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航天通信测控“天罗地网”
2016-12-20李志广
文/ 李志广 庄 芳
打造航天通信测控“天罗地网”
文/ 李志广 庄 芳
54所研制的通信测控系统,织就了一张密实、高效、清晰、完整的通信测控“天罗地网”。
10月17日,长征火箭搭载着神舟十一号飞船,也搭载着国人的希望,飞向浩瀚天外。太空之约,倾情一吻,从此中国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开始跨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交会对接成功后,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将在太空运行30天,完成为期一个月的太空试验,然后两者分离,航天员乘坐返回舱,在着陆场重返地面。这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中国电科54所所长涂天杰介绍,“54所研制的通信测控系统,织就了一张密实、高效、清晰、完整的通信测控‘天罗地网’,在神舟十一号发射段、神舟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段、组合体在轨运行段、返回舱着陆搜索救援段的全过程,发挥重要的通信和测控作用,为指挥员决策、测量控制飞行器安全运行和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的天地双向沟通,提供坚实的保障。”
打造安控系统:为宇航员生命安全系上“保险绳”
“安全遥控设备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在紧急情况下,它可以发送逃逸指令,帮助宇航员安全逃逸,为宇航员生命安全提供万无一失的保障,”该系统负责人张新社说。
安控系统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如同飞船发射的“安全锁”,飞行员生命安全的“保险绳”。回想当初调试设备的情景,项目总师张新社还有“不堪回首”的感觉。在设备连续加电、测试性能的拷机阶段,一个监控软件出现异常,他带着项目组成员连续奋战了15个昼夜。“实在累了,就在联试房的桌子上铺一块海绵垫,大家轮流休息一会儿”,张新社说。
↑ 在北京飞控中心执行现场保障任务的54所技术人员庆祝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
“这些年轻人很不容易。孩子小,可他们忙起来,根本顾不上照顾家里。安控设备进场安装的时候,张新社的孩子刚出生20天。他带着景志刚、王征等同志,在戈壁滩干燥、高温、大风的恶劣环境里,连续奋战了一个半月。”测控系统总师陈建民说。
虽然,为了载人航天任务,很多技术人员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可是正如54所某测控系统总师高京龙所说,“国家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个人只要参与其中,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是一生的自豪。我们为此付出的辛劳,加班加点,家人虽然辛苦,但最终是能够理解的,也会因此产生一种自豪感。”
确保交会对接:要想“对得准”,必先“测得准”
“如果把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比作一对恋人,那么,神舟十一号要想在太空拥抱他的新娘,就离不开我们的通信测控系统这个红娘。”54所测控系统总师陈建民说。
飞船成功升空进入预定轨道以后,与他的新娘“天宫二号”并不在一个轨道上,他们在相距上万公里的茫茫太空,“相思”不“相见”。互相看不见,就无从交会对接。陈建民介绍,要想完成交会,测控系统需要实时对飞船进行测控。
“测得准,才能控得准。54所通信测控系统通过对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进行‘精确定轨’,远距离引导并精确控制他们进入距地393公里的对接轨道,让他们实现‘相思并相见’”。高京龙说。
进入对接轨道后,通过测控系统发送遥控指令,神舟十一号开始了“追妻路”。神舟十一号高速追赶天宫二号,逐渐向天宫二号逼近。测控系统要精准测量、精确控制它们的飞行速度和姿态,“才会避免高速飞行之下,相吻不会变成相撞。”高京龙说,“这一对恋人在太空完成拥吻这个高难度动作,其难度相当于在高速飞行中‘用线穿针眼’。这对我们的测控能力包括测控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研制“风筝线”:“牧星人”就是幕后英雄
如果说飞船成功上天的瞬间让人心潮澎湃,交会对接的情景让人期待,那么,编织通信测控网的54所科技工作者们,就是默默工作的幕后英雄。
“如果把飞行器比作风筝,‘测控’就是手中牵动的那根风筝线。因此,也有人把我们称作‘牧星人’”。54所测控系统总师耿虎军曾这样说。
为神舟十一号任务,54所为渭南站新研了一套测控系统。“时间紧是最大问题。从项目启动,讨论形成技术方案,采购生产,经过一系列环境试验、温度试验、设备调试,到设备出所,只用了7个月时间。正常情况下需要14个月。”系统总师高杰说。
设备进站安装的时候,年仅30岁的技术人员姜照昶再次踏上渭南之路。这是姜照昶第五次参加载人航天任务。虽然年轻,却是该系统的副总师,也是航天事业的一名老兵,“新设备有十余个大机柜,布线、走线、机装、电装,整个安装下来,差不多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大家都是连轴转,每天都要干到晚上10点以后。”
渭南站调试完毕,姜照昶回到石家庄,刚刚接手新任务不久,就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姜照昶的父亲是某基地技术部的总工程师,渭南站也在他技术管辖的范围内。父子两代都与航天测控有着不解之缘。”高杰说。
姜照昶匆匆赶往西安探望病中的父亲。医生说,其父积劳成疾,最后病倒在岗位上。就在不久前,在渭南站安装调试设备的时候,他还与父亲一起讨论技术细节。以往的点点滴滴,姜照昶觉得还历历在目!在姜照昶的印象里,父亲总是一丝不苟,要求苛刻。他总是说,为载人航天研发的设备,必须万无一失,一丁点儿差错都不行。
姜照昶匆匆奔往医院,却只来得及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连遗言都来不及聆听。办完父亲的丧事,姜照昶再次前往渭南,为一个活动测控站安装调试设备。这一去,又是三个月。
神舟十一号发射前夕,姜照昶为飞船上天进行现场技术保障。“现场保障压力很大。大家都绷紧神经,全力以待。精神真的是高度紧张。”但是,他知道,他必须要成功!
54所通信测控系统为天地之间提供了多条通信链路。它们就好像“千里眼”和“顺风耳”,有了它们,天宫虽远在天边,却仿佛近在眼前。
打造“千里眼”与“顺风耳”:实现天地之间“面对面”,让天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通过我们研制的设备,可以实现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实时图像交互,航天员在天宫内进行操作实验时,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专家可以通过视频对其进行指导。”陈建民说。
54所通信测控系统为天地之间提供了多条通信链路。遍布各个测控站点的统一测控系统,提供天地之间的图像传输。相比天宫一号,参加此次任务的统一测控系统又增加了话音通信的功能;天地通信系统拥有20兆带宽的通信能力,在天与地之间架起一座完整、清晰、流畅的宽带通信大桥;架设在太空36000公里的三颗中继卫星组网运行,通过我们研制的地面测控站,在天与地之间打造了一条宽带、高效、可靠的通信传输天路。
“这几条链路互为备份,各具优势。”高京龙说,它们就好像“千里眼”和“顺风耳”,有了它们,天宫虽远在天边,却仿佛近在眼前。
“航天员需要在太空生活一个月之久,除了工作,如果没有一些娱乐活动,日子将极其难熬。我们多种通信链路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可以满足宇航员在天上看电视,上网,玩手机,甚至能够与地面的亲人面对面交流通话。”陈建民说。
不断技术创新:为搜索救援打造更高效的通信测控手段
54所在主着陆场和副着陆场都布设了多种通信手段,保证宇航员乘坐返回舱着陆后,搜救任务万无一失。为提高搜救效率,54所专门研制了多种类型的卫星通信设备,包括机载站、车载站、便携站、固定站等各种站型。
与以往的设备相比,新设备的传输速率更高。这意味着加班加点成为项目组的常态,他们只能用劳动强度弥补时间的不足!史上最快速度,是同志们用汗水换来的!
“装载54所研制的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的直升机,也是首次参加载人航天任务。它将在搜索救援任务中作为指挥机使用,指挥和引导参加搜索救援的直升机群。”该系统总师胡小洪说,这套系统配备新一代卫星通信终端,传输效率更高,信号更加稳定,可以有效解决直升机旋翼对电波遮挡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把拍摄的图像完整清晰地传输到指挥中心。
接到任务的时候,距离神舟十一号发射只有几个月时间。技术人员侯永飞、魏瑞刚、张衡、姚国义4位技术人员,在胡小洪的带领下,分工协作,放弃了周末休息,放弃了中秋节、国庆节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商讨技术细节,攻克技术难关,不断改进波形算法,反复试验,多次到用户处装机验证设备性能。
为解决调试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侯永飞以试验室为家,连续熬夜,在计算机编译算法程序的空档,才抽时间趴在工作台上眯一会,稍微恢复一下体力。
“54所人本身就有一种质朴的品质,在为载人航天事业研发和安装设备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进行技术攻关,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我们还投入了自己的感情。”高京龙如是说。
现场保障:凌晨三点多,他们体验了“荒原疾走 ”的感觉
“早上出发,连夜赶路,行程1000多公里,晚上11点半赶到现场,立马开展联调工作,一口气干到了第二天凌晨三点多。”前往现场执行技术保障任务的技术人员沈玉说。 此时,从测试场到住宿地,已经没有班车。沈玉、李东东只好徒步赶回住宿地。荒野静寂,一路疾走,一个多小时才回到宿舍,“已经累瘫了!”可是,第二天还要早起,继续调试设备。同事们都说,干起活儿来,沈玉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
由于参与搜救任务的无人机要具备全天候作业的能力,所以现场保障人员也要随时待命。“保障人员经常要凌晨一两点钟起床。有时,晚上睡得很晚,非常辛苦。”袁旭猛说。
“不管在哪儿做技术保障,精神都是高度紧张的。”陈建民这样说,几乎每次载人航天任务他都会去现场。这一次,他再次前往天地通信监控中心进行技术保障。10月16日晚8点,进入中心的机房,整夜没有合眼,直到听到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喜讯,他才暂时松了口气。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