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涌潮地区新型桩式丁坝施工工法的探讨

2016-12-20何国玮

小水电 2016年6期
关键词:丁坝板桩石塘

何国玮

(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



强涌潮地区新型桩式丁坝施工工法的探讨

何国玮

(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

强涌潮地区由于强大的潮汐能而使水下施工与一般江河相比,无论在工艺的选择上还是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上,都具有其特殊性。由于国内并无可参考的成熟方案,需要边试验边完善,继而在不断完善中形成了国家级工法——强涌潮地区新型桩式丁坝施工工法。结合该工法,对新型桩式丁坝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以期为类似施工环境的水利、航道工程提供借鉴。图2幅。

强涌潮;丁坝;板桩;施工工法

1 概 述

钱塘江、亚马孙河、恒河并称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作为强涌潮河流在中国的代表,钱塘江的水文特点为:河口受自东海经杭州湾传入的潮波影响,每日两次涨落,属非正规半日潮性质。河口段潮位、潮差由于受径流丰枯、河道地形、气象等因素影响,年内和年际变化均较大。每年7~10月台风期,常受台风暴潮影响,如与天文大潮相遇,将形成异常高潮。

钱塘江滩地以抛石、淤泥、粉质粘土夹粉土、淤泥质粘土、粉砂等为主,板桩施工点应尽可能避开抛石区,并挖除块石。

2 桩式丁坝的发展及结构特点

为削减涌潮对钱塘江两岸海塘的影响,实现保塘固堤的目标,多年来,政府部门一直在组织实施丁坝工程。由于传统的斜坡式堆石丁坝易于损毁,且潮位一直居高不下,施工条件不具备,工程宕延多年。因此,2002年开始试验桩式丁坝,采用“短丁坝窄间距”的方案,将坝长与坝距的比值调整为1∶3左右。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总结,解决了丁坝护岸的难题,至2009年基本完成各座丁坝。

钱塘江桩式丁坝的结构特点为:丁坝坝长50 m或70 m,由坝身、坝根、坝头组成。坝根上、下游沿条石塘坦水外口打钢筋混凝土板桩护脚,并用帽梁连接。坝身下游侧为密排板桩(长11 m),坝头板桩(长18 m)间隔布置,坝身、坝根与坝头的板桩均用帽梁连成整体(见图1)。

3 丁坝施工的特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3.1 施工的特点

抢潮作业。施工期须避开高潮位,选择枯水期的低潮位施工,以降低施工难度、延长作业时间,减少潮水对建筑物的破坏。

3.2 施工的难点

(1)涌潮巨大的冲击力和毁坏性,使得在江中作业险象环生。

(2)涌潮巨大的破坏性,使得已建和在建工程的保护也成为一个难题。

(3)在江中作业的时间安排也尤为关键。

(4)如何在保护明清鱼鳞石塘的前提下,机械设备安全、顺利下江,如何开展作业也是关键。

(5)河滩上块石散布,特别是在一些已毁丁坝附近,抛石分布杂乱无章,给桩式丁坝的施工带来额外的挑战。

图1 桩式丁坝平面布置

(6)粉砂土摩擦力较大,在打桩至地基深处时常常会遇到较大的阻力,采用常规施工工艺往往难以为继。

3.3 解决方案

(1)避潮作业,赶潮施工,在潮起潮落的间隙,加快施工进度,形成潮起人机退、潮落人机进的作业模式。

(2)选择枯水期的秋冬季节,利用低潮位的时间段,延长作业时间、减少安全风险、降低作业难度。

(3)做好已完工程的保护和加固工作,提高新建筑的抗冲击能力,如加强模板的支撑,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掺加速凝剂。

(4)沿鱼鳞石塘从上游往下游堆填下江道路,表层采用混凝土砌块石、混凝土护面等保护,防止道路被冲毁;施工便道与板桩作业循环作业,层层推进,道路作为板桩的作业平台,板桩为道路提供掩护。在工程完工后,下江道路和施工便道予以拆除,恢复江河原貌。

(5)板桩作业区尽量避开老丁坝,在沉桩前尽可能地挖除块石,在遇到孤石时可采用冲抓钻进行清基。

(6)为了减少桩身与土体的摩擦力,在下部密实粉砂土层,先在桩位附近50 cm左右用打桩机打拔φ219无缝管,在管内配2支高压水枪伸入至下部粉砂层面进行水冲,使下部粉砂层扩散液化后通过管道向上溢出。

4 丁坝板桩的施工工艺

4.1 施工工艺原理

江河上的丁坝板桩施工一般有打桩船打桩法和排架打桩法,由于强涌潮河口打桩船作业时间短、费用高并且由于船身晃动的缘故,桩的质量难以控制;而排架法由于事先打设的排架桩与预制板桩的部分位置重合,因此两种方案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本工法采用抢潮作业,在退潮时间段内作业,涨潮前做好已完工程的保护。施工时利用下江道路下江作业,板桩施打与道路修筑循环渐进,即填筑一段道路向前打一段板桩,道路作为板桩运输通道与板桩施工机械作业的平台,而板桩又作为道路的保护屏障。板桩施打采用振动沉桩法,以适宜当地粉砂土滩地的地质条件。

4.2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所示(见图2)。

图2 施工工艺流程

4.3 操作要点

(1)下江道路及施工便道施工

由于强涌潮河口潮水巨大的冲击力,而钱塘江岸为明清鱼鳞石塘文物,因此下江道路及丁坝施工便道的修筑就显得尤为关键;不仅要做到防潮裹挟,而且还不能破坏鱼鳞石塘,为此下江道路采用如下方案:沿石塘边线从上游往下游抛填块石,形成下江坡道,坡道与滩涂形成迎潮夹角,以减少涌潮的冲击力,夹角的大小以满足机械下江为前提,角度尽可能大。为防止下江道路被潮水冲毁,填筑石料的块径尽可能大,迎潮面需采用浆砌或混凝土砌块石护面,临江侧用2m2以上的装石钢筋笼理抛,路面用C15混凝土砌块石护面。江中作业便道采用石碴填筑,铺筑在丁坝范围内,路面与板桩同时施工,循环渐进,交替前行。施工结束后,整个道路系统予以拆除。

(2)板桩就位

板桩由平板车从预制场运至塘顶,由20 t汽车吊在塘顶把板桩吊至塘下平台,再用20 t以上履带吊转驳、运输板桩至作业点。平放的板桩末段处位置放枕木,以提高板桩放置的稳定和端正,有利于下一步机械夹桩工作。

(3)吊运喂桩

在板桩吊至下平台后,首先利用油压振动机的液压钳夹住板桩,然后用人工套好保险绳(φ17钢丝绳),液压钳钳牢板桩后将板桩提起,行进至施工位置,人工扶桩就位。

(4)板桩定位

板桩定位采用油压振动机与人工扶桩相结合的措施,轴线控制由测量人员通过布置于塘顶的经纬仪进行指挥,控制好间距及垂直度后进行沉桩。

(5)板桩施打

板桩定位完成后,即开动油压振动机振动开关,从低档到高档逐步加强振动频率,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控制板桩施打的下沉速度。施工时需加强观测板桩的垂直度及偏移,及时纠偏。板桩施打时按先下游再上游的施工顺序,以保护施工道路。

(6)板桩连系梁混凝土施工

板桩沉放完后将桩顶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处理,而后按立模、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养护的工艺流程作业。为了作业安全及延长作业时间,丁坝的施工季节选择在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中上旬的枯水期,连系梁作业时避开月初与月中的大潮汛,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潮水退去后立即进行抢潮作业,确保作业安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要掺加适量的速凝剂,促使表面混凝土尽早凝结,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冲刷能力。

(7)下江道路及施工便道施工拆除

拆除采用1 m3反铲挖掘机装5 t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

5 丁坝板桩沉桩的几个注意点

(1)丁坝板桩沉桩施工整体采用进占法,从坝根向坝头进占,按先下游后上游的作业顺序。

(2)在地基较为软弱的河滩,板桩定位结束后,油压振动机用低档进行振沉;在施打过程中,严格控制板桩的下沉速度,均匀下沉。

(3)在遇到地基较为复杂或土基较为密实时,用低档进行振沉,减慢施打速度,等板桩沉入滩涂1.5 m以上后,逐步增强振动频率,直到板桩施打到位。

(4)当板桩沉入地下仅余1.5 m在地上时,取下板桩保险绳;施打至设计高程以上50 cm左右时停止振动;在坝身、坝头板桩全部施工打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沉桩,逐一把板桩施打到位。

(5)对密实粉砂土层采用水力辅冲法。具体为:先在桩位附近50 cm左右用打桩机打拔φ219无缝管,穿透块石层和粉质粘土层,再用2支高压水枪通过φ219无缝管伸至桩底粉砂层面进行水力冲沉,使下部粉砂层扩散液化后通过管道溢出;同时振沉板桩,挤占底部空隙,最终施打到位。

6 应用说明

本工法是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外购的前提下,只针对板桩插打及钢筋混凝土联系梁现浇进行的总结,不涉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浇筑的施工内容。本工法基于国家级工法的阐述,但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总结与探究。

7 结 语

该工法解决了强涌潮地区桩式丁坝施工的众多难题,适应当地水文和地质条件,具有投入成本低,操作简便;能适应强涌潮作业,保证工程的安全实施;能有效保护明清鱼鳞石塘文物;能在强潮涌中保证工程质量等多项优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责任编辑 吴 昊

2016-10-12

何国玮(197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E_mail:495019649@qq.com

猜你喜欢

丁坝板桩石塘
预应力混凝土板桩-冠梁协同支护作用机理
新型高分子聚合物板桩结构分析
河道防洪治理工程丁坝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板桩入土深度计算方法探讨
水力冲沉板桩在钱塘江堤防工程中的应用
山区河流上下双丁坝回流区水沙特性浅探
Старинный приморский город
考虑水流紊动的丁坝下游回流区水流挟沙力研究
3种非淹没双体丁坝作用尺度划分准则及比较
铅山县石塘古镇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