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思考

2016-12-20张自华徐小坤李洲阳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曲靖市云南省课文

张自华++徐小坤++李洲阳

摘 要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但也有一些实验教学的先行者,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以供方家参考批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大体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施行应试教育的策略。虽然有部分学校走在前面,先行进行实验教学,但实验终归实验,到目前为止还有产生良好的可普及开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应该回到小学语文本身,从小学语文自身出发,去思考小学语文的教学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必定要一概否定的,里面自有它的优点;同时,可以吸收一些先行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

小学语文的施教对象是小学生,大都是年纪相对较小的儿童,居于这种特殊情况,小学语文的一切教学设计都应该从儿童角度出发。教师须有儿童的视角,须尽量去理解儿童的情感,进入儿童的世界中,去了解儿童的需要与信息。与儿童一同快乐与悲伤,一同思考与想象,站在儿童的立场,这样才能教好他们,从而教好小学语文。本文旨对当下小学语文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究。

1 科学是小学语文的出发点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就具备了它的科学性。语文的学科性质中,含有两种特性,一个是它含有语言性质,一个是它含有文学性质。二者虽有共通之处,但不完全相同。在大学的学术研究当中,文学和语言学也是截然分开的学科,二者是不相含混的两个方向。而在小学语文当中,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平衡,二者不可偏废,应该相辅相成。如果偏向文学的话,那么学生的语言能力可能不能相应地提高,最终导致空疏;如果偏向语言的话,那么学生对语文的掌握以及对语文的感觉与灵性将会受到抑制,最终导致枯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着两方面的差别,举重若轻,做好二者的平衡。语言是一门极其基础的科学,遣词造句的能力事关日后与人交谈、写应用文、写学术论文等等,词汇、语法这些基础常识都是语言性质中的必备知识,所以得从小学语文抓起,否则即使文学性再强,也会错字连篇、病句百出。但是如果只重视语言科学,就会丧失人文的性质,文学是对生活、对内心、对未来世界的感受,小学语文就应该培养学生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体验生活,将生活充实化、扩大化,这是文学才能办得到的。所以语文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语言性质和文学性质要获得平衡。

2 乐趣是走进语文的大门

不得不说,语文是一门极其有趣的科目。相比于数学和英语,数学相对单调了许多,没有像语文那么丰富;英语则相对有隔膜,没有像语文那么直接,可以从自身的文化与生活去认知、去体验。语文可以让我们走进两千年前的世界,去看看那时候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语文可以让我们走进太平洋的对岸,去看看西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语文还可以通过想象,让我们看到别人心中的未来。语文可以是很有乐趣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大抵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讲完课文,布置一下作业就结束了。这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作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来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有专家研究,儿童其实都是有表演欲望的。应该将儿童的表演欲望激发出来,通过让学生演绎课文里的故事,让他们在快乐当中了解课文,掌握课文。快乐学习是学习的一种高境界,学习的同时能获得快乐,这就满足了儿童好玩的天性,让他们保持有持续学习的动力。既发挥了语文的丰富性,又能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所以说乐趣是走进语文的一扇门。

3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未来的课堂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一点提到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其实就是为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适合未来教学的。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了解到学生真正的需求,掌握学生的信息,从而对症下药地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地进行教育工作。小学生有小学生的视角,小学生有小学生的思维,我们不应该以大人的角度去评判儿童。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而不是教师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地方,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所。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学习,就自然有了学习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从而获取更多知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4 学以致用是小学语文的目的

学以致用是小学语文的目的,这个“用”不单单是语文知识的运用,还包括在通过语文学习获得一种性情的熏陶以及道德上的提升。一方面,我们现阶段暂时不可能摆脱传统的教育思维,就是应试教育。所以我们依然需要培养学生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让他们拥有基本的答题能力,以便在日后能升上好的中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只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的目的,否则就会违背学习语文的初衷。语文和数学、英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语文能够通过它本身的文学性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道德心。我们知道,儿童正处于关键的成长期,小学的六年正是一个人从懵懵懂懂的儿童向青少年发展,这时节他的性情与道德都需要得到培养。而语文正是能够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关于语文学科的目的性,我们可以从这方面进行切入,不仅仅只是将语文知识运用于考试升学当中,更要将语文融入生活,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听话和说话(第三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濮坤.推敲是一种境界[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01) .

作者简介

张自华(1972-),男,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大学专科学历。现供职于云南省曲靖师范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徐小坤(1961-),男,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现为云南省曲靖师范师宗班普师专业中师。

李洲阳(1968-),男,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现为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专科。

作者单位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丹凤小学 云南省曲靖市 655700

猜你喜欢

曲靖市云南省课文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背课文的小偷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福建会馆今景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背课文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