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领导人护航的国宾护卫队
2016-12-19吴德广
吴德广
导语:在一个国家和平时期派出战斗机为外国首脑专机护航,更多是一种礼仪,护航战机的数量体现着两国关系的亲密程度,国际惯例并未对护航战机数量形成统一标准,2架、4架、6架、8架的情况都曾出现过。
国宾一行的安全护卫责重如山。东道主对自己的国家情况最为了解,且有强大的情报系统和警力。每次国宾访华,安全工作责无旁贷,必须做到安全护卫万无一失。
正在护送国宾的摩托车队。摩托车护卫是多数国家给予到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政要的一种最高礼遇和一项严格安全保卫措施.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通行做法。
摩托车护卫小史
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来华进行国事或正式访问,按惯例,他们抵京、欢迎仪式、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圈、离京等,都要出动摩托车护卫数次。从首都机场到国宾馆,从国宾馆到人民大会堂,这些都是国宾护卫队员们的特殊“战场”。
1954年,中国在迎送国宾仪式中增设车队摩托车护卫,2004年1月,摩托车护卫队曾因封路阻塞交通被取消。2014年10月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访华恢复摩托车护卫。
摩托车护卫是多数国家给予到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等国宾的一种最高礼遇和一项严格安全保卫措施之一,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通行做法。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过摩托车护卫。50多年的历程,摩托车护卫队安全护送过数百位国宾。
1954年,继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组建之后,中央人民政府下令在迎送外国元首仪式中增设国宾车队摩托车护卫,一则体现新生的共和国是礼仪之邦,二则安全措施所需之一。事实上这种迎宾礼仪在当年的世界各国都已成惯例。北京市公安局交通大队组成了我国第一支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1984年7月,隶属于武警北京总队的国宾车队摩托护卫队正式成立。多年来一批批的护卫队不断提高了摩托车护卫水平。他们以更系统、刻苦的训练方式和更专业的国际水准武装队伍。如今他们已成为综合素质上乘的护卫队。
1954年10月19日,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成为摩托车护卫的第一名国宾。尼赫鲁总理一行在西郊机场下飞机后,受到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迎接及群众的夹道欢迎。护卫队员们按照事先演练的动作,适时启动摩托车,待周恩来总理和尼赫鲁总理上了敞篷汽车后,4辆摩托车左右相护,缓速驶离机场,一路安全送达前门东交民巷尼赫鲁下榻的饭店。
1961年6月越南范文同总理一行访华,1984年4月美国总统里根访华等,摩托车护卫队都出警。里根是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访华的第一位在职的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北京时,正值国际上恐怖活动频繁,为此,公安部特别强调摩托护卫队任务,迎接里根车队要确保万无一失。里根总统访华后曾说,北京宽阔的大道令人赞叹,中国人民的热情使人感动,护卫的礼仪让人难忘!
敞篷车的“礼仪政治”
新中国建立后国宾来访受到热烈隆重夹道欢迎。群众在贵宾车经过时挥舞着两国的小国旗、彩条和花束高呼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目送贵宾车经过。国宾乘敞篷车检阅欢迎群众成为迎宾重要礼仪之一。国宾和我国领导人陪同者乘敞篷车频频向欢呼的群众招手致意,欢呼声就像波浪似地一浪接着一浪,一直把国宾送到宾馆。
1956年国庆前夕,印尼苏加诺总统访华,受到高规格隆重接待。毛泽东主席陪同苏加诺总统乘敞篷车经过夹道欢迎的群众队伍,每到一处,欢迎的欢呼声和两国小国旗、彩旗、花束、标语等就像河流滚动,十分壮观。当时还搭建欢迎彩门,上面写着:“向苏加诺总统致敬”标语,一幅幅热情迎宾的画面不时映入人们的眼帘。
1957年4月至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敞篷车的故事让人惊喜展开,历史的记忆,挥之不去。
为欢迎伏罗希洛夫访华,北京市政府特意提前重修了南苑机场,拓宽了机场通向北京市区的道路,摩托护卫队也扩大了阵容,由最初的4人4车扩大为7人7车。伏罗希洛夫访华受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热情拥抱欢迎。中央安排了首都百万人夹道欢迎友好使者,欢迎队伍由南苑机场经永定门、天安门一直绵延到新华门,极为隆重。
毛泽东和伏罗希洛夫同上一辆敞篷车后,摩托护卫队阵容排成标准的A字形队列,头车探路,后两辆处理国宾主车前方可能出现的情况,国宾主车左右的两辆摩托车负责主车两侧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另外两辆摩托车则紧随国宾主车后两侧。摩托护卫队的安排很严格。
但百密一疏,在前往中南海途中,车队从东往西驶入天安门广场时,欢迎群众热烈欢呼“毛主席万岁!”“伏罗希洛夫主席万岁!” 万名群众一下子蜂拥越过警戒线,人人都想看看毛主席和伏罗希洛夫主席的丰采,导致毛泽东和伏罗希洛夫乘坐的敞篷车被堵塞时间长达15分钟。据记载:面对突发场面,伏罗希洛夫既兴奋,又不解。毛主席看到伏老焦虑的样子,便宽慰道:“群众看够了,自然就会散去。”伏老还问:“怎么喊我万岁呢?”毛主席说:“既喊之,则听之。”这次拥挤事件虽未发生危险,却成为一个极其深刻的教训,迎宾指挥部等有关部门都为此受到严厉批评。
上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多次陪同访华国宾乘敞篷车。60年代有一次周总理在东北迎接朝鲜崔庸健委员长访华。抵达长春,群众夹道欢迎时,下了大雨,周总理陪贵宾乘敞篷车行进,让接待人员为崔委员长打伞,周总理看见数十万群众冒雨热情欢迎客人,他自己坚持不打伞,与群众一样淋雨。
很多国家安排到访的中国领导人乘敞篷车。1954年6月25日周恩来总理在印度访问时,在首都新德里受到数十万印度人民的夹道欢迎。印度总理尼赫鲁陪同。访问期间中印双方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一时轰动全球。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十国受到热烈隆重的欢迎。周总理一行到达苏丹之时,苏丹政府建议周总理从机场到宾馆乘敞篷车,好让首都喀土穆人民一睹周总理的风采,也可以扩大苏丹现任领导人的政治影响。但当时正值苏丹局势动荡不安之际。怎么办?
考虑到安全问题,当时随行的礼宾官员未请示周总理和陈毅,就拒绝了苏丹方面的安排。周总理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严厉批评这位官员说:“顾虑太多,没有从大局考虑。这种做法是对东道主不尊重,在他们困难时,没有给予支持,也错过了与苏丹喀土穆人民直接见面的机会。”
周总理立刻指示有关官员与苏方商量,在代表团离开喀土穆时安排他和陈毅从宾馆到机场沿途乘敞篷车。周总理说:“这不仅仅是个礼仪的问题,这一行动的涵义远远超过礼仪方面的考虑。这样做是为了表示声援一个处境困难的被压迫国家领导人,也是支持苏丹人民的正义斗争。”
战斗机护航的礼仪
纵观当今国际礼仪,东道国对一国国家元首访问派战斗机为专机护航者屈指可数。提到战机护航,在很多情况下,为到访专机护航有着现实安全需求。但在一个国家和平时期派出战斗机为外国首脑专机护航,更多是一种礼仪,护航战机的数量体现着两国关系的亲密程度,国际惯例并未对护航战机数量形成统一标准,2架、4架、6架、8架的情况都曾出现过。
新中国成立后有的国家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曾向中方要求为其领导人访华专机抵离时安排战斗机护航,并视为重要礼仪之一。
1961年秋,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在他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由中方派8架战斗机进行护航。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也曾为来访的其他国宾专机护航的记载。200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布什此次访华适逢尼克松访华30周年。30年来,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但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对世界和平肩负的共同责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接待时,美国“空军一号”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中国战斗机即升空迎接和护航,布什回国时仍由中国战斗机护航出境。
为国宾访华专机护航的做法并非固定不变。根据当时的形势以及双方商定而安排。我国国家主席或总理出国访问,很多国家有为中国专机护航的习惯。1963年春天刘少奇主席及夫人王光美、陈毅元帅及夫人张茜一行访问印度尼西亚,专机离雅加达马腰兰机场还有几十公里,4架印度尼西亚的喷气式战斗机便前来接应护航。这是东道国欢迎刘少奇主席一行最高礼节之一。但这一礼节却给当时中方机组人员增添了很多担心。他们想:战斗机护航,实际上等于5架飞机飞行编队,而中国专机从来就没有与喷气式战斗机进行过编队飞行训练,担心安全,怕战斗机距离速度控制得不好,万一发生撞机事故。面对喷气式战斗机护航。据说中国专机正副机长紧张得全身都汗湿了。但机组认知:为专机护航是东道国迎接国宾重要礼仪之一。这是东道国迎宾惯例,不能少。
多年来东道国派战斗机为中国领导人访问专机护航者不胜枚举。例如: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挪威,当江主席的专机从西班牙进入挪威领空时,受到数架挪威空军战斗机迎接,为专机护航至奥斯陆国际机场。
2002年江主席访问德国,德国出动4架米格29战斗机为江主席座机护航。
2010年胡锦涛主席访问葡萄牙,葡萄牙空军出动两架F16为他护航。
2013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巴基斯坦,当时巴基斯坦空军派出了6架战机为总理专机护航,体现了中巴两国不一般的友好关系。
2015年应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和总理谢里夫的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所乘的专机进入巴基斯坦领空时,巴基斯坦空军派出了8架中巴合研的枭龙战机为习近平专机护航。这体现中巴两国“全天候”的密切关系。
战斗机护航既有安全因素,更有礼仪政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