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另一种纪念鲁迅的方式

2016-12-19

世界博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杂文纪念鲁迅

鲁迅离世80周年了。关于死后,鲁迅的本意是:“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然而80年来,鲁迅作为一种中国文化的符号,忽而摆上神坛,忽而拉下神坛,但他始终搅动着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波澜。文学的、国学的、史学的、哲学的、美术的等等领域都游动着鲁迅思想的影子。网络发达到今日,以文化名人的点击率计,鲁迅仍然名列榜首。以鲁迅骂人的或谩骂鲁迅的文章;选入课本的或踢出课本的鲁迅文章;说他是什么家的或说他不是什么家的声音也始终不绝于耳。80年了,鲁迅就在那里,任由折腾,他的影像也留在几代人的心中,纪念鲁迅的活动仍在继续着。

新中国第一任领袖毛泽东曾在演讲时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中国的圣人。”鲁迅到底做了什么,能在他死后80年仍然是中国的焦点呢?不妨可以回顾一下:

鲁迅都做了鲁迅去世时年56岁。综其一生,著述文字300多万字,译著300多万字。他文字中的思想性、文学性与革命性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他的“立人”思想,一生坚持自由与爱的理想,在与黑暗的搏击中体现出民族脊梁的硬度、骨气与精神。鲁迅一生写小说,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集三本,1918年写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阿Q正传》画出的“沉默的国民的魂灵”至今仍极具批判意义。

1923年,鲁迅著的《中国小说史略》,总结了中国小说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国第一部小说专史。胡适说这本书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这是一部二十世纪小说史研究的里程碑。

鲁迅设计的《歌谣纪念增刊》

鲁迅一生所写杂文,结集16本。鲁迅把杂文看作是“匕首和投枪”,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是五四以来最杰出的杂文作家应该是世人所公认的。

鲁迅精通日语、粗通德语,一生翻译英、日、俄、德等国作品二百余万字,内容包括文艺理论著作、外国文学、美术、童话等。鲁迅的翻译对引进外国先进文化和中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又是不折不扣的翻译家。

鲁迅一生热爱美术,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他与美术始终纠缠在一起,从童年对美术的热爱到编辑出版中外美术书籍;从鲁迅美术思想的提出到倡导新兴木刻,鲁迅一生始终贯串着美术活动。从这一角度看鲁迅,他是名符其实的“美术人”。

鲁迅的整理古籍工作、抄古碑、藏书、收藏碑帖及汉画像以及对国学、佛学的研究都有超乎常人的成就。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泯灭一个民族的灵魂,无异于这个民族在黑暗中爬行。我们在纪念鲁迅,阅读鲁迅,询问什么是鲁迅精神的时候,应该记得一个中国人应该担负的责任。

鲁迅离世前,他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中心。鲁迅离世后,研究鲁迅的图书文章浩如烟海,而其中大多是鲁迅思想及其作品的研究,目前的收藏界也把有关鲁迅的文稿、信札、论争、各种出版物、艺术品等作为收藏的热点。鲁迅的手稿,近年来的拍卖屡屡创出天价。这也算是一种纪念的方式吧。

猜你喜欢

杂文纪念鲁迅
纪念九一八
特别的纪念
画与理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忘不掉的纪念
鲁迅《自嘲》句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