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骨铭心的爱与痛

2016-12-19

星星·散文诗 2016年5期
关键词:现代诗葡萄意象

张 汇



刻骨铭心的爱与痛

张汇

只要对现代诗稍有认知,就可能会明白,陌生化与新鲜感的体验,更多时候是在读与解之间,读得似懂非懂,但又不可完全解读,太清晰,就失了诗味。对于一首现代诗来说,或许任何解读都是误读,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修辞的变化和意象本身的跳跃,为诗歌表情达意赋予了更多的空间和弹性。本期的三首诗,在我读来,皆有此感觉和深意。

初读诗人谢宜兴的《我一眼就认出那些葡萄》,我首先感受到了一种钻心的疼痛,又心疼,又可惜,好像自己心爱已久的物品忽然打碎,而难以破镜重圆。这种痛感带有强烈的持续性,让我几天都觉得心中不安,“体内清凛凛的甘泉/转眼就流出了深红的血色”。在诗人笔下,葡萄一定还隐喻着非常美好的东西,“甜得就要胀裂的乳房/水晶一样荡漾在乡村枝头”,但最终又不得不承受命运之痛,“最低级的作坊”和“最抢眼的骄傲”,两相对比中,凸显了一种不公,一种危急感;“薄胎的瓷器在悬崖边上拥挤”,并最终经历了“被榨干”的宿命,处处揪心。这种折磨感,促使我去查看诗人的博客,一篇《不是我说出了“葡萄”——<我一眼就认出那些葡萄>的创作缘起》,果然印证了我读诗的感受。谢宜兴所关注的“葡萄”,代表着“我说出了对乡村的爱”。在乡村长大,他的精神就根植于那片土地,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牵动着他的心。乡村亦似一根脆弱的葡萄藤,水晶一样的葡萄十指连心,葡萄的毁灭,映现出了他内心的疼痛。诗人用葡萄传达和隐喻一种生存的真实,直指那些奔走求生的乡人,那些农民工,那些卖身女……他以一种委婉的笔调,表达了人生刻骨铭心的爱与痛。

黄礼孩的《窗下》写于2000年,至今已有十多年,曾入选各种版本的诗歌选集,由此,可见出该诗在编选者和读者眼中的价值。《窗下》是一首需要在内心异常宁静时方可阅读的诗,或者说,读这首诗能让人安静下来。一旦浮躁,未必能领会此诗的意境;仔细品味,方可体会到人间至简至真的爱。“你坐在窗下/窗子被阳光突然撞响/多么干脆的阳光啊/仿佛你一生不可多得的喜悦”,雪落在低处,阳光撞响窗子,在宁静中,这确实就属于我们“一生不可多得的喜悦”,人生是安静的,又是流动着的,它独自隐藏在奇妙的世界中,接受我们的发现与凝视……这些意象,如此温暖,如此美好,让人仿佛进入了一种童话般的梦境。尤其这首诗的节奏控制得比较好,前面两句一节,后面四句一节,如同一幅有层次的水墨画,恰到好处的留白,让人沉浸其中,自由而舒缓地享受这种窗下的冥想……

林莉的《迷迭香》与黄礼孩的《窗下》有着相似的“诗味”,仿佛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暮春,会有一个夜晚/会有夜晚中的一轮新月唤醒迷迭香”,小花在暮春皎洁的月光下悄然开放,这样的开头,注定了是一个意蕴美好的故事。一个“唤醒”,更是让读者期待着有怎样魂牵梦绕的故事发生。接下来,迷迭香作为植物的意象,被嫁接到了具有动态感的事物身上,丰富深邃,精彩纷呈,且透出某种意味深长的野性之美。我觉得,这首诗的性感与妖娆,就在于那身体感知世界的变幻莫测。“它赐予我的初夜之美,到现在我才懂”,一种时过境迁后的恍然之悟,预示着情感的成长过程,它需要时间的洗礼,更需要有温度的爱来打开这扇人生之窗。

很多诗能在阅读中见新意,也就是说,阅读本身对诗歌来说,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这三首诗,定有万千解读,也会褒贬不一,我认为只要达到了读者身心和诗歌语言之间的默契即为成功。由葡萄到窗下的冥想,再到迷失香的想象,某种激情和冷静交织的奇特诗意,在诗人笔下渐次生成。这是诗人们营造的独属于自己的诗性氛围,如果我们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得将心比心地靠近,并试图去呈现心与心之间错位或契合的景观。因此,在靠近诗意的途中,我不断提醒自己:只有入心的爱与痛,才可在诗与情感的层面达至某种张力之美。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诗葡萄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葡萄熟了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当葡萄成熟时
意象、形神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
专题·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大联展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