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德育课教学评价方法的不足与评价
2016-12-20殷珍
殷珍
摘 要在当今社会,德育课在各个学校中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构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正确道德观念的建立以及爱国主义情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思想素质等问题。显而易见,德育课所包含的知识、所涉及的学科、所具有的功能、所担负的任务都是不容忽视的。随着近几年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固有的德育课教学评价方法也出现许多的不足,从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德育课的教学质量,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以及青少年的自我发展。毫无疑问,建立一个适合当代教学体制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本文主要从现行的德育课教学评价方法的不足和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行德育课;教学方法评价;不足与评价
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德育课,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哲学、经济、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方式。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对于德育课教学评价方法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可行的理论体系,在全新的教育体系下已暴露出了许多的不足。
1 教学评价过于目的化,重结果,轻过程。
近几年来,各类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都出现了一个十分尴尬局面,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从而降低了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教育制度下,考试形式只通过最后的笔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现行的德育课教学评价方法中,无法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长时间的评价,而将一段时期的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的评价方法缺少评判的科学性,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影响课程的质量,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出现问题,使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都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死记硬背中,虽然暂时得到了高分,却无法实质性的提高自身的思修道德水平,反而会降低整体的教学质量,大大降低了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德育课过程性的评价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德育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给予学生更大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2 德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单一,内容传统。
在现行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对于德育教学成果的评价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现在的德育课堂教学中,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成了观众,大部分的教师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个体的主导性,教师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承受者,教师也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讲书本上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只强调的重难点问题。其实不然,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下,采用知识点形式的评价体系,将书本上的内容作为考核学生的学习德育课程的唯一方法,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也无法切实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了德育教学灌输的内容越多,效果越差的局面。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方法下,轻视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反而为了提高分数而对书上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德育课程,与学校开设德育课程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丧失了原本的意义。
德育课程应该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人身修养进行提高,而不是对书本上的一些名词与理论进行死记硬背,无法结合生活实际对这些理论进行运用是现行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造成的一个最大弊端。在传统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中,过于重视片面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应该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身的道德素质也作为德育课程教学成果的评价标准。
3 过分注重考试分数,忽视了本质评价。
在大部分学校的德育课程中,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老师和学生都过于重视课程分数,而忽视了德育课程最初的目的和意义,对于学生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视而不见。最终的考核方式只看量化的分数,不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想道德修养。量化的分数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课程考核的标准,在能力范围内保证了考核的公平性,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实际能力是无法以量化的分数方式来衡量的。德育课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等内隐的素质是无法单以最后的笔试考试分数来衡量的。量化的评价方法由于德育课程的教育长期性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长期以分数来评价德育课程的教学成果,会造成学生忽视不易量化的内容,过于重视表面上的东西反而放弃了本质的内容。在之后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中,应该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化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整体道德素质,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4 结语
现行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曲解了老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最初德育课程的目的背道而驰。只有及时地更新德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增强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抛弃过去只重分数的错误理念,以及形式主义与实用主义,才能够促进当代德育教育评价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彭隆辉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改革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论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广阳.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作者单位
淮安区开放大学江苏省淮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淮安市 22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