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饱和油藏存在气顶的可能性探讨
2016-12-20李卓林
李卓林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7)
不饱和油藏存在气顶的可能性探讨
李卓林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7)
通过油藏流体物性实验及带气顶稠油油藏特征研究,明确了M油田的流体性质及油藏特征,从而建立稠油氧化带模式,确定该油藏为带气顶、底水的不饱和特稠油油藏。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油水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油藏边缘形成了类似壳体的氧化带,其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并具有封隔作用,使原油氧化产生的伴生气难以回溶到地层原油中,在一定的储盖条件下形成气顶。该研究成果打破常规流体分析的思路,明确了油藏流体特征,可为油藏开发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
特稠油;氧化带;饱和压力;气油比;油藏特征;辽东湾地区
0 引 言
渤海某油田(下称M油田)是典型的特稠油油藏,勘探评价过程未取得合格的地下含气原油样品,故对原油性质认识不清。
通过对国内外诸多类似稠油油藏的深入研究,结合M油田具有底水的特点,最终确定M油田的油藏类型为带气顶、底水的特稠油油藏。在原油稠化成藏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封隔作用的壳状氧化带,从而阻断了气顶中天然气向原油的回溶。这一观点深入了对M油田地层原油性质的认识,同时为油田的开发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1 M油田流体取样概况
M油田位于辽东湾地区辽西低凸起南端东斜坡带,油藏埋深为1 200 m,地层温度为49.5 ℃,地层压力为11.4 MPa,在区域中属于正常温压系统,目标储层为馆陶组。
1993至2013年,完钻3口探井兼评价井,落实了含油构造,分别进行了天然气、原油的流体取样。通过对取样过程记录及化验结果分析,最终确定该油田脱气油和天然气性质(表1、2)。M油田原油黏度大,第1、2口井测试时没有持续稳定的冷采产能,直到第3口井测试过程注入热流体才取得比较充足的流体样品,同时进行了原油黏温曲线测试、特殊岩心实验等研究。
表1 M油田脱气原油分析数据
表2 M油田天然气分析数据
由表1可知,原油属特稠油范围。其中,含硫量与含蜡量均较低[1],但胶质、沥青质含量较高,凝固点高,若不进行加热,难以流动。这与测试过程的表现一致。
由表2可知,M油田天然气中氮气浓度含量较高,远大于周围油田水平。氮气含量的突然增加,说明此油田气顶的天然气极有可能是稠油被氧化后的产物[2-3]。此外,通过计算,M油田稠油干燥系数高达207,参考前人研究[4-5]的分类标准,也可说明此油田气顶的天然气可能为稠油生物降解的产物。
2 地层原油高压物性分析
由于M油田没有取到合格的PVT原油样品,因此,类比溶解气油比进行地下样品复配,从而测试原油的高压物性。
2.1 气油比
M油田地层原油黏度大、流动性差,在冷采测试失败后,采用注多元热流体方法测试产能。测试结果表明,因测试过程时间短,井口产出气体为温度较高的混合气(汽),因此,未成功计量气油比。
此前,有学者研究发现[6],脱气原油黏度与气油比之间符合式(1),即原油的溶解气油比与脱气原油黏度的自然对数呈线性规律。
GOR=Alnμo+B
(1)
式中:GOR为地层温度下原油的溶解气油比,m3/m3;μo为地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的黏度,mPa·s;A为斜率;B为截距。
收集中国陆上40个稠油油样高压物性数据[7],通过回归实际数据点(图1),确定式(1)中的系数A、B。
GOR=-5.063lnμo+58.3
(2)
上述规律表明,溶解气油比越小,脱气原油黏度越大,可以从原油的组分组成来解释这个现象。原油黏度大,主要有2种原因:一方面是原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胶质、沥青质;另一方面是原油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高碳数石蜡族烃。这2类原油组成均难以溶解较多的天然气,因而高黏度原油的气油比一般较小。
图1 陆地40个稠油油田脱气原油黏度与溶解气油比关系
将M油田脱气原油黏度(19 624 mPa·s)代入式(2),可计算出M油田溶解气油比约为8.3 m3/m3。
2.2 饱和压力和地下原油黏度
取M油田脱气原油样品及邻近油田相似性质的天然气样品,在地层压力、温度条件下配置模拟油,通过室内实验测试模拟油的饱和压力、黏度等参数(表3)。
表3 M油田模拟地层原油高压物性实验结果
2.3 油藏类型不确定性分析
室内实验测试M油田原油气油比为8.5 m3/m3时,地层原油黏度约为10 491 mPa·s。根据已开发稠油油田初期冷采测试经验,此黏度下稠油很难在孔隙中流动,这与M油田在冷采条件下无自然稳定油流的试采结果相吻合。另外,地面原油性质分析中的胶质、沥青质含量高,会造成原油黏度增加,气油比较低,说明气油比取值的合理性,也证明了饱和压力计算的准确性。
根据教科书的定义[8],在原始地层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原油中溶解了最大量天然气的油藏称为饱和油藏。因此,若某油藏存在气顶,则理论上该油藏为饱和油藏,且饱和压力与地层压力相等。M油田是存在气顶的油藏,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之差高达7.63 MPa。这与经典油藏工程理论和经验的认识均有不符,需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3 不饱和油藏存在气顶的可能性探讨
3.1 相似油藏案例
为了对上述矛盾给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对国内外稠油油藏全面的调研发现,国内外均存在类似案例。
辽河油田是国内最典型的稠油油田,其中辽河断陷冷东地区、欢喜岭油田上台阶稠油油藏、辽河曙一区杜84、杜239块馆陶组超稠油油藏、欢623块馆陶组特稠油油藏等均属于带气顶却不饱和的稠油油藏。研究[9]认为,此类油藏的形成大多是因为:原油在成藏过程受水的影响发生稠化,生成大量的胶质、沥青质。这类油藏大多受岩性控制,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10]。
北海B油田也存在相似的油藏(图2)。由图2可知,油水界面处生物降解发生最剧烈,降解的伴生气在油水界面生成,一部分伴生气向上溢出封闭性差的盖层[11-12],另一部分伴生气在盖层条件良好的高部位形成气顶。
图2 北海B油田油藏稠油氧化过程示意图
图3为B油田气顶分布示意图,图3a中紫色轮廓表示油田区域,红色轮廓圈出含气区域,图3b中东部红色高亮区域为含气的强地震响应,图3c中绿线为解释的油藏顶部轮廓,实际构造可能比地震显示的更加凹凸不平。对原油PVT样品进行测试,地下原油黏度为1 500 mPa·s,且饱和压力远低于地层压力。针对此现象,进行了天然气在脱气原油中溶解能力的验证实验。在生产过程取得的气体样品中,95%以上为甲烷成分,因此,用甲烷代替天然气进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将甲烷再回溶到该油田脱气原油中,需施加的压力约为35.00 MPa,远远超过地层原油的饱和压力11.48 MPa。这表明,稠油经过一系列化学作用,逸散出的天然气并不能轻易地回溶到稠油油藏中[13]。
图3 B油田气顶分布示意图
3.2 带气顶不饱和稠油油藏的成因分析
对这种既带气顶又不饱和的油藏,可以解释为:稠油油藏在长期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具有较强封阻能力的氧化带,致使气顶中的天然气难以回溶至稠油内。
原油在成藏过程中,经历长距离运移,不断受到水的氧化、溶解及水洗作用,同时伴随着微生物降解作用,原油中轻质烃组分大量散失,逐渐形成连续的气相;当盖层条件[14-15]满足烃类聚存的能力时,更多伴生气经过聚集或运移,逐渐在构造高部位形成气顶。与此同时,原油中重质组分百分含量增大,并发生相应物化改性[16-17],在油水接触过程中,生成大量的胶质、沥青质,聚集后形成具有一定封阻能力的氧化带,使气顶中的轻质组分难以回溶至原油中。在氧化带以及物性较差储层的包围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相对封闭的带气顶不饱和稠油油藏。
稠化后的原油在地层条件下呈塑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油层顶部的封阻能力,且封阻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原油黏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可以推断,M油藏中油层与气层之间存在一定厚度的氧化带,气体向上逸散后,原油进一步发生稠化,氧化带厚度逐渐增大,封隔作用更加明显,直至其最小抗压能力大于将天然气溶入稠油中的压力,最终使某油藏同时具有气顶和不饱和稠油油藏的特点。
4 结 论
(1) 根据国内40个稠油油藏原油物性,建立脱气原油黏度与气油比间的关系式,通过M油田脱气原油黏度(19 624 mPa·s)计算了地层原油的气油比为8.3 m3/m3。
(2) 室内实验对地层油样进行模拟复配,研究了M油田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结合气油比取值,计算出地下原油的饱和压力约为3.77 MPa,实验测试黏度约为10 491 mPa·s。
(3) M油田为带气顶的稠油油藏,但其原油饱和压力却远小于地层压力,提出了M油田存在氧化带的可能性,对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1] 杨胜来,魏俊之.油层物理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10-11.
[2] 向才富,陆友明,李军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稠油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地质学报,2007,81(2):255-259.
[3] 张海月,侯读杰.油气成藏理论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特种油气藏,2014,21(2):1-6.
[4] 田金强,邹华耀,徐长贵,等.辽东湾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J].新疆石油地质,2011,32(4):345-347.
[5] 宋占东,姜振学,张梦瑜.准噶尔盆地南缘异常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2):66-70.
[6] 周学龙.计算脱气原油、饱和原油及不饱和原油黏度的相关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1,18(1):44-47.
[7] 韩卓明.确定稠油油藏地层原油黏度的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15(1):56-60.
[8] 叶庆全.油气田开发常用名词解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61.
[9] 张忠义,杨新标,冯昕.辽河油区曙一区杜84块馆陶组超稠油油藏封阻机理及封阻能力[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6):23-25.
[10] 才业,樊佐春.辽河油田边顶水超稠油油藏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岩性油气藏,2011,23(4):129-132.
[11] 王兴谋,张云银,张明振,等.关于济阳坳陷浅层气藏与稠油油藏联合勘探的思考[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4,21(5):14-17.
[12] 宋静,管龙凤.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气源断裂与生、储、盖空间配置对气藏的控制作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33(1):32-37.
[13] 闵丽霏.大港油田气藏盖储压力差对天然气富集的控制作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5,34(4):33-37.
[14] 郭金瑞,蔡厥珩.欢喜岭油田上台阶稠油油藏形成分布特点及勘探成果[J].特种油气藏,1998,5(4):11-15.
[15] 余成.辽河断陷冷东地区油气富集规律[J].特种油气藏,1995,2(2):8-13.
[16] 张国禄,权宝东.欢623块馆陶组特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J].特种油气藏,2001,8(3):16-18.
[17] 陈善斌,甘华军,时阳,等.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22(1):14-19,25.
编辑 姜 岭
10.3969/j.issn.1006-6535.2016.05.037
20160119;改回日期:20160720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稠油热采储层压缩系数影响规律研究”(CCL2013RCPS0236GNN)
李卓林(1986-),女,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2012年毕业于该校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的生产、科研工作。
TE33
A
1006-6535(2016)05-01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