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猪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6-12-19左玲玲农业部畜牧业司

北方牧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禽生猪

□左玲玲(农业部畜牧业司)

我国生猪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

□左玲玲(农业部畜牧业司)

一、我国生猪生产现状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猪肉产量增加500万吨,预计十三五期间增加250万吨。猪肉占肉类消费比重64%,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2015年,畜牧业总产值2.99亿元,其中生猪养殖产值1.2万亿元,占比超高40%。

生猪生产效率明显提升,核心指标,每头能繁母猪提供商品猪15头,育肥猪饲料转化率为2.8∶1。2014年规模比重达到42%,提高7.3个百分点。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发布,生猪核心育种场96家,核心群存栏规模15万头,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80%。

产业化进程加快,上市公司12家,前十大养猪企业出栏量占3%,规模以上屠宰企业近3000家,比十一五末增长18%。

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发布,生猪核心育种场96家,核心群存栏规模15万头,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80%。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猪生产发展面临的挑战

养殖成本的不断攀升。2005年~ 2013年,我国生猪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为9.04%,从2008年以后,我国养猪生产成本陆续超过加拿大、美国、欧洲等,至2013年比美国高40%左右。近几年来,环保成本迅速增长,目前每头猪的环保成本需要30~40元。

环保压力持续加大。畜牧业粪便年产量达6亿吨,占比超过30%,种养循环不畅,养殖布局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资源约束趋紧。养殖用地审批难、蛋白饲料缺口大、实用技术人才短缺等因素,要求畜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饲料转化效率、劳动生产效率。

国际竞争加剧。与发达国家生产性能相比,如出栏率以及母猪年提供育肥猪等方面,我国仍有一定差距。2015年我国猪肉进口78万吨,是2010年的3.9倍。预计2016年1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重大疾病时有发生,常见病多发。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思路

生猪业发展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明确目标: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农牧结合,优化布局;龙头带动,产业融合;市场主导,政策支持。

目标任务: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生猪出栏率、母猪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废弃物综合治理率大幅提高,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

十三五时期生猪发展区域布局

重点发展区: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7省(市),属于传统生猪主产区,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可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

约束发展区:京津沪等大城市,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这些地区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保持稳定。

潜力增长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地,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是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适度发展区:山西、陕西、甘肃、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 7省区,地域辽阔,土地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但是生猪养殖基础薄弱。推进适度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屠宰,推行生态养殖,发展优质高端特色生猪产业。

四、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十三五时期生猪发展主要任务

坚持问题导向,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两大关键点),提供质优价廉的生猪产品。

建设现代化生猪种业。深入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系统开展本土化选育,打造“华系”种猪品牌;促进生猪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酶制剂等新型饲料添加剂;提升兽药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着力推进生态养殖、清洁养殖;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高效适用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

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大做强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打通粪便无害化还田利用通道,促进有机肥就地就近综合利用;建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体系。

加强生猪屠宰管理。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

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坚持产管结合、源头控制。

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引导建立大型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为纽带、适度规模养殖场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实施“互联网+生猪”发展战略;鼓励龙头企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

强化疫病防控。进一步加强口蹄疫等重大疾病防控,统筹做好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见病防控指导。

主要政策措施

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2010年~2015年,共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928个,其中生猪示范场1657个,带动地方创建一批省级、市级、县级示范场。进一步发挥示范场辐射引领作用,引导畜禽业生产走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的路子。

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2016年启动,以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生产县为重点,兼顾蛋鸡、肉鸡生产县。“十三五”期间计划平均每年创建40个,累计创建 200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以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学协调发展为目标,整县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支持对象为生猪出栏5000~50000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资金主要用于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生产改造和产业技术提升。2016年纳入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良种补贴项目对购买使用优良种猪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养殖场户给予补贴,2016年纳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新启动优秀种猪补贴。

良种工程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新品种(配套系)选育项目建设等,同时对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的遗传资源保护场、生产性能测定中心、遗传评估中心、种公猪站等项目予以补贴。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按因素法分配到县。分配因素包括过去三年年均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因素权重分别为50%、25%、25%,对生猪调出大县前500名给予支持,主要用于支持大县生猪生产、流通等环节。

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原则上应保尽保,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占50%,地方财政占30%,养殖场户占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央直属垦区,中央财政占80%,养殖场户占20%。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2016年实施范围: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0个省。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引导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粪便资源化利用机制。2016年纳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十四(2016)中国猪业发展大会上讲话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禽生猪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