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老鼠在中国

2016-12-20邵文菁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35期
关键词:卡通画米老鼠漫画家

邵文菁

“卡通画这名词,在中国只有十年以下的历史。但是,大概没有一个爱看电影的人不知道华德·狄斯耐的《米老鼠》吧?”

1937年,17岁的张爱玲发表了《论卡通画之前途》,她预言并坚信卡通画在将来有美好的前景。那时,年轻的米老鼠红遍美国后又风靡全球。

启发了中国漫画家

1930年1月13日,迪士尼正式推出米老鼠卡通连环画。与此同时,米老鼠连环画也被中国的杂志引进。如《滑稽画报》和《滑稽世界》两本专刊连环画的杂志,都长年转载过米老鼠系列连环画。

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年代里,上海的影院、画报充斥着米老鼠、大力水手、蜜司蓓蒂蒲等舶来卡通形象,这深深刺激了本土漫画家,也给了他们启发。

漫画家黄尧不满外国人污辱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想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决心创造出一个纯国产化的漫画人物来抗衡外来漫画角色。正是由于这样的动机,黄尧塑造一个代表典型中国式幽默,又可给儿童们带来快乐的漫画主角——“牛鼻子”。他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实和‘强干的国家,若创造出一个可爱的典型人物,不是也可以表现出我们国家‘坚实的精神和我们国家每一国民‘强干的国民性吗?”黄尧本想与万氏兄弟合作将牛鼻子搬上银幕,与“米老鼠”“唐老鸭”一较高下,可因抗战爆发,未能实现。

米老鼠教育意义的提炼

米老鼠漫画及电影并无文字脚本,因此在儿童杂志中常常出现文字中穿插少量插图叙述故事的形式。这些文字化的改编摒弃了直白、诙谐的图画,大大降低了漫画本身的趣味性,然而却有助于故事教育意义的提炼。

1947年,三联书店在上海出版了女翻译家凌山翻译的《米老鼠开报馆》,全书开篇有一段《译者的话》:

小朋友:

……这是一本连环图画。你若看够荒唐迷信的小人书,正不妨拿这本米老鼠的故事来换换口味。

你可不要瞧不起米老鼠啊!他的办报,并非为了赚钱;却要打倒贪官污吏和流氓地痞呢。

咱们中国若要强盛,使大多数人安居乐业,非真实行民主不可。若要真实行民主,我们大家一定得有米老鼠这种勇气和见识才行啊。

这段话中透露出明显的政治教育意味,教育小朋友要向米老鼠学习,为实现民主而努力。

揭露这一时期社会弊病

作为一个美国籍的角色,且还是个老鼠形象,米老鼠常常出现在中国的讽刺漫画中,扮演美国来的“洋大人”,揭露这一时期社会弊病。

《儿童世界》在1948年连载了一部“山寨米老鼠”的连环画——《米老鼠游上海》,由著名儿童插图画家邢舜田执笔。后来脍炙人口的儿童故事《猴子捞月亮》《三只蝴蝶》都出自邢舜田之手。

在这部连环画中,米老鼠是一位颇有社会声望的美国佬。通过他在上海居住时期的见闻,折射出上海社会崇洋媚外、官员贪腐、贫富悬殊的普遍现象。比如第一期《米老鼠游上海》,讲述了米老鼠刚登上十六铺码头时,一群本地老鼠代表前来迎接。米老鼠惊讶上海居然有如此多的老鼠,而本地老鼠代表解释说,因为上海富贵妇人喜爱猫皮大衣,所以上海就没有猫来捉老鼠了。同时也借用米老鼠“美国籍”的身份,凸显出他身上种族歧视、金钱至上的思想。

米老鼠还在《现世报》上遇见过叶浅予的“王先生”。图下文字解释为:“外国米老鼠,拜望王先生,口大鼻头高,像点啥个腔。老王一看见,吓得无处响,叫声密司脱,请你勿打棚。鄙人胆子小,急得眼泪汪,老鼠不答应,就此一巴掌。呜呼王先生,主张不抵抗,生活吃不消,顿时见阎王。”王先生这个上海土财主见到米老鼠为代表的洋人时那卑躬屈膝的样子表现无遗。当然这类漫画还远不止这些。

(摘自《档案春秋》)

猜你喜欢

卡通画米老鼠漫画家
2018年上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2018年上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2018年上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呆呆和朵朵(24)
呆呆和朵朵(23)
83岁的米老鼠
米老鼠拼地毯
妈妈撕碎了我做的“米老鼠”风筝
创造米老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