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构图 魅力音乐
2016-12-20尹林飞
尹林飞
音乐是较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人将自己的感情,生活的画面情境搁置在具有抽象艺术色彩的声音中,听者要通过“听其声”来“察其情”“观其色”。“情”自然是具体的感情或感情氛围,通过音符旋律的起转变化,可以营造出来,我们通过听也能很好地进行把握。而“色”包含色彩、场面、情境,普遍是用视觉的感官来感受的,这种音乐场景的直接呈现,可以帮助欣赏者更好地理解音乐,辅佐传达出的声音更准确地理解感情。但单纯地通过听,通过对抽象化声音的捕捉,是很难破解与此音乐相关的图像,这也包括具有歌词的音乐,如果不是天生具有惊人的联想及想象力,音乐对学生来说只是十分高雅且难以消化,甚至是一知半解的艺术。由此,对于高中音乐教师来说,要从问题的关键突破,看到音乐构图对音乐艺术理解的辅助作用,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活灵活现的音乐构图呈现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弥补学生对音乐声音方面理解的不足,并音画结合,让学生尽情体验一次视听盛宴,课堂效率得以有效提高。不仅如此,溢美的课堂,迎合学生倾向于美的情感,使其得以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音乐的欣赏之中。
一、识其乐,先以构图识其人
俗话说:“文如其人”,音乐也富有人的某种性格基因,“乐如其人”也再恰当不过。音乐是从人心底流溢出来的艺术形式,人通过对音符敏锐的感知,独特的排列、整合、驾驭,才创造出音乐。这里的敏锐是乐感的一个导向,换句话说,人不会对事事关心,也不会在任何一种物质上获得灵光,所遇必须先符合创作者的人格气质,然后由创作者任意打磨雕刻,最终形成具有个性化特点的音乐艺术。简而言之,“景语皆情语”,但并不是一切景都会被创作者用来拟情,创作者只负责用敏锐的观察感知能被自己所用的事物,并应用这事物去塑形,塑成各种形式的艺术品,包括有关声音的艺术——音乐。因此,一切艺术的感情气质归根结底都是由创作者决定的。这一点,更明确了“文如其人”乃至“乐如其人”的合理性。因此,欣赏音乐,必先认识创作音乐的人。以人为参照,音乐是客观性质的,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了解创作者。这里所说的创作者只是单纯地指创作音乐的人,不同于音乐创作背景,但与音乐创作背景有某种共通性,都可被构图。有些教师单纯地以为,认识创作者可以用语言一带而过,但有时语言是苍白的,无法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创作者,而图景却全然不同。在图景的巨大魔力下,学生更像是在与创作者进行无言的,只关乎表情的沟通。所以,欣赏音乐之前,必须让学生先识人,而识人必以构图方式呈现为最佳。
例如在讲解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首曲子灵感产生的源泉,教师可先让学生认识贝多芬,从人物的气质性格进入其所创作的音乐之中。换而言之,以其敏锐之思兴起的源头来追究艺术生成的源头。在这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贝多芬的人物肖像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相面”,“说一说,面对贝多芬的面容,你能看出他的什么性格,或者读出他所思所想”。这是一个令学生脑洞大开的问题,学生专注地看着贝多芬这一人物肖像,好像在与其进行表情对话,络腮胡子、眉头紧锁、过颈长发、迷离眼神,艺术家的气质体现淋漓,学生从中看到他对艺术的忠贞追求。这是第一张图,了解贝多芬这一人物,然后,教师分别为学生呈现贝多芬的故居、贝多芬生前用的最后一架钢琴、贝多芬的墓地等图片,让学生对贝多芬有进一步了解。此外,还有一些常人无法比拟的自身遭遇,这些遭遇往往是成就一个伟大音乐家的关键力量,教师要重点来谈,并辅以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了解关于贝多芬本人,给学生一种与贝多芬近在咫尺的感觉,而不是将贝多芬用传说的方式体现出来,拉开与学生的距离。
二、识其乐,先以构图解其背景
艺术的产生既有必然因素,也具偶然性。必然性体现在创作者的自身气质以及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偶然性则体现在一个使艺术得以成长为艺术的一个契机。换句话说,便是孕育艺术,使艺术横空出世的创作背景。艺术创作时,需要这种背景亲临现场,在艺术的欣赏中,也需要这种背景亲临现场。用语言呈现的创作背景只能被当做一个故事或传奇,使欣赏者无法将其与艺术作品联系。所以,在高中音乐赏析中,学生尽可能避开苍白语言对创作背景的呈现,要以图景的方式进行,让彼刻在此刻上演,让一切陈述有效。对于音乐的创作背景来说,它具有双重属性,即个体性及社会性。个体性是创作者自身的亲历,带有独特的个人气息;而社会性,则是创作者将自己与社会命运紧紧维系起来,将社会背景作为大的创作背景,针对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独特情感,而是整个人类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总是被融进大智大爱。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之下,教师引导学生按图索骥,探究到藏匿于音乐最深处的道德情感。而且,教师要将这种创作背景立体化,加强感染力,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情感价值。
以《国际歌》为例,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原歌词由欧仁·鲍狄埃所作,曲由皮埃尔·狄盖特所谱,这首关于无产阶级的战歌流传很广,迅速被译成许多语言。它主要讴歌了“巴黎公社”中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关于这一歌曲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利用影像配演说的形式将这段历史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理解一些词条,如普鲁士、法国政府、国民自卫军、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巴黎公社、五月流血周,并把这些词条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历史事实影像,让学生理解其间的阶级对立、善恶等关系,以及巴黎公社与《国际歌》产生的关系。即1871年5月28日,法国凡尔赛反动军队攻陷了代表着无产阶级政权的巴黎公社的最后一个堡垒,革命失败,反动政府实施大屠杀,面对这场白色恐怖,法国诗人、巴黎公社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奋笔疾书,写下了《国际歌》这一气吞山河的歌词。由于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所作,该歌曲被赋予了庄严、雄浑、悲壮、激昂的曲风,而且深沉、悲壮中透着光明,尤其最后以高潮结束,气势宏大,更加表明共产主义为理想而奋斗到底的决心。画面构图配上音乐更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每一感情的变调中冲浪,获得真实的感受。
三、识其乐,以构图掘其意境
在远古时代,音乐就与诗共处一个身体,音乐是用声音体现的诗,具有诗的某种特性,如“意”和“境”的同体二元化。顾名思义,“意”是音乐富有的感情,“境”则是音乐中所取的景。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为体现情而服务,此外,景也赋予音乐某些美感,包括旋律的美感、画面的美感。在解读音乐之“意”之前,必先对音乐的“境”做一番象征破解,而涉及“境”就必须呈现音乐的构图。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将“意”和“境”统筹在音乐音符的跳动中,音乐对人生社会及自我抽象化的体现形式成为学生解读艺术的最大障碍。因此,面对欣赏能力有限的学生,教师可以将音乐的听觉效果“翻译”成视觉效果,让音乐的意通过境体现出来,让意与境合奏起音乐的旋律之美。
以《彩云追月》为例,这首管弦乐借用弹拨乐器的轻巧节奏,低音乐器拨弦、吊钹的空旷音色,营造一幅浩瀚星空的魅力景象。乐曲第一二部分重点抒情和谐圆润、浑然天成,更加表现了夜空的旷远开阔,神秘莫测。第三部分借用乐器间的应答,营造了云追月的场景,忽上忽下、一进一退,意趣横生、情态逼真,使整首乐曲赋予生机活力,完美地诠释了彩云追月的画面。为了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教师可借场景进入乐曲,在境中取意,在意中深刻认识乐。
音乐虽然是声音层面的艺术,但却深藏着真切可视的面目,这一面目便是音乐所能呈现出的图景,教师要懂得挖掘,将音乐这一有关声音的抽象艺术具体化,让学生从活灵活现的构图进入到音乐的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