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新”带来大效益

2016-12-19翟瑞龙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微创新仪征化纤

○ 文/翟瑞龙

“微创新”带来大效益

○ 文/翟瑞龙

实现大效益、培育金蓝领、引领创新潮,仪征化纤充分发挥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的推进器作用。

2015年12月23日,在高纤生产中心装置现场,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杜益平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揭牌。这是仪征化纤以一线职工名字命名的第11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

近年来,仪征化纤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按照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创新职工建功立业的载体和平台”部署,进一步发挥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推进器”作用、创新驱动中的“催化剂”作用、培育高技能人才中的“孵化器”作用,先后取得了科技攻关成果120多项,逐步形成了品牌效应、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

“微创新”占领大市场

杜益平是高纤生产中心一装置后纺运行班班长。2008年7月,33岁的杜益平主动报名,从长丝加弹生产中心转岗到仪征化纤转型发展的新战场—高纤生产中心。

高纤生产中心的生产装置,是国内首套干法纺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工业化生产线。装置开车之后,为了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杜益平当起了“创客”。自己花钱买来铝合金、手电钻、锉刀等工具,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制作一个生头工具,使生头工序用了不到原先的一半时间,排废量大幅下降。该生头器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2015年,杜益平等人通过小改小革和创新项目攻关,将后纺运行锭位数由148锭/面提高至156锭/面,运行总锭位数增加约160锭,相当于增加了半条后纺牵伸线。“镇海炼化把效益账算到分子层面。我们要把效益账算到每克产品。”杜益平说。

在杜益平等身边劳模先进的示范引领下,高纤生产中心涌现出一批一线职工“创客”。

吴立俊是杜益平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2015年,为了把比头发丝还要细的396根丝均匀地分成两股,吴立俊带领班组骨干试验了十几种新的分丝方法、进行了上百次的数丝操作,被同事笑称为“张飞绣花”。有一天,正当他茶饭不思满脑子想着双头纺的时候,突然看见爱人在沙发上打毛衣。他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前纺分丝操作的场景:挑毛线,分丝束。他迫不及待地赶到厂里,模仿开司米毛线分股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细旦丝生产操作难、扩位难的问题。由此,高纤生产中心细旦丝产量扩大了十多倍,售价也达到常规产品的近10倍,并牢牢占据了国内60%的市场份额,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传帮带”培育金蓝领

2015年12月18日,顾连岗等6人在劳模创新工作室,为正在撰写申报高级技师、技师职称论文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指导。前二装置员工曹广清经指导后感到受益匪浅。

顾连岗劳模创新工作室共有18名成员,全部拥有技师以上职称。其中,高级技师10人。工作室成立一年多,先后完成了25项课题,创效600多万元。

顾连岗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开展创新创效的同时,还发动所有技师成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传帮带”活动。建立微信群,积极交流生产技术;组织好技师讲堂,交流、传授技能技术;承担 “4十1”轮岗培训授课,为员工进行作业指导书(卷绕、纺丝、油剂、打包、牵伸五个工序的大岗位)实务操作培训。2015年8月、9月,顾连岗带领工作室成员两次深入到34条生产线的前纺、后纺岗位,进行现场指导授课,解决现场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顾连岗与工作室成员滕官洋还承担前纺巡检作业、后纺了桶作业视频片脚本的编写。现在这两个电视教学片已作为转岗职工的培训教材。

“劳模、技师传授绝技绝活,培训练兵的针对性更强、灵活性更高,同时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公司工会负责同志说。

●微创新结硕果,职工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摄影/刘玉福

工作室引领创新潮

“有梦想就能创造奇迹。”聚酯生产中心二装置高级技师乔成斌用29年的汗水和智慧,实践着当初来仪征化纤定下的“要做最好的工人”的目标,大胆挑战洋权威,把外国专家认为不可能攻克的一些难题解决了,实现了从一名普通操作工到蓝领专家的转变。

2011年6月,仪征化纤成立了以乔成斌名字命名的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功解决了生产运行中大大小小的疑难杂症70多起,完成技改技措100多项,每年实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300万元。两项创新技术攻关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12年,乔成斌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据了解,近年来,仪征化纤公司工会围绕公司打造科技创新型、生产服务型企业,紧扣效益中心,在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同时,以创建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为新平台新品牌,在职工中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2015年,仪征化纤共征集建议5206条,实施1982条。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承担了90多个课题项目的攻关任务。12月下旬,仪征化纤又组织开展评选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百佳合理化建议”活动,进一步引领和激励广大一线员工立足本职本岗,开展 “微创新”,让“微创新”成为新常态。

责任编辑: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

猜你喜欢

微创新仪征化纤
仪征化纤:做可降解新材料品牌开路先锋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扬州仪征十二圩:三步骤画好基层统战最大同心圆
仪征化纤熔喷布生产线投产
企业微创新与平台化组织结构
龙湖 试水“微创新”
让“微创新”为数学教学打开一扇门
拓展需求视角下的项目微创新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