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下的大学生社团建设长效性机制研究

2016-12-19沈忱

亚太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马斯洛社团大学生

沈忱

摘 要: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大学生社团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保持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长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社团面临着社团建设官僚化、社团管理程序化、社团成员忠诚率低、入社人员流失率高的现象。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视域,以安全与生理需求为导向探究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制度化规定、以归属与爱的需求为导向探索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承继性目标、以自我实现的需求为导向探索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内生型体系,力图构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长效性机制。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理论;大学生;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256-02

大学生社团是由学生按照兴趣爱好的不同,根据学校团委的相关章程建立的,具有自愿结合、自主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特点的大学生群众性组织,它对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大学生社团目前的一些问题,本文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视域,探究了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制度化体系、承继性目标以及内生型体系,从而实现大学生社团的长久发展。

一、安全与生理需求: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制度化思考

目前大学生社团在制度化规范上存在着官僚化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团准入门槛低。大学生加入社团的时间一般是大一入学之后的几个月时间,入团方式大多数是学长、学姐的组织、宣传,且大多数社团出于壮大己身的目的,没有制度化的入团程序,很多社团存在着成员数量庞大、成员质量良莠不齐;社团监管不到位。社团开展活动存在着社团负责人拍脑袋做决定的现象,没有正常的申请、审批以及汇报,缺乏监管,容易产生失控的现象;社团指导形式化。大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群众性组织,大学生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处于不成熟时期,大学生社团同样也不具备自我发展、自我调整、自我适应的能力,必须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但是,就目前来说,许多高校的在大学生社团建设上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投入,即使为社团配备了专门的指导教师,也是流于形式,大多是指导教师只是挂一个名字,没有履行其指导的义务和责任。马斯洛曾说:“我们社会中的普通儿童以及成年(在后者身上不甚明显)一般更喜欢一个安全、可以预料、有组织、有秩序、有法律的世界”[1]马斯洛所谓的安全需求运用到一个组织的建立与长久发展上,即必须要消除官僚化的管理体制,建立长效的、具有制度化规范的体制。

一要建立健全社团准入机制。大学生社团的成员往往是因为兴趣一致、信念相似、有共同的需求等原因而聚集起来的团体,共同的兴趣爱好也成为维系社团运转的重要的支撑。大学生社团准入机制的必须建立在社团明确的定位基础上,即社团的性质、成立的目的、未来发展的方向都要有明文规定,招收新成员的标准必须立足于社团的基本定位,新成员必须符合社团的性质——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必须迎合社团成立的目的——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制定纳新的基本步骤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严格的控制社团成员数量不要为了收而收、为了壮大而丢失初衷。

二要建立健全社团监管体制。作为社团的母体,高校必须制定社团监管的制度规范,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监管力度,保证社团活动能够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够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能够起到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防止社团被不法势力或敌对份子利用。当然加大监管力度,并不是要学校参与到社团活动的组织中,否则会产生官僚化的倾向,严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团管理中的官僚化倾向主要表现为:“社团活动内容和任务由团委直接指定,在活动组织上事必躬亲,不放手给学生操作,管理条例的约束性强以及活动评价上以管制为主,强调纪律性。”[2]

三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考核机制。“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指导教师的存在无论是对社团的发展理念构建还是对社团成员的价值观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建立指导教师指导社团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指标,把指导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的次数、参与社团活动的数量以及社团发展的状况(学校、社会影响)等方面与教师年底绩效考核挂钩,直接量化指标。

二、归属与爱的需求: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承继性探析

目前,大学生加入社团组织或者是出于兴趣所致、或者是出于锻炼自身,大多数具有相似的目标。目标的相似性,以及在社团中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达成目的的过程成为社团运行的粘合剂。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社团成员在社团中的工作与其入团的目标有着明显的差距,加入社团之后,一年可能只参加一次与自己兴趣有关的社团活动,其余大多数时间要么无事可做,要么就是帮社团贴贴宣传单、做一些日常的行政工作,满足不了学生入团的需求,违背了学生加入社团的初衷,必然造成人员的流失和社团的“名存实亡”,社团的承继性如“水中捞月”无法实现,甚至存在部分社团“昙花一现”很快消失。马斯洛认为:“处于这一需要阶层的人,把友爱看得非常可贵,希望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社会与团体的认同、接受,并与同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4]爱与归属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三层次的内容,具体是指一个人处在社会或某个团体中,由于兴趣、爱好、需求、目标等因素聚集在一起,需要获得团体对于他们的爱、关怀、情感与归属。依次为理论导向,我们认为想要保持一个社团的存在与活力必须从归属感和爱(兴趣)方面发力。

第一,以兴趣为导向培养成员的幸福感。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5]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社团成员都是出于同一个兴趣、爱好组织起来的,进入社团就是为了能够继续进行其喜欢做的事,同时也能满足进一步开发其潜能的目的。只有社团实现了目的,成为其实现自己理想、满足自己兴趣的舞台,在社团工作、为社团建设,看着社团在自己的努力下有条不紊的发展、慢慢壮大,就会有收获时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就需要社团在开创时明确社团宗旨、在运行时能够“不忘初心”、在成员培养方面真正做到以兴趣为导向,满足社员做真正喜爱的事,组织社员乐于参加的活动,才能保持社团长久的活力和未来的空间。

第二,以活动为导向培养成员的归属感。这就需要社团的领导者定期组织社团活动,或者社团内部的才艺交流、或者是对外进行成果汇报、又或者是以社团的名义参加省、校团委组织的相关活动。动员社团成员积极参加,以成绩为导向在活动中实践自己的爱好,当取得一定成绩时,必然会强化对社团的归属感,从而心甘情愿的为社团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要以交往需求为辅助。要关注社团成员在具体活动中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成员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注重锻炼社团成员在活动中的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二要以教育意义为导向,即关注活动开展的教育意义,不仅是对自己的成员,而且对其他参与者来说都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

三、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内生型分析

大学生社团的成立都具有自己的宗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也都希望取得一定的成绩。出于对自我理想、抱负实现的需求,社团在成立之初都会苦心经营,以期获得与付出相应的回报。但是就目前来说,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社团经费大多来源于校团委的拨款以及会员所缴纳的会费,这些费用对社团筹建、运行、未来的发展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社团由于经费不足,社团的基础设施无法置办,无活动场地只能四处“打游击”,无基本的办公用品只能四处借用;又由于难以筹集到经费,一些精心设计的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另一方面一些社团面临内在驱动力缺失,由于缺乏良好的储备干部的选拔机制,社团发展的后劲不足;由于缺乏良好的维持社团运行的制度规范,社团未来的前景堪忧。

一是建立品牌化社团。品牌化产品是企业和公司精心打造的,通常由文字、符号、图案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高识别率的产品,它本质上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品牌化产品具有标准化、高标识、高质量的基本特征,从而能够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进而获得高额的利润。因此,品牌化是大多数企业和公司孜孜追求的战略性目标。大学生社团从建立之初就应该以发展品牌化社团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品牌化社团的建立既能够形成自己区别于其他社团的鲜明特色,而且能够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效益,这种效益不仅是招收社员的数量和质量的增长,还包括学校对社团投入的加大以及获得社会其他团体的赞助,从而实现社团规模的扩大以及长久的发展。建立品牌化社团一要在形式上下功夫,比如社团的名称、社团的标志、社团的核心精神等等都要有明确的、新颖的、易记的标识。二要在内容上下功夫,组织一系列具有创新价值、教育意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并形成一个体系,吸引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

二是创建社会化社团。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组织,其活动的范围主要是所在高校的校内,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以及社团成员的视野都具有明显局限性。社团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走出去”,面向社会、融入社会,以创建社会化社团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创建社会化社团既需要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渠道帮助,也需要社团负责人积极与社会以及其他高校的团体接触,积极寻求与其他社团合作,不仅能够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管理和建设模式,而且能够让社团成员更早的走进社会、面对社会的现实,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大学生社团要具有市场意识,积极展开与社会企业合作,获得企业的资助,从而保证社团经费,为社团的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三是打造人格化社团。大学生社团的存续、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努力,打造人格化社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团的创始人一般都会强势地推动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但是由于大学的周期性,一些社团在创始人或强有力的领导者毕业离开学校后就变得一蹶不振。社团的各个部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像人体机能一样保持正常运转,一要重视指导教师作为社团“大脑”的作用,指导老师能够真正为社团的发展付出,指导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社团的品牌文化、正确的引导社团走向社会;二要重视重视制度规范作为社团“骨骼”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社团的运行机制,形成制度化规范,以社团的成立宗旨为导向,按照制度化条例进行社团的各项活动的开展;三要重视社团骨干作为社团“四肢”的作用。要注重社团骨干的培养,通过邀请相关方面专家、优秀社团干部与其进行交流,对其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社团干部的各方面能力,同时也要注重社团后备干部的培养,建立一系列的考核、培训方案以及科学的社团储备干部选拔制度,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培养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期达到社团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46-47.

[2]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2003.

[3]习近平.青年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4]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九州出版社,2003:55.

[5]余洪.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6(3).

猜你喜欢

马斯洛社团大学生
缤纷社团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
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大学生之歌
K-BOT拼插社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