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自己引爆的电子书

2016-12-20浅草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帕特森恐怖电影钟面

浅草

人人都有一个犯贱的毛病,那就是对轻松得来的东西总是不加珍惜,而对需要通过冒险、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东西倒是印象深刻,趋之若鹜。所以法国哲学家帕斯卡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的一切不幸皆因为他们不愿意好好地呆在家里。”

随着现代社会普遍的安逸,现实中可供我们玩心跳的事情少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虚幻中寻求刺激。这些年来恐怖电影、惊悚游戏的流行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恐怖电影看多了,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特写镜头会经常出现:画面上出现一个钟面,时间进入倒计时,只要秒针指到某个点,定时炸弹就要引爆。看着那个“嘀嗒嘀嗒”跳动的钟面,想到可能的结局,真让人毛骨悚然——炸弹固然恐怖,但真正让我们血液中肾上腺素飙升的,还是钟表所制造的紧张气氛。当然,最后炸弹总是适时地被拆除,或者压根儿就是一枚哑弹,于是大家虚惊一场。可是经这番折腾之后,情节反而深深印进我们脑子里了,这正是导演所要达到的目的。

这个特写的倒计时画面——不,不如说策略——被美国恐怖小说家詹姆斯·帕特森所采用。詹姆斯·帕特森被誉为美国惊悚推理小说天王,他的小说节奏明快,悬疑性贯穿全局,令人一展阅就无法掩卷而息。现在,他把小说里的惊悚氛围直接应用到读者身上。在他新近出版的一本小说中,他就为读者配备了一只倒计时的钟表。钟表只走24小时,当你开始读的时候,倒计时开始。24小时后,当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向零时,小说就“嘭”地一声引爆。为此,你要么赶在它引爆前读完它;要么没读完,书中惊险的情节让你的心一辈子悬在那里——最后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到底如何呢?

不过,你别误会了。并不是说你若买了帕特森的书,他就会附赠你一块瑞士表,或者帕特森在他的书中暗藏了定时炸弹——那帕特森就不是恐怖小说家,而是恐怖主义小说家了。这里说的书、钟表和炸弹都并非实体,而是指电子书、电子钟表和电子炸弹。所以请放心,即使小说没读完就引爆了,也伤不到你的皮肉。这些电子书仅在作者的官方网站上出售,限售1000本,而且只能在网上阅读。当你购买了一本他的电子书,在紧张阅读的时候,还可以随时观察其他购买者的阅读进度。这其实又增添了一重紧张气氛。譬如,当你看到你网上的同伴只剩最后1分钟了,却还有20页没看,岂不要为他干着急?

也许是嫌这个主意不够刺激,帕特森最后还真地造了一本会爆炸的实体书,专售给他的某位愿意花大钱的粉丝。这位读者需要支付294034美元才能买到此书,或者不如说是服务——因为掏了这么多钱之后,他将坐飞机到某个秘密地点,领到此书,当场阅读。然后,不论他是24小时内读完,还是没读完书本就引爆了,他都有机会与帕特森先生共餐一次。书中的实体炸弹其实也是像鞭炮一样只吓唬一下人,没有危险的。

帕特森的营销策略事实上引出了一个老话题,即如何在读者的阅读体验中,植入某些能唤起激烈情感的元素。激烈的情感在生理上往往与肾上腺素的飙升相伴。这种激素水平的升高,不仅让我们心跳加快,还会在心理上让我们强烈地依附于某个人或某种事物。

数年前一项研究表明,当受试者需要经过一座摇摇晃晃、非常危险的铁索桥才能与心上人相会时,此后他会觉得心上人的魅力要远远超过那些能轻易得手的女人。其实一些游戏商早就懂得人类的这种犯贱心理,所以他们设计游戏的时候,刺激是最重要的一条标准。

帕特森的点子很不错吧?如果你是个下载狂(即没日没夜地从网上下载各种资料,然后下载完了什么都不看的人),我相信你一定会在帕特森的书自动引爆之前就把它读完的。

猜你喜欢

帕特森恐怖电影钟面
为什么有人喜欢看恐怖片
正确的钟面时间
短信感动“亡父”
短信感动“亡父”
“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城”:论威廉斯抒情史诗《帕特森》中城与人的隐喻
“逆转”
这个极简的壁钟,连钟面都省去了
看镜面上的时间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