇风异俗、怪虫猛兽,描绘出一副精彩纷呈的异域图画;后半部则着重描写百位才女平日的才艺游戏。《镜花缘》的亮点集中在前半部分,景致风物描写惟妙惟肖,刻画出的几个重点人物的性格也是跃然纸上。其中“百花仙子”唐闺臣的父亲唐敖受梦神托付解救百花,是书中当之无愧的男主角。他的身上也寄托着作者李汝珍的理想追求。
一、唐敖其人
关于唐敖的身世,书中第七回说得很清楚:“这位唐秀才,名敖,表字以亭。祖籍岭南循州海丰郡河源县。”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正是武后废唐立周之际,武后专政,天下忠良敢怒不敢言。唐敖好友徐敬业、骆宾王拥兵反周,不幸事败。唐敖中了探花,却被人参了一本说他与徐、骆二人过从甚密,仍被降为秀才。唐敖自此在仕途上灰了心,恰逢妻舅林之洋要出海做生意,唐敖遂跟随出海。出海中,唐敖见到许多神异之事,并服食传说中能使凡人成仙的肉芝、朱草等物。后在小蓬莱仙岛大彻大悟,终于超脱凡尘而去。
唐敖这个名字是有其深意的,作者安排他姓唐,代表拥唐反周之意;唐敖名敖,音同遨游之遨,表示他秉性好游。另外,唐敖表字以亭,而书中预言百名才女登科的天榜正是出自泣红亭,亭中另有一段总论是“泣红亭主人”所书,这位泣红亭主人自然也是在暗喻唐敖了。唐敖帮助阴若花脱险后有所悟:“梦神所说十二名花,我到海外,处处留神,至今一无所见。惟所遇之女子,莫不以花木为名。今日忽然现出‘若花二字,莫非从此渐入佳境?”由此可见,唐敖“探花”之名也有作者的用意在其中,唐敖是寻花者、探花者,亦是护花者。
二、人物的心理精神
唐敖始终怀念故朝,在“镜花岭孝女寻亲”一节中,他曾书令女儿唐小山改名唐闺臣,阴若花这样评价:“按‘唐闺臣三字而论,大约姑夫因太后久已改唐为周,其意以为将来阿妹赴试,虽在伪周中了才女,其实乃唐朝闺中之臣,以明并不忘本之意。”唐敖不畏强权,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清高气节。
唐敖还是一个具有侠义精神的人。他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解救了不少女孩,慷慨地给予她们他所能提供的一切帮助,仗义疏财。这一点在“美人入海遭罗网”一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廉锦枫入海取海参救母,却不幸落入渔网。唐敖先是对渔翁好言相劝,劝说无果后拿了一百两银子为廉锦枫赎身。廉锦枫感激在心,下海杀了一只大蚌取出蚌珠答谢唐敖,唐敖却拜辞不受。类似的故事在《镜花缘》中还有很多。
然而,唐敖思想中最可贵的部分,或者说李汝珍《镜花缘》中熠熠生辉的部分,是唐敖的治世思想。这一部分内容通过他们的经历呈现。如书中第十一回——“观雅化闲游君子邦,慕仁风误入良臣府”,极尽赞美笔墨描绘了一幅“好让不争”行乐图。君子国这一片道德净土,正是作者与唐敖心中共同的乌托邦。
三、唐敖结局及唐敖结局的用意
第四十回中,唐敖经过海岛小蓬莱,入岛后一去不返。多九公、林之洋等人寻找无果,后在石碑上发现题诗:“逐浪随波几度秋,此身幸未付东流。今朝才到源头处,岂肯操舟复出游!”并在诗后题道:“某年月日,因返小蓬莱旧馆,谢绝世人,特题二十八字,唐敖偶识。”唐敖的结局,便是弃绝红尘,羽化成仙。
至于李汝珍为何要安排这样的结局,含义是多方面的,我们都知道唐敖是作者自身的影射。而李汝珍本人学问渊博,只因不擅阿谀奉承,始终没有谋到像样的官职,他在仕途上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与唐敖的命运何其相似。面对被扼杀的理想,唐敖选择了隐遁,而李汝珍选择用半生心血写就《镜花缘》一书。另外,唐敖结局也是作者对理想国的向往,仙岛小蓬莱是唐敖选择的隐匿之地,第四十七回说小蓬莱:“水秀山清,无穷美景,琼台玉洞,金殿瑶池,那派清幽景象,竟是别有洞天。”唐敖求功名不得,却能够超脱凡尘,在此青山绿水中逍遥一生,这正是他所能得到的最好结局。
四、结语
《镜花缘》成书于嘉庆二十三年,彼时中国闭关锁国,一个封建国家的命运正在拉开序幕。而李汝珍作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并未被时代拘束。这样的一个社会,如唐敖一般的人没有出路,尽管他一腔孤勇,敢于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外洋,敢于在小蓬莱一去不返,但他依然不能够改变一个封建社会从深处一点点腐朽的命运,这是他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所有有识之士共同的不幸。所幸如今,唐敖的故事能带给读者警示与共鸣。
参考文献:
[1] (清)李汝珍著,锦文标点.镜花缘[M].长沙:岳麓书社,1998.
[2] 胡适.胡适文存二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4] 黄芮.从孟紫芝形象看《镜花缘》的女性意识[J].汉中:西昌学院学报,2016(01).
[5] 顾建新,刘媛媛.略论《镜花缘》中多九公的形象[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