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追问艺术探究
2016-12-19欧旭生
欧旭生
【摘 要】追问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如果运用恰当,将会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精彩无限。那么,什么是追问呢?“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或深化或纠偏,“穷追不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从根本上改变语文只重感性、轻视理性的缺点。从而更好地优化语文教学。
【关键词】提问;追问;激活思维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表明在教学中“问”的方法,是先易后难。那么,什么是追问呢?“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或深化或纠偏,“穷追不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从根本上改变语文只重感性、轻视理性的缺点。从而更好地优化语文教学。
下面就《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教学,来谈谈我是如何提问、追问,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
一、追问让零散的思维变得有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响应的变动。”在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刚开始导入时,我想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通过追问,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主动、深入探究课文。我是这样设计问题:课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一个词。这可不是我们常见的、普通的,这是——宋庆龄和樟树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其实这是隐藏在文中的一条情感线索。学生在没有读熟课文之前可能发现不了。所以我就降低难度,直接出示文中的那句话,让孩子自由读,其一学生自然能够抓住关键词“舍不得”体会宋庆龄和樟树间的密切关系;其二点名读感受那份特殊的情感。“这是怎样的两棵樟树呢?”顺理成章,学生就找到文中重点描写樟树的段落。当孩子精读之前,我又提了问题:找出最能反映樟树外形特点的词。学生的思维火花被一个有效的问题点燃了,待充分朗读后,学生回答就很精彩,但也出乎意料。“粗壮”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稠密”也说出了口,看到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欲言又止。紧接着有人说“四季常青”,也有人回答“蓬蓬勃勃”。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如果我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那么精彩的发言只能是昙花一现,学生的思维也会浅尝辄止。于是我追问:你为什么就认定你的答案,能具体谈谈吗?这样学生一定会潜心会文,继续思考。在他们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继续追问:现在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合适。不言而喻“蓬蓬勃勃”这个词更具有概括性,我预设的答案也就出来了。虽然花了很长时间,但这个过程是妙不可言的。为了表达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作者是抓住樟树的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展开叙述的?其实刚才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那是凌乱的,就让我们按照一定顺序再次走进课文,把自己的那份理解感受通过朗读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从刚才支离破碎回答中走出来,更好的从整体上去把握、感悟文本。
二、追问让隐性的思维变得开阔
追问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它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在教学“樟树四季长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句中的重点词语“四季长青”时,我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来我预设的答案是引出下文“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可一学生说“樟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都是青色。”“对呀,但是这里作者只说夏天和冬天,为什么呢?”我急中生智。在我的追问下,学生们纷纷举手:“因为夏天和冬天气候恶劣,如果在恶劣的季节 ,樟树还能保持青色,足以说明它的‘蓬蓬勃勃特点。”“这样抓住关键处进行具体的叙述,可以让樟树的特点更鲜明。”“是的,如果作者这样表述:‘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样就会显得很啰嗦、无趣。”在学生“头脑风暴”的回答下,我感到特别的欣喜。欣喜中我不得不惊异于这一群四年级的孩子。于是我趁热打铁:“在你们的作文中,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多呢?为了完成作文,七拼八凑,凑足字数了事。”大部分学生点头,害羞,也有平时写得的确很好的注视着我直摇头。我就把这个机会让给他们。你们说说怎样就能做好这点。“表达的意思要清楚,语言要简洁,把不能够体现中心的碎语杂言全部删去。”在我的示意下,学生才从入神的状态中反映过来,教室里立刻掌声雷动。
三、追问让灵动的思维变得精彩
追问作为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如果运用恰当,将会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精彩无限。
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学习“宋庆龄舍不得那两棵樟树。除了因为樟树的外形特点:蓬蓬勃勃;还因为樟树的另一个内在特点。”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便于思索的默读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找出答案时,我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追问:“如果去掉其它内容,只留下文章叙述樟树特点的两句话。行吗?这样文章不就简洁了?意思也明了?”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找思维深处的精彩。这时有个学生似懂非懂地回答:“不行,因为这一自然段的前面几句话写得是石榴树,有对比的作用。”显然学生是动脑筋了,可是明显认识不足。我于是顺势而导:“就是因为有了对比?”这时又有学生回答:“通过和石榴树的对比,更能写出樟树内在的拒虫特点。所以不能去掉描写石榴树的内容。”陆陆续续的又有学生回答:“樟树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作者细致的作了描写,这样樟树的香气持久特点也就具体可感,这不是多余的,所以也不能去掉。”课上到这种程度,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在心里暗喜:这真是一个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有效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句空话。“是呀,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表达的中心,才能推断哪些内容要具体,哪些内容宜简洁。”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课外”。如果我们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追问艺术,定能使这种教学技术更趋成熟,引领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文本,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思想的成熟,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妙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