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迪 开拓 提高

2016-12-19朱林耀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抗灾菜薹约稿

朱林耀

转眼间,《长江蔬菜》创刊一已经转眼间30周年了,此时我也在蔬菜技术推广战线上也工作了30余年,可以说我的成长离不开《长江蔬菜》,《长江蔬菜》伴随我一路走来,非常我感恩在我成长的路上成长之路上有它相随,30年里,《长江蔬菜》给我启迪,使我开拓、教我提高。

从阅稿中得到启迪

1981年我在从武汉市农业学校学的是蔬菜专业,1981年毕业后,我时被分配到武汉市东西湖区慈惠农场工作,慈惠农场是一个种植蔬菜的专业农场,正好给我提供了施展所学的平台。在八十年代,没有网络还未普及,工作之余我当时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专业杂志,其中众多同类杂志中我发现最适合的还是《长江蔬菜》杂志,它不像有些杂志理论高深而不适用,《长江蔬菜》既有一定的理论介绍,又有一定相应的实践案例,对于在基层工作的我来说如获至宝、非常特别实用,我从常常在阅稿中获得很大启发,。

记得当时农场种植辣椒时,由于品种单一,过于集中、上市时间集中,造成价格一直上不去,农民收入不高微薄,我通过阅读《长江蔬菜》了解到湘研系列辣椒属微辣型品种,非常适合契合武汉人的吃辣口味,于是并大胆引进早中晚熟系列品种,实行排开错峰播种,辣椒供应期向两头延伸,品质和产量都得到明显提升,。种植湘研系列辣椒让农场取得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我也从引进推广湘研系列辣椒中获得很大启迪,我的工作洞察力和执行力也因此获得农场各方大家的一致认可。

小试牛刀获胜后便旗开得胜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与热忱,后续我我从《长江蔬菜》杂志中里引进了一系列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农场进行小规模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正是因为有了《长江蔬菜》的指引,我在基层的工作才能如鱼得水,;才能少走避开许多弯路,;才能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我也因在基层工作取得了一些实绩工作中取得的这些成绩也改变了我的命运,1988年我被选派到第三批赴日农业研修团赴日进行设施蔬菜研修,研修回国后不久被调入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工作。

从投稿中得到开拓

从九十年代起,我开始尝试在《长江蔬菜》上投稿,我原以为投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投诸于实践后才知道却没想真正想把文字变成铅字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犹记得我在1995年我投出的第一篇稿件为第一次投稿写“苏中信种西芹 一茬收入近两万”时,我收到编辑审稿时用红笔修改的部分就有10多处之多,通过看编辑的修改仔细阅读完修改内容后,我受到很大启发颇有感触,有时是一段话,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标点符号的修改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写作思路也随之得到有效开拓,原来做好事情总结经验是一回事,把做好的事情总结好的经验介绍传递给别人又是一回事,。

痛定思痛,我下定决心奋起直追,尽快弥补自身的短板,。幸而当时我利用当时与《长江蔬菜》编辑部与武汉市蔬菜技术服务总站同在一层楼办公的有利条件,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向他编辑们请教文稿的写作要领,在总是能得到他编辑们的不厌其烦、循循善诱的教诲教导下,长此以往我的归纳、总结和写作水平都得到明显的提高,。后来,我又陆续向《长江蔬菜》投了一些稿件,都得到编辑们的一如既往地悉心修改,我也从中看觉察到自身的不足,是《长江蔬菜》教会我在工作中应当更加注重观察细节,细节决定工作成败;注重实践创新,创新才能充满活力;注重及时总结,总结才能不断提高。除了在工作中更加细心的地观察、创新和总结之外,为了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我又参加了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从约稿中得到提高

进入本21世纪,在《长江蔬菜》杂志的一路帮扶下,我也由当初的那个基层技术员一路晋升到正高职高级农艺师、3级技术岗位、,并且有幸成为荣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这些职称与专家荣誉的获得都与《长江蔬菜》是分不开的、是紧密相联的密不可分,。我也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尤其是在特种蔬菜生产、设施蔬菜栽培和洪山菜薹产业化方面进行了一些开创性工作并进行了一些和系统性研究。我,相继在《中国蔬菜》、《湖北农业科学》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30多篇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11部,其中主编的《菜薹标准化生产与产业研究》、《设施蔬菜实用技术》二2本专著共计55万字,……

一路走到今天,这些成绩的取得从内心讲我要感谢我从内心感恩《长江蔬菜》,是它在我人生中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时刻给我关注给我温暖和关怀,给我信心和提高。感谢《长江蔬菜》看得起我,不嫌弃我的学历起点低不论学历高低,只论工作实绩向我约稿,我也应约写撰写了专家坐诊栏目“红菜薹生产中菜农提出的八大问题解答”、“传统名菜“‘洪山菜薹”,通过这些写约稿,让我深感肩上承担的沉甸甸责任,也更加看清自身的不足和需要继续努力前行的方向,使我对本职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是《长江蔬菜》通过约稿这种方式在那一封封约稿函在过去的十数年中不断鞭策我、鼓励我,无形中让我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了,把使我对本职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得到的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我也把本职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从单调的农技推广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从繁忙的研究工作中获得了事业前进的劲头动力,从服务农民中看到发现了自身的价值。

在在今年武汉遭遇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之时,我第一时间向市农委提出交了“蔬菜生产应对暴雨灾害‘“六抢”措施”,并编印成武汉市农业科技抗灾手册发至全市,随后湖北省农业厅也把我写的将这篇科技抗灾措施之作为指导全省农业科技抗灾手册的第一篇文章印发全省,作为指导全省农业科技抗灾手册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也。《长江蔬菜》在在今年的8月(上)期《长江蔬菜》中上迅速进行了刊登。,这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和认可。更多的人通过《长江蔬菜》这个平台,在更大范围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我不时接到全国各地读者打来打给我的咨询电话,并我都一一给予认真给予回答解答,由衷感谢《长江蔬菜》使我有幸在更大宽广的范围内天空能够为人民服务!

《长江蔬菜》走过漫长而辉煌的三十年,今天走到正当奋发有为的三十而立之年,《长江蔬菜》在强手如林的期刊杂志中脱颖而出,这一路背后的艰辛与汗水可想而知走来太不容易了,而我有幸见证了《长江蔬菜》她历经艰辛而不断进取,抢抓机遇而大胆改革,勇立潮头而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而屡创辉煌的长江蔬菜文化精神,我衷心祝愿《长江蔬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愿《长江蔬菜》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猜你喜欢

抗灾菜薹约稿
仪征的紫菜薹
仪征的紫菜薹
家乡的蕻菜薹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胡春华强调: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
今年水稻抗灾夺丰收技术意见
王文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全力减灾救灾确保今年抗灾夺丰收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