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禀赋、外部环境与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
2016-12-20罗明忠陈江华
罗明忠 陈江华
资源禀赋、外部环境与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
罗明忠 陈江华
组织特征决定创业者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方式,创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对农民创业者获取资源、提高创业绩效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9省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资源禀赋与外部环境视角分析农民选择创业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创业者的家庭总收入、是否参加专业技术协会、所在镇在本县经济发展水平、个人在银行的贷款余额、创业地点在本村对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组织形式的影响显著为正,对选择联合创业组织形式的影响显著为负;农民创业者的文化程度、家庭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家庭成员中在村里及村外任干部数、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满意度对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的影响显著为负,对选择联合创业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农民创业者的年龄、是否有打工经历、家庭劳动力总数、亲朋好友数、是否参加金融合作社与创业协会、银行贷款难度、向私人借款额对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资源禀赋; 外部环境; 农民创业; 创业组织形式
一 问题提出
农民创业是指农民通过整合自己或他人掌握的资源,扩大原有生产规模或者开辟新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更多经济与社会价值的过程(郭军盈,2006;朱明芬,2010)。其对破解“三农问题”有重大促进作用:一方面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郭红东和丁高洁,2012;周菁华和谢洲,2012);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优势资源,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Fuller-Love et al.,2006)。农民创业绩效差异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不同的促进作用,而农民创业绩效又受创业者特质、资源禀赋、社会资本、政策扶持、金融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创业农民管理能力与学习能力越好,社会资本越丰富,政府扶持力度越大,信贷可获得性越高,以及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好,基础设施越完善,农民创业绩效越好(Ardichvili et al., 2003;Cagetti和De Nardi,2006;朱红根和解春艳,2012;张应良和汤莉,2013;郭红东和丁高洁,2013[10];罗明忠和陈明,2014[11];张益丰和郑秀芝,2014[12])。其中,创业者选择何种创业组织形式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由于农民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创业初始财富水平不高,金融约束较强,以及企业家能力较弱,因而对创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以个体组织与合伙组织为主(魏凤和闫芃燕,2012[13];王超恩和刘庆,2015[14])。但相对于独立创业,选择联合创业的农户将拥有更广的社会关系网络与更多的社会资源,组织决策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也更高,有助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业。综合来看,选择合适的创业组织形式对创业者实现更好的创业绩效有重要的意义与实践价值,目前系统性研究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少,少量相关文献也仅限于描述性统计分析,或者将创业组织类型作为自变量来考察其对农民创业模式选择的影响(丁高洁和郭红东,2013)[15]。本文将主要分析影响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资源禀赋及其所处外部环境因素,研讨农民创业组织形式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以促进农民创业组织健康发展。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理论分析
组织特征的差异决定创业者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进而影响创业绩效,反过来又会影响创业农民对创业组织的选择。独立创业主体以个体为主,以家庭组织为依托,而联合创业主体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成员组成,创建新的组织。有调查表明,65.62%的农民创业者选择个体户为其创业组织形式,10.56%的农民创业者选择独资企业为其创业组织形式,而选择采取与人合伙、股份制企业等组织形式的比例仅为22.47%(丁高洁和郭红东,2013)[15]。鉴于个体户在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将创业组织形式划分为独立创业与联合创业,其中,个体户与独资企业归为独立创业,将股份制企业和与人合伙归为联合创业。独立创业与联合创业两类创业组织形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资金来源构成、社会关系、决策方式、利益分配、市场竞争等方面。
1.社会关系与资金来源构成。联合创业组织主体由多人构成,拓展了单个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相比独立创业组织,其社会关系网络规模更大(郭新宝,2014)[16],嵌入社会网络的资源更丰富,有利于获取稀缺的异质性资源,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联合创业者不仅投入自己拥有的创业资本,而且利用社会网络的创业资源,扩大创业资本的规模,使低财富积累水平者跨越创业资金门槛,缓解金融约束,实现较高层次的创业。因此,联合创业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使创业者感知较强的支持,增强自我效能,提高创业层次与创业规模,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强化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农民创业绩效(庄晋财等,2015)[17]。
2.创业组织决策。联合创业与独立创业在组织决策方面各有利弊。一方面,联合创业组织决策由多人协商共同作出,创业成员在市场机会认知、风险偏好、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差异使决策成为创业伙伴之间博弈的过程,难以迅速达成共识,导致行动迟缓,不利于组织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可能导致错失发展良机;另一方面,联合创业组织多人决策是以丰富的人力资本为基础,广泛地收集决策所需信息,综合权衡多个备选方案,有助于集思广益,使决策更科学与合理。而独立创业组织虽然可以更快速地对市场中潜在获利机会做出反应,以适应变化中的外部环境,但受限于个人能力及其掌握的信息,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待提高。
3.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在创业成功率依然较低的形势下,创业者通过联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有助于增强创业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而且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了组织成员在创业失败情形下所面临的风险。但是创业过程中合作伙伴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与“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致使创业成员风险承担与利益回报不对等,因而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创业成员对组织贡献与收益不一致,对合作伙伴的积极性造成打击,导致合作被破坏,最终对组织的发展形成阻碍。而独立创业组织产权明晰,受益主体明确,行为主体为获取最大化利润而努力工作,为创业的成功提供了保障(罗明忠等,2012)[18]。
4.市场竞争。独立创业者因受到较严重的金融抑制(李长生和张文棋,2014)[19],有贷款需求的创业者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比例不到60%(肖华芳和包晓岚,2011)[20],而不少农民创业者自身财富积累及其资源禀赋水平不高,应对复杂变化的市场能力不足,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管理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欠缺(罗明忠和邹佳瑜,2012)[21],致使其创业规模与创业层次不高,因而大多选择进入门槛较低和市场竞争较激烈的行业,行业平均利润较低,盈利能力不强。而联合创业拓宽了创业组织的社会网络,能在更广的范围内配置资源,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有助于缓解资源约束,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业。
总之,行动人、资源与利益是创业组织形式选择行为的三个基本影响因素。创业者在资源支撑的基础上,面对复杂变化的不确定性环境与制度约束,通过搜集决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与分析,理性选择创业组织形式。资源是实施创业行为的前提与保证,丰富的创业资源有助于增强创业者的信心,改善风险偏好,更好地利用创业机会,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业(郝朝艳等,2012)[22];环境的不确定性既使创业面临较大的风险,也孕育着潜在的获利机会。制度的作用在于使外部性内在化和限定行为主体行动的选择集合,使其行动的预期明确,从而提供激励与约束(罗必良,2005)[23]。农民创业者创业组织的选择是其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结果(Massey et al., 1994[24];杨婷和靳小怡,2015[25])。
(二)研究假说
1.资源禀赋与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资源禀赋主要由人力资本、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构成,其中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与特殊人力资本。一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个体文化程度、工作经验与人格特质,而特殊人力资本包括与创业者所选择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与管理经验,以及先前的创业经历或背景(杨俊和张玉利,2004[26];李嘉等,2011[27])。一般而言,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体现创业者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工作经验、成功的先前创业经历以及优秀的人格特质。不同教育背景的创业者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与创业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受过良好教育的创业者知识储备丰富,对创业有较清晰的认知。既往经验表明,创业者的相关工作经验与成功创业经历,不仅使其具备一定的技能、管理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而且有助于其在创业过程中避免频繁发生的一般性问题,增强创业能力。而且,具备优秀人格特质的创业者具有较高成就动机与冒险倾向,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获得成就感,其风险容忍度较高。因此,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创业者,自我效能感越强,越可能选择自主支配权更大的独立创业。据此,提出研究假说1:
H1:人力资本越丰富的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可能性越大,选择联合创业的可能性越小。
社会资本是指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李嘉等,2011)[27],可分为强关系网络资源与弱关系网络资源。强关系网络主要由以亲缘、血缘关系维系的亲朋好友构成,网络内成员互动频繁,信任与亲密程度较高,信息传递障碍较少,而弱关系网络的成员主要由熟人、老乡组成,信任水平与亲密程度较低(蒋剑勇和郭红东,2012)[28]。创业者从社会网络中所能撬动的资源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网络规模的大小与网络成员的资源拥有量,以及创业者与网络成员的互动频率与亲密程度。社会资本在创业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网络成员基于互信而共享资源,不仅使创业者低成本获取异质性的稀缺资源(Hansen et al., 2011)[29],而且促进知识与信息在网络内传递,为创业者提供决策支撑,保持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其中,创业者较多地利用其高度信赖的强关系网络(Birly, 1985)[30]。有研究显示,创业者的社会网络是其首份订单的主要来源(Aldrich et al.,1998)[31]。据此,提出研究假说2:
H2: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农民创业者感知的社会支持越强,选择独立创业的可能性越大,选择联合创业的可能性越小。
经济资本是指创业者拥有与通过其社会网络所能获取的物质资源总和。经济资本是创业者决定是否创业的基础,经济资本越丰富,财富水平越高,一方面,有利于创业者跨越创业资金门槛,摆脱资金不足的约束,实现更高层次与更大规模的创业,从而改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丰富的经济资本能显著改善创业者风险偏好,增强其风险承受能力,使其进入投资回报较高的非传统行业的可能性增大(程郁和罗丹,2009)[32]。据此,提出研究假说3:
H3:经济资本越丰富的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的可能性越大,选择联合创业的可能性越小。
2.外部环境与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创业组织的创建与发展是嵌入当地环境,与当地环境互动、磨合,并最终融入的过程。因此,创业组织形式选择与创业成败有赖于外部环境的状况(蔡晓珊和陈和,2014)[33]。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与消费、农村信贷市场、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等方面。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越好,人民收入水平越高,购买力越强,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更具多样性,会对产品品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潜在获利机会不断涌现;我国农村信贷市场发展不完善,存在程度较高的金融抑制与金融约束,正规信贷可获得性较低,致使农民创业者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支持,风险规避倾向明显,影响其对潜在机会的利用效率;政府的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创业扶持政策有助于放松资本获得条件,减轻农民创业者负担,增强其信心,改善其风险偏好,帮助其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业。据此,提出研究假说4:
H4:外部环境越优越,农民创业者获得的支持越多,选择独立创业的可能性越大,选择联合创业的可能性越小。
三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一)数据来源
样本数据来源于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采取系统抽样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区位等指标对各省进行聚类,将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分成九类,每类各抽取一个省(区),最后确定调查省(区)为:广东、江苏、辽宁、江西、河南、山西、四川、宁夏、贵州;进而采用同样方法从各省(区)中分别选择6个县,共计54个县;每个县按照人均GDP,并根据地理分布选择4个镇,每个镇选择1个村,每个村选择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选择5个农户,共获得农户样本2160个,剔除关键数据缺失的无效问卷,共获得346个符合要求的有效农民创业者样本。问卷主要涉及农民创业者个体、家庭资源禀赋特征、外部环境特征以及创业特征等。
(二)样本描述
从调查结果(表1)看,联合创业者与独立创业者的年龄均集中在35至55岁之间,两类创业组织形式中该年龄段创业者占比分别为50%、48.48%,这类农民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创业机会的警觉性与识别能力较高,实施创业的可能性较大。两类农民创业者的文化程度均以初中学历为主,占比分别为45.38%、46.97%,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联合创业者占比略高于独立创业的农民创业者,小学文化程度的联合创业者所占比重略低于独立创业农民创业者的比重。具有打工经历的两类农民创业者比重均在60%以上,而联合创业者所占比重略高,为66.47%,表明农民创业者主要利用与打工经历相关的技能、管理与市场开拓经验进行创业。独立创业的农民创业者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占比38.57%,联合创业的农民创业者相应比重为46.97%;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独立创业者占比为61.43%,高于联合创业的53.03%,可见,多数农民创业者出于经济性动机而采取生存型创业模式。独立创业者认为自己有较多亲朋好友的比重为56.07%,高于联合创业者的比例;78.57%的独立创业者与75.76%的联合创业者家庭中无成员在村里及村外担任干部,表明农民创业者政治资源较缺乏;65.79%的独立创业者与59.09%的联合创业者没有从银行贷款,反映出银行正规信贷可获得性较低;55%的独立创业者与48.48%的联合创业者没有向私人借钱,表明农民创业者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及其家庭的资本积累。大多数农民创业者选择在非农产业创业,其中独立创业者占比为55.36%,联合创业者占比为60.61%。46.07%的独立创业者将农村作为其首选的创业地点,而联合创业者的创业地点多集中在县城与乡镇,反映农民创业者倾向于选择离居住点近的地区作为其首选创业地点。
表1 样本基本特征
四 变量选择、赋值与模型确定
1.因变量。以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为因变量,分别为:独立创业与联合创业。联合创业是指农民创业者与其他创业者联合创建新的组织,进而对创业机会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行为。独立创业是指农民创业者以家庭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独自开发潜在获利机会的行为。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选择独立创业的样本占比为80.9%,选择联合创业的样本占比仅为19.1%。
2.自变量。包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外部环境等。(1)人力资本。包括创业者个体人力资本及其家庭人力资本。个体人力资本选择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有打工经历来衡量。家庭人力资本选取农民创业者的家庭劳动力总数、家庭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人数占比来测量。(2)经济资本。采用家庭年收入来衡量农民创业者的经济资本。(3)社会资本。主要选择亲朋好友数量、家庭成员中在村里及村外任干部数、是否参加专业技术协会、是否参加金融合作社、是否参加创业协会等5个变量来衡量。(4)外部环境。选择农民创业者所在镇在本县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创业者对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满意度、银行贷款数额、银行贷款难度、私人借贷额、是否农外创业、创业地点等7个变量来衡量外部环境状况。
表2 变量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二)模型确定
将农民创业组织形式划分为独立创业与联合创业,分别对两类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即因变量为“是否独立创业和是否联合创业”,当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或联合创业时,则定义“Yi=1”;反之,则定义“Yi=0”。农民选择独立创业或联合创业的概率为:
(1)
对上式进行logit变换可得Logistic回归模型:
(2)
五 实证分析
(一)资源禀赋与外部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引入模型的自变量资源禀赋与外部环境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年龄(X1)与文化程度(X2)的相关系数为-0.563,绝对值大于0.5,说明年龄越大的农民创业者,文化程度越低,这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符。在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受教育的机会有限。其余变量间相关系数皆在0.5以下,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资源禀赋与外部环境的相关分析
(续上表)
秦铁崖道:“今日之事,无论如何,贤昆仲都得过秦某这一关。试想想,即便擒住乔十二郎,若在比武中输给秦某,受伤致残,又怎能将疑犯带走?如此说来,又何必分什么先后?”
(二)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对选择独立创业样本与联合创业样本分别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主要适配指标见表4。具体结果及其解释如下:
(续上表)
1.农民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状况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1)年龄对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两个模型中,相对于55岁以上的农民创业者,各年龄段农民创业者对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在独立创业模型中,35岁以下两个年龄段的系数为负,3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的系数为正,而在联合创业模型中则相反,表明35岁以上的农民创业者由于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本与创业技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社会关系网络比年轻的创业者更广,掌握较多市场信息,能够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对市场机会的识别与利用能力较好,且市场开拓能力较强,其选择独立创业组织形式的可能性较高。(2)农民创业者的文化程度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初中与高中文化程度在独立创业模型中均在5%水平上显著,且回归系数皆为负,而在联合创业模型中均显著为正,表明相对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创业者,初中与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创业者选择联合创业的可能性更大,究其原因可能是,这两类农民创业者认为自身文化程度还不够高,缺乏足够的创业知识与经营管理技能,自我感知对市场风险的掌控能力不足,需要与他人联合创业;但是,与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创业者相比,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创业者团队协作意识更强,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易吸引他人共同创业。(3)打工经历对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究其原因,虽然总样本中62.43%的农民创业者具有打工经历,但由于受文化程度不高和非农技能缺乏等因素制约,他们在创业之前多选择在传统的低端制造行业与服务业打工,群体间的分化不明显。(4)农民创业者的家庭劳动力总数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原因是,在城镇化加速背景下,非农就业机会增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创业者家庭中的其他劳动力并未参与到其创业活动中。(5)农民创业者家庭成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在独立创业模型中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在联合创业模型中的影响显著为正,并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民创业者家庭成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越多,农民创业者选择联合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虽然当前创业行为受到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但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激烈,经营风险较高。而创业农民对市场风险的把控能力不足,其又作为家庭的重要支柱,在创业中降低创业风险有助于保障家庭收入的稳定。因此,创业农民家庭成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越多,则越有利于帮助其客观分析创业风险,基于降低风险的需要,创业者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联合创业组织形式的概率越大。
2.农民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1)农民创业者的亲朋好友数量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亲朋好友数量”不是农民创业者选择创业组织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的解释是,一方面,虽然亲朋好友数量多寡与农民创业者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但社会资源非均衡的分散于社会各阶层中,根据人们社会地位的高低与经济实力的强弱呈金字塔状分布,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阶层掌握的信息多且质量高(蒋剑勇和郭红东,2012)[28]。社会地位越高或经济实力越强的人拥有更多且高质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农民的社会网络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社会网络的资源有限,而且质量不高,难以为其创业提供有效支持;另一方面,农民创业者自身素质不高,导致其对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社会网络资源对其创业的效能。(2)农民创业者家庭成员中在村里及村外任干部数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民创业者家庭成员中在村里及村外任干部数在独立创业模型中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在联合创业模型中有正向影响,且均在10%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民创业者家庭成员中在村里及村外任干部数越多,其选择联合创业的可能性越大。可能的原因是,农民创业者家庭成员中在村里及村外任干部数越多,农民创业者合作偏好越强,政治资源越丰富,不仅能够及时获取有价值的市场信息,而且易获得政府扶持,成为其他缺乏政治资源的农民创业者寻求合作的对象,由此,其选择联合创业的概率更大。(3)组织参与变量中,只有参与专业技术协会对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民创业者参与其他组织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究其原因,参与专业技术协会的农民创业者能获得与创业相关的技术,创业能力得到提高,选择独立创业的可能性越大;而参与金融合作社及创业协会对农民创业者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合作社及创业协会数量少且门槛相对较高,许多农民创业者不具备参与这些组织的条件;另一方面,现存的相当多的金融合作社与创业协会运营不规范,合作层次低,未形成有效的合作,不能给组织成员提供真正的支持与帮助。假说H2部分不成立部分成立,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验证。
3.农民创业者的经济资本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农民创业者的家庭总收入在两个模型中均在10%水平上显著,但是,其对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有正向影响,对联合创业有负向影响;表明农民创业者家庭总收入越高,创业启动资金越多,较高的财富水平有助于农民创业者跨越创业门槛并缓解金融约束,增强创业信心,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业,因而选择独立创业的可能性较高。而资金不足的农民创业者通过与他人联合开发创业机会,有助于缓解金融约束,抓住市场潜在获利机会,实现成功创业。假说H3成立。
4.外部环境对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1)农民创业者所在镇在本县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农民创业者所在镇在本县经济发展水平对独立创业有正向影响且在5%水平上显著,对联合创业有负向影响且在10%水平上显著,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为农民创业提供的市场条件越好,直接降低了创业的难度,其选择独立创业的可能性越大。(2)农民创业者对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满意度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显著。农民创业者对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满意度对其选择独立创业有负向影响,对其选择联合创业有正向影响,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可能的原因是,政府扶持资源有限,重点投向发展前景好、管理规范与市场竞争力强的创业组织,一般的农民创业者获得政府扶持的门槛较高,难度较大,为了获得政策支持,选择联合创业提升创业规模与层次可能是明智之举。调研中发现政府扶强不扶弱的现象依然普遍,导致难以获得政府扶持的独立创业者对政府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满意度不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满意的独立创业者占比为35.72%,而联合创业者的这一比例为43.94%。(3)农民创业者的银行贷款额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显著。农民创业者的银行贷款额对独立创业与联合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皆在5%水平上显著,且对独立创业有正向影响,对联合创业有负向影响,表明宽松的金融环境有助于农民创业者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其创业启动资金越雄厚,越有利于其跨越创业门槛,选择独立创业的可能性更高。(4)农民创业者向银行贷款难度、私人借贷额以及是否农外创业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农村金融环境总体不佳,正规金融对农民创业者提供有效的支持较少,农民创业者的信贷可获得性普遍较低。问卷调查表明,有65.9%的农民创业者认为所在地区银行贷款较困难或者非常困难。53.76%的农民创业者没有向私人借钱,29.19%的农民创业者向私人借款数额较小,农民创业者创业资本主要依靠自身与家庭的积累。虽然55.36%的独立创业者与60.61%联合创业者选择了农外创业,但由于农民创业者所在行业多为低端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两者间差异不明显,因而对创业组织形式选择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5)农民创业地点对其创业组织形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创业地点在本村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在本村创业的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的可能性更高,远离本村创业的农民创业者则选择联合创业的概率更大。因为农民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主要是以其所在乡、村为中心支点,随着创业地点离所在村距离的扩大,不确定性增大,更希望在创业的征程中有伙伴一起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共同创造新的事业。假说H4部分成立部分不成立,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验证。
六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联合创业与独立创业两种创业组织形式在资金来源构成、社会关系、决策方式、利益分配、市场竞争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选择哪种形式对农民创业者获取资源,提高创业绩效有重要影响。两者的共同点为:农民创业者以中年为主,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水平,半数以上农民创业者具有打工经历,创业行业主要集中在非农领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我积累。两者的差异表现在: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独立创业者比重高于联合创业者;独立创业者的亲朋好友数量多于联合创业者;独立创业的农民创业地点集中在农村,而联合创业的农民创业地点以乡镇与县城居多。农民创业者选择联合创业有助于突破资源约束,获取更多支持,进而增强创业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家庭总收入、是否参加专业技术协会、所在镇在本县经济发展水平、银行贷款余额、创业地点在本村对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选择联合创业有显著负向影响;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家庭成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家庭成员中在村里及村外任干部数、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满意度对农民创业者选择独立创业的影响显著为负,对选择联合创业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年龄、是否有打工经历、家庭劳动力总数、亲朋好友数、是否参加金融合作社与创业协会、银行贷款难度、向私人借款额对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二)政策建议
1.鼓励农民创业者积极参与各类合作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对于创业资源获取有重要影响。农民创业者应积极参与各类合作组织,主动参加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与组织成员的互动建立信任关系,共享资源,促进组织内信息传递,为创业活动争取更多支持。
2.强化创业扶持政策。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创业者的创业培训与信息咨询服务力度,结合农民创业的实际,着力提升创业培训效果。另一方面,多措并举,降低农民创业成本,增强对农民创业者的支持,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
3.优化金融环境。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信贷产品,降低农村贷款门槛,放松资本获得条件,使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与非农技能的农民创业者能够突破融资约束,改善资本配置结构,提高创业层次与水平。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政府应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变农村闭塞落后的状态,疏通农村与外界联系的渠道,为农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 郭军盈. 我国农民创业的区域差异研究. 经济问题探索, 2006, (6): 70-74.
[2] 朱明芬. 农民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杭州为例.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3): 25-34.
[3] 郭红东, 丁高洁. 社会资本、 先验知识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78-85.
[4] 周菁华, 谢洲. 农民创业能力及其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重庆市366个创业农民的调查数据.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5): 121-126.
[5] Fuller-Love, N., Midmore, P., Thomas, D., et al.. Entrepreneurship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 Scenario Analysis Approach.InternationalJournalofEntrepreneurialBehavior&Research, 2006, 12(5): 289-305.
[6] Ardichvili, A., Cardozo, R., Ray, S..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 2003, 18(1): 105-123.
[7] Cagetti, M., De Nardi, M.. Entrepreneurship, Frictions and Weal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 2006, 114 (5): 835-870.
[8] 朱红根, 解春艳. 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4): 36-46.
[9] 张应良, 汤莉. 农民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对东部地区284个创业农民的调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4): 19-24.
[10] 郭红东, 丁高洁. 关系网络、 机会创新性与农民创业绩效.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8): 78-87.
[11] 罗明忠, 陈明. 人格特质、 创业学习与农民创业绩效.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10): 62-75.
[12] 张益丰, 郑秀芝. 企业家才能、 创业环境异质性与农民创业——基于3省14个行政村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村观察, 2014, (3): 21-28, 81.
[13] 魏凤, 闫芃燕. 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部五省998个返乡农民工创业者为例.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9): 66-74.
[14] 王超恩, 刘庆.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创业融资方式选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43-50.
[15] 丁高洁, 郭红东. 社会资本对农民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50-57.
[16] 郭新宝. 创业者的三维创业资本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110-116.
[17] 庄晋财, 尹金承, 王春燕. 农民工创业资源获取的网络渠道及其差异研究. 软科学, 2015, (5): 140-144.
[18] 罗明忠, 邹佳瑜, 卢颖霞. 农民的创业动机、 需求及其扶持.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2): 14-19, 110.
[19] 李长生, 张文棋. 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和信贷约束——基于江西省的调查.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4, (4): 406-413.
[20] 肖华芳, 包晓岚. 农民创业的信贷约束——基于湖北省930家农村微小企业的实证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2011, (2): 102-110.
[21] 罗明忠, 邹佳瑜. 创业动机到创业选择与实施: 农民创业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2, (6): 52-58.
[22] 郝朝艳, 平新乔, 张海洋等. 农户的创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农村金融调查”的证据.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4): 57-65, 95.
[23] 罗必良. 新制度经济学. 山西: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5.
[24] Massey, D. S., Gold ring, L., Durand, J.. Continuities in Transnational Migration:An Analysis of Nineteen Mexican Communitie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 1994, 99(6): 1492-1533.
[25] 杨婷, 靳小怡. 资源禀赋、 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土地处置意愿的影响——基于理性选择视角的分析.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4): 16-25, 95.
[26] 杨俊, 张玉利. 基于企业家资源禀赋的创业行为过程分析.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 2-6.
[27] 李嘉等. 基于资源禀赋视角的创业者行业选择差异研究——以女性创业者为例的跨案例分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1, (5): 21-29.
[28] 蒋剑勇, 郭红东. 创业氛围、 社会网络和农民创业意向.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2): 20-27.
[29] Hansen, J. D., Deitz, G. D., Tokman, M., et al.. Cross-national Invarianc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Scale.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 2011, 26(1): 61-78.
[30] Birly, S.. The Role of Network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 1985, 1(1): 107-117.
[31] Aldrich, H. E., Renzulli, L., Langton, N.. Passing on Privilege: Resources Provided by Self-employed Parents to Their Self-employed Children.ResearchinSocialStratificationandMobility, 1998: 291-317.
[32] 程郁, 罗丹. 信贷约束下农户的创业选择——基于中国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1): 25-38.
[33] 蔡晓珊, 陈和. 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创业环境研究: 基于异质性环境要素的视角.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 (4): 53-62.
[引用方式]罗明忠, 陈江华. 资源禀赋、 外部环境与农民创业组织形式选择. 产经评论, 2016, 7(4): 103-115.
Resource Endowment,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Choice of Farmers’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
LUO Ming-zhong CHEN Jiang-hua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nine provinces in China, this paper uses binary logistic model to 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election of farmers’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s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endowment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household income, whether to participating i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ssociations, the town’s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which in the county, the amount of bank loans, business location in the village of entrepreneurial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farmers choosing the independent form of entrepreneurship, but it also has the opposite effect on the joint entrepreneurship.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are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who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or higher in family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supporting policies hav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 on farmers choosing the independent form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choice of joint entrepreneurship; But the effect of age, work experience, the number of family labor force and friends, whe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financial cooperatives and entrepreneurs associ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bank loans and the amount of private lending on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 selection did not pass the test of significance.
resource endowment; external environment;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organization
2016-02-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与相关要素市场培育与改革研究”(项目编号:71333004,项目主持人:罗必良);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项目“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项目编号:IRT-14R17,项目主持人:罗明忠);广东省农业资源与区划课题“互联网+时代农民创业扶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ny06,项目主持人:罗明忠);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就业稳定与农地流转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B088,项目主持人:罗明忠)。
罗明忠,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农业经济;陈江华,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F323.6
A
1674-8298(2016)04-0103-13
[责任编辑:莫 扬]
10.14007/j.cnki.cjpl.2016.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