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2016-12-20马连平
马连平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对地理课普遍不重视、新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当等问题导致的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象,结合本人教学经验,从导入、教学设计、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是通过学生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的达到程度来衡量的,而并不因课堂气氛活跃而成功,也不因老师讲解太多而失败。对于地理这样一门接近生活,应用广泛但又不被学生重视的学科,如何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取最大限度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呢?
1 导入新颖,有的放矢。
我们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电视剧,如果开头就索然无味,那我们肯定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了。教学时也要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带领他们积极走入你的课堂。因此,上课开始时,千万不可例行公事,说“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页,我们开始学习……”,而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知识的探索过程,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比如讲《宇宙中的地球》这节,我是通过一个谜语导入的,谜面是:“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辰全容纳,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无左右和上下”,同学们听到这个谜语后马上活跃起来,很快猜出谜底是宇宙,同时也对宇宙的神秘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有了继续听下去的欲望。
2 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我认为,作为老师,其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自己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拨开层层迷雾,最终走向光明,否则就会让学生在云里雾里迷失方向。另外,学习知识要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让学生知道你现在在讲什么,接下来又会讲什么。尤其是对于地理的自然地理部分,理论性很强,一定要逻辑清晰。比如讲《全球气候变化》这节,首先通过各种数据及资料呈现出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然后分析全球气候为什么变暖了,气候变暖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自然就会引出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知道了原因再想措施,就比较容易了,而且也有针对性。
3 活用教材,大胆删减。
高一地理必修二、三的教材中引用了大量案例,如果按部就班地一个个分析这些案例,首先时间不允许你个个都分析透彻到位;其次有些案例揭示的内容是重复的,没有必要个个都讲;再次有些案例选择的未必适合本地区的学生。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结合各种版本的教材,对案例进行适当取舍,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另外,适当选取乡土地理案例,即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活学活用的快乐。如在讲《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这节时,在分析完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后,可选择乡土材料,如宁夏可拿出石嘴山市煤炭工业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分析其与鲁尔区的相似之处,分析鲁尔区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并为石嘴山的振兴提出对策。这样做既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4 精心准备,适当铺垫。
高中地理的很多内容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者生活常识,而我们的学生往往因缺乏这些知识而影响了他们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求老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生缺少的知识储备要适当铺垫。比如讲《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节时,讲到工业部门按投入的主导要素不同可分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我们往往会认为这些概念很好理解,可是当我们问到“电解铝、集成电路、精密仪表、制糖工业等分别属于哪一类工业”时,学生往往会张冠李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缺乏对这些工业部门的工艺流程的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为学生补上这部分缺失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方法多样,引起注意。
一些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但讲课时却得不到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不善于随机应变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到某一对象上去,它对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指出:“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想方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加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在一节课中,很难让学生每一分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如果教师一堂课始终如一地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很快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以外,因此,为了防止学生产生疲劳感,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大脑经常处于兴奋状态,防止注意力的分散或转移。
6 巧设问题,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是否会撞击出思想的火花,是否会进入教学的高潮,是否能展开有效的合作、讨论与探究,是否能实现生成与发展,关键都在有效提问上。一节课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提问要有计划,要能把握好时机。提问在当问之处,才利于使问题的作用最大化。在课堂教学中,若能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则能起到“妙笔生花”、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石焱.课堂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J].石油教育,2006(03).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夏区 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