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2016-12-19林丽环

文理导航 2016年33期
关键词:数感情境过程

林丽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感的具体体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数学活动中,具有良好的数感的人对数学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和思路简缩,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

什么是数感呢?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发展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体验数感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社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会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例如,教学“厘米和米”时,让学生寻找1厘米和1米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厘米”“米”作单位。像大拇指的宽度是1厘米,伸开两臂的长度是1米,铅笔、橡皮、文具盒等短小物品用“厘米”作单位,双人课桌、大门、教室的长宽等用“米”作单位;再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1.一本数学教科书大约有100左右页纸装订而成。请学生先观察一下自己的教科书,感受一本书的厚度。

2.将10本教科书依次叠在一起,每增加一本都请学生感受一次纸张的数量,感受数量由小增大的过程,建立大数的表象。

3.想一想,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0本书是1000张纸,比10本书还要厚)请学生描述“1200张纸叠在一起有多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

二、在具体情境中培育数感

数学是枯燥的,而数感的培养要在具体、形象、生活的情境中得以完成。因此,教师要借助具体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单一听讲为多种感官参与的综合感知活动,学生在亲历数的感知过程中,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感悟、内化数学知识,发展数感。例如,在“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启蒙。

三、在数学游戏中培养数感

小学生好玩好动,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和形式。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如果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数学训练,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采用游戏教学,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游戏是儿童最喜欢做的,在课堂教学中以数学游戏的形式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很有益的,学生可以在快乐的游戏中感知数学,学到数学。如“猜数游戏”:在1~100中选一个数,让别的同学猜一猜你选的是哪个数,如果猜错了,你可以用猜得太大了或太小了,或大一些小一些对猜的同学进行提示。通过这样的游戏,能让学生把握数的大小关系,也能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并且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在学校可以和同学玩,在家还可以跟家里的人玩,随时随地都可以玩游戏,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中让学生产生了数感。

四、在应用中提升数感

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一要靠理解,二要靠应用。数感是理解和应用的程度指标,因此在实际问题中应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如在五年级第二学期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5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相遇地点离中点20米处,求几分钟后两人相遇?”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学生需要考虑的有很多:相遇地点到底在哪里,谁超过了中点,谁还没有到中点。这里就要用到数感了,因为甲的速度快,而乙的速度慢,所以甲肯定超过了,而乙还缺20米,由此得出甲的路程-20米=乙的路程+20米,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这样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体验现实,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这也会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数感情境过程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圆满的过程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