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助业让贫困家庭走出贫困之境

2016-12-20李怡霏

关爱明天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关工委技能

本刊记者 李怡霏

精准助业让贫困家庭走出贫困之境

本刊记者 李怡霏

2015年9月,四川省委常委会议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要求,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做好中心城市、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改进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6年,四川省关工委深化了“五失”青少年的关爱帮扶工作,重点开展爱心助孤、爱心助业、爱心帮教等“两助一帮行动”。要求各地市州在爱心助业方面,配合劳动人事和教育部门,对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关爱元贞职业培训学校文化课现场

培训一人,脱贫一家

谈到四川省关工委的爱心助业,要从2011年开办的四川关爱就业技能培训学校说起。这所学校的建成源于一个爱心项目——四川贫困农村青年就业技能培训项目。该项目由省关工委和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共同发起,项目计划逐步对省内农村贫困初、高中毕业青年进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这些青年能掌握一门技能,为其推荐一份工作,使其和家庭实现脱贫的愿望。

该项目由四川关爱元贞职业培训学校承接,在组建过程中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建设厅、省质监局、省物价局、团省委等相关部门,以及龙泉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学校引进了先进的模拟操作系统,经验丰富、技能高超的教师团队,首期培训100人,开展工程机械的操作和维护修理专业。学校为学生准备了包括牙膏、毛巾、脸盆、校服在内的全部生活用品,并购买了意外保险,学生在校期间每人1万元的培训费由省关工委和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支付,学生全程零费用接受培训,并由发起单位尽量为学生联系推荐工作。

“我家地处偏僻山区,上有年逾七旬的爷爷婆婆,爷爷患肝硬化八年之久,每年用去药费两万多元,婆婆也体弱多病,妈妈又患甲亢病十年之久,现已失去劳动能力,常年吃药,每年耗费一万多元。还有姐姐现已上大学,家庭只能靠爸爸一人打工维持生计,再无法送我读书了。”这是来自巴中枣林乡的学员熊鑫。

“我全家共9个人,其中2个全劳动力、2个大骨节病人、2个学生、1个婴儿、1个老人、1个残疾病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采集药材,粮食作物有青稞和土豆。”这是来自阿坝州河支乡的学员勒尔华。

“我父母都是聋哑人,均为乡上低保户。我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想学一门技术养家糊口。”这是来自绵阳市意安村的学员唐超。

学校招收的学员都是各地推荐的家境贫困学生,大部分来自革命老区、贫困农村,就像其中一个学员所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不怕吃苦,能掌握一门技术,就能撑起一个家庭的担子。”

截至2015年,学校已培训来自全省各地农村贫困学员711人,开设了挖掘驾驶、装载机驾驶、叉车驾驶、工程机械维修、焊工及汽车维修美容等科目的培训,多家单位为674名学员安排了工作,就业率达到了95%。这些学员就业后的工资普遍在2000元以上,有的达到了4000元以上。有些学员由于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很快得到单位的重视和培养,逐步成为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这些学员的生活和家庭己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绝大多数已经脱离困境,走向小康。有的学员已在成都等城市结婚安家,成功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跨越和转变。学校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惠及了这些贫困青年,达到了预期效果。

由于工作职能和任务的调整与转移,2015年底送走最后一批学员之后,四川关爱元贞职业培训学校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在总结会上,四川省关工委名誉主任谢世杰表示:“2014年中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可以说,四川农村贫困青年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帮扶模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鉴于此,我们觉得四川关爱元贞职业培训学校的使命已经完成。”

2016年,宜宾市开展“五失”青少年一对一帮扶活动,其中失业青年是宜宾市关工委重要工作之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在经过考察和讨论之后,4月至6月,宜宾市关工委和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第一期青年就业技能培训班。结合当前就业需要,这次培训开设了电子技术运用和市场营销两个专业。培训有78人结业,当时已有一半学员与知名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毕业典礼上,电子技术专业2班的李丽利学员说:“这次培训让我明白,我们目前的知识储备还远远达不到行业的要求,需要不断对我们的知识进行充电,我思考的是,如何将我们的所学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今年的“助业”行动中,宜宾市兴文县选送了12个乡镇、13名贫困家庭的青年参加市关工委举办的“助业”培训班。通过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合格10人。现在已有5人在广东省、1人在江苏省就业。兴文县各乡镇还组织贫困家庭青年开展种植猕猴桃、方竹笋、红高粱、矮晚柚、富硒水稻,养牛、猪、乌骨鸡,发展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等技术技能培训,共计126期,有5760人次参加培训,为农村贫困家庭提高致富能力。

拯救“两后生”

眉山市关工委对于当地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事实失业”问题做过详细调研,认为部分“两后生”表现为不自信、不自立,自身学历低、技能不足但择业期望值过高或个别好逸恶劳。

当关工委人员去彭溪镇一村上调研时发现,村中一户陈姓家庭中有一个典型的“两后生”。这家的女儿小陈为初中毕业之后一直在家待业,因为没有上班早早就结了婚,婚后照样呆在家中不愿工作。小陈丝毫不体谅年迈双亲的辛苦,家中农活也不做,每天的生活就是睡到中午起床吃饭,下午看电视玩电脑,日复一日,父母拿她没有办法。她对外出务工既要求待遇好又要轻松,高不成低不就,完全就是一位“啃老族”。

据眉山市农村2015年“两后生”“事实失业”问题抽样调研报告显示,心里不健康、职业技能培训宣传力度不够、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这三点是农村“两后生”待业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此,眉山市关工委通过实行以下几点措施来解决问题: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农村技能培训网络;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培训条件;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眉山市关工委发现,农村除了“两后生”问题,还存在一些有创业意愿但缺乏资金的农村青年,为了给他们提供资金扶持,眉山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与邮储银行合作,于2014年创新建立了青年创业担保基金,以1∶5放大贷款模式启动了“贷动青春助推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三年来投入资金300万元,已发放贷款2035万元,帮扶171名农村有志青年创业。东坡区首创贷款项目+基地建设+YBC导师辅导模式,为青年创业助力。

青神县创业青年吴冲,通过“贷动青春”小额担保贷款办起了“小吴土鸡”家庭农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淘宝网上开设“眉山小吴土鸡”销售系统,实现网上营销和传统线下营销双通道运行的新型营销模式,收到显著效果。在市关工委、共青团眉山市委、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共同举办的“青春眉山,创赢未来”首届青年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进入10强。

学科技奔小康

雅安市汉源县皇木镇红花村海拔2000多米,是汉源县53个贫困村之一,该县为促进该村青年脱贫致富,减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从2011年开始,县关工委老科技专家通过调研论证、现场考察,决定帮助他们发展奶牛养殖,在该地建成奶牛养殖基地。“这个基地通过帮助建立绿色发展科技示范基地带动青年农民创业,提高了青年农民的素质和脱贫致富的本领。”汉源县关工委人员表示,这个基地的成立让这个贫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截至目前,县关工委聘请教授、专家和省市县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及关工委退休老专家为基地举办奶牛养殖培训班五十多期,培训1500多人次。

为保证项目实现绿色发展,还专门指导养牛农户把牛粪和牛尿变废为宝,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和卖给专业户种植蔬菜、葡萄,将牛尿通过引道集中到山茅坑作肥料,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环境。该项目从2014年投产至今,每年给当地带来500多万元的增收,实现了全村青年脱贫致富,近两年巳有50多名在外地打工的青年返回家乡到基地务工。

村中有户刘姓人家,一家三兄妹都在外打工,家里只留下85岁高龄的老父亲孤单守候着。自从了解到奶牛养殖基地可以解决家庭收入问题时,三兄妹毅然回家加入奶牛养殖队伍,现在虽然才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三兄妹每月的收入已经上万,足以养活家人,又可以陪在老父亲身边。子孙同堂也让老人家感慨万千,经常抹着泪说:“感谢政府,让我真正老有所依,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红花村奶牛养殖基地建成以来接待外地农村青年2000多人次,为其他地方的农村青年学科技、奔小康起到了示范作用。

雅安市红花村奶牛养殖场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关工委技能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劳动技能up up!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画唇技能轻松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