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十岁感悟断舍离山下英子教你如何不痛苦

2016-12-20王炘珏

海外星云 2016年22期
关键词:断舍半生杂物

王炘珏

你一定听过“断舍离”收纳整理术,但这三个字,可不只有“丢掉杂物”这么简单,

而是山下英子这位家庭主妇,耗尽半生领悟出来的生命法则。

三个字,让她从黑暗中重新走了出来,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断舍离”是近年日本传到中国台湾最有名的流行语,这种“减法概念”的整理术,不只让你丢掉杂物,还能整理人生。2009年至今,“断舍离”系列出版逾30本书,总销售量破300万本。

掀起全球“断舍离”热潮的作者,曾是寻常家庭主妇的山下英子,短发干练,总是一身素雅套装,举手投足散发名媛贵妇的气质。

简单三个字,藏着多少泪水?山下英子又是怎么单靠这三个字,从人生的悲剧中走出来,还带着全球300万读者,把这套哲学发挥在生活各层面?

大学时期的瑜伽启蒙

运用印度哲理,职场、减肥都搞定

断舍离,源自印度瑜伽中的断行、舍行、离行,意思是要人们切断欲望、舍弃执着,学会放下,自在生活。早在就读日本早稻田大学时期,山下就透过学习瑜伽接触了断舍离之道,“希望日子过得惬意舒适,没有什么不对!”她轻松解释核心精神,但要懂得将自己不要的、令自己不愉快的环节去掉,腾出余裕去享受,这趟过程,却得经过反复思考与自我检视。

山下把印度古老哲理,应用在现代人经常遇到的职场、人际、夫妻关系,甚至是减肥难题上,并导入哲学辩证的深度,重新检视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来说,她将“时间轴”带进整理过程中,认为人们无法舍弃不必要的物品,就是担心“有一天会派上用场”、“未来可能会想要使用”,然而这个想法,却是用“过去”的囤积去设想“未来”,反而造成“现在”的困扰,也局限了未来的可能。

丢掉不必要的物品,就如同整理自己的过去一般,唯有厘清过去与现在的关系,才能看见未来。山下英子走过了人生大半辈子,才领悟出这番道理,也因此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山下出生在东京,家中成员有父母及一个长她六岁的姐姐。“我的母亲是一个性格非常强烈的人。”她说,母亲对金钱及物品非常执着,家里总是堆满东西;若与脾气不好的父亲吵架,也会抱怨一整天,最后全家吵成一团。

躲进婚姻逃避现实

母亲强势、婆媳问题, 差点压垮她

“年轻时的我,只想逃离母亲的束缚。”山下回忆当时,是一种看似贴合着断舍离的情绪,而婚姻,就成了她的逃避出口,没想到,婆媳相处也出问题。“婆婆是那种人……家里每个成员的生活作息,都要在她的掌握之中。”极度贴心造成极度压力,山下每天都处在担心婆媳关系恶化的焦虑中。

“那时我还不理解,问题不在于家、不在婆婆,而在于我当时太依附别人而活,只在乎别人的眼光。”如今,山下可以云淡风轻地直指问题核心,但在婚后不久的1990年,日本迈入“失落的10年”,社会氛围悲观凝重,36岁的山下,也因极度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健康。她严重掉发,瘦成皮包骨,经检查,还发现白血球急速减少。“当时我真的到了极限,甚至觉得会这样死去。”

她毅然决定,宁可背着不孝的骂名,也要与丈夫搬离婆家。“再一次,我又逃离另一个母亲,却仍没有解决问题。”山下说,断舍离的必要修鍊,是“充分品尝断去、舍弃、离开的痛苦”,但无论是离开母亲或婆家,都只是纯粹的逃避心态,这样的断,不是断。

真正的体悟,是在她离开婆家之后才开始;一连串“充分品尝断舍离痛苦”的考验,先是来自于从小一起成长的姐姐罹癌过世。山下感叹,姐姐的女儿有性别认同障碍问题,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姐姐难以接受,心理压力造成癌症恶化,早早离开人世,“没有多久,她的女儿、我的外甥女,也因为压力而选择轻生,跟着走了。”

“不能互相接受,是因为没有抛下成见。”山下这才体悟,不只是对事物,人与人之间也充满应该断舍离的包袱。

但接下来的几年,情势却不容她深入细想,父亲与公公相继去世,母亲与婆婆则是罹患癌症,需要她的长期照护。同时,丈夫的身体也出现问题,她必须在丈夫经营的公司帮忙。山下透露,当时“就象是被困在看不见出口的隧道一般无助。”

一个人的寺庙修行

体悟为自己而活,放下无用的包袱

这样的生活,山下过了10年,也一直在检视自己的人生,为何这么“衰”?她不断在满足他人的期待之间取舍拿捏。2001年,她独自一人到山中寺庙修行,她说:“当时僧侣只给我一套僧服,然后我才发现,原来我需要的东西,竟是如此之少。”

点点滴滴的取舍、拿捏、自省,逐渐汇聚,在她心中形成了一套哲理系统,“那是在47岁那年,我终于领悟,是自己的过去阻碍了我的未来。”山下决定,接下来的每一天都要为了自己而活,她要放下所有不必要的包袱。

大学时代就听过的瑜伽哲理,经过生命中极端情境的淬鍊,终于再次成为山下的指南针。她辞掉丈夫公司的工作,腾出自我实现的空间;她把生命中第一个被她“断舍离”的母亲接回家中,毕竟,当年的断,不是断,现在的山下,已学会如何与固执的母亲相处。

半生考验重见光明

自创“杂物管理师”,关心更多人

“重见光明时,我都快50岁了。”她自我解嘲,但是,这半生的考验,也都是悟出断舍离的粮食。她笑着说:“这毕竟是急不得的,断舍离的真谛,在于必须彻底理解并接受。”

整理完自己,山下也有能力关心更多人。她开始将这半生的体悟,精炼成断舍离哲学。起初,她只是邀请附近的主妇们,在家中客厅分享讨论,经口耳相传,想找她取经的人越来越多,授课的场地也越来越大,她当时甚至自创“杂物管理咨询师”的特殊职业。

后来,有人请她到日本各地开讲,邀约越来越多。经过无数的讲座,山下认为自己对这套哲学的思考已经成熟,2009年便下笔写出“断舍离”系列的第一本书,隔年即获选日本年度流行语大奖;两年后,《断舍离》再版39次,她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事实上,“断舍离”三个字已是一个注册商标,山下即是商标拥有人。

“断舍离并不是规则,更不需要严格执行!”山下解释,“我喜欢把断舍离比做是乐器。”实践断舍离,绝不是要你一步登天,而且没有任何人能马上做到。“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做不到而气馁。”她再次强调,断舍离的实践永远都不会停歇,你可以不断地思考、让步、调整,藉由过程的反复,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晰。毕竟,她自己也是花了半生时间,才幡然体悟。

生命中的快乐与苦痛总是环环相扣,断舍离,就是让你更从容面对一切的工具,切断、舍弃、离开。山下提醒:“人生就像搭上一部空间有限的列车,抵达终点站时,又有多少行李能陪你到最后?既是有限,更应该好好选择不是吗?”?笏(摘自台湾《今周刊》)(编辑/小美)

猜你喜欢

断舍半生杂物
今天,你断舍离了吗?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巧帮妈妈“断舍离”
一体式顶杂物盒设计策略
心语
您还会坚持“断舍离”吗
80抒怀
理发
杂物窒息
丢、丢、丢,丢东西Let’s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