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与包容性增长
——第十三届中国女经济学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6-12-18宋月萍
宋月萍
(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性别平等与包容性增长
——第十三届中国女经济学者学术研讨会综述
宋月萍
(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2016年7月23日,由中国女经济学者联谊网络主办的“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增长暨第十三届中国女经济学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从多维度理解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家庭内部以及公共资源分配中的性别不平等,探寻促进女性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和经验。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女经济学者联谊网络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庞晓鹏教授主持,加拿大温尼伯大学董晓媛教授、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凤莲教授分别致辞。董晓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从经济学的视角、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性别问题,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需要与其他从事社会性别研究的学科进行对话。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看不到性别的影子,女性经济学(Feminist Economics)自20世纪70年代创立、21世纪初引入中国,倡导关注在社会性别议题上的研究,但起步较晚,需借鉴、学习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性别问题,才能根治水土不服,获得真知灼见。二是要做好与其他经济学流派的对话。经济学科研人员中女性仍属于少数,研究议题上性别议题还处于边缘地位,在推动经济学性别问题研究中,女性经济学者必须从自身做起,具备性别敏感意识,才能促进性别意识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主流化。杜凤莲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与培训项目的发展历程。该项目从2002年开始,培养了来自各地的百余名女性经济学家,而中国女经济学者学术研讨会已经连续召开了13届,有效提升了经济学研究性别问题的水平以及女学者研究经济问题的能力。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cott Rozelle教授、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Frances Woolley教授做了主题演讲。在针对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的演讲中,Scott Rozelle认为认知能力低下是农村居民在初中、高中阶段辍学的根源,并指出通过改善儿童早期营养和育儿状况以提高农村居民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Scott Rozell团队以陕南贫困农村0-3岁儿童及其照料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针对0-3岁儿童的早期营养和育儿状况的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认知能力。其中,营养增补剂(营养包)提高了婴幼儿的健康和智力发展水平;而项目培训员对照料者进行的定期育儿指导、给孩子们带书和玩具,对照料者的育儿行为改善和儿童的认知能力都有正面作用,且育儿指导对儿童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大于营养增补。另外,母亲照料对幼儿营养和认知的提升作用要大于祖父母照料,而他们的研究也证实了农村地区母亲照料者的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认知能力有较大的负面影响。Scott Rozelle进一步指出,在中国的贫困农村地区,53%的儿童面临认知能力低下(智力发展迟缓)的问题,再加上非农村贫困地区15%的比例,如果不尽早进行政策干预,未来中国将有数百万人面临永久性的生理和智力损害问题。他们无法具备未来经济发展所需的基本劳动力技能,可能面临失业等一系列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则会影响中国未来的人力储备。而倡导科学养育,为贫困幼儿提供充足营养,尤其为留守幼龄儿童提供社会支持满足其早期生理和智力发展需要,将能极大提高未来中国人力资源素质。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加拿大经济学会副主席Frances Woolley通过“时间利用、博弈以及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主题演讲,详细讲解了从1960年到2000年间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男女两性在工作、照料和家务劳动上的时间分配变化趋势。虽然40年来有所改善,西方发达国家男女两性在时间分配上仍存在巨大差异。到2000年,女性每天花在做饭、洗衣以及打扫等家务劳动上的时间大约是男性的2倍,而花在照料家庭成员上的时间是男性的3倍。但也得看到,时间分配上的性别差异模式在几十年间已经有所改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从每天的4小时缩减到2小时,这主要得益于生育控制、技术进步、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儿童托幼设施的普及。时间分配模式的改变有益于促进女性就业,从而提高女性的议价能力,提高其在家庭内部资源分配时的决策地位,而实证研究表明,增加对女性的现金支付不仅有助于降低对女性的暴力,也有助于提高对儿童尤其是对女童的投资。为什么时间分配的性别不平等至今还未得到有效改变?Frances Woolley教授认为,即使在西方社会,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知至今仍在影响男女两性的行为和决策,澳大利亚的数据表明,在妻子收入高于丈夫的家庭中,丈夫做家务劳动反而更少。因此,她认为,对性别角色认知的改变是促进家庭领域、劳动力市场分工性别平等的关键因素,而性别角色认知的改变是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尤其需要公共政策干预。
中国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在最近几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劳动力供给数量开始下降,劳动力质量不断提高,而这些变化也将影响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宋锦通过分析1988-2013年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S)发现,中国城镇性别工资差距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不断扩大,但从2007年开始这种趋势开始有所改变,2013年城镇女性工资占男性的75.4%,比2007年上升近4个百分点,但分解结果表明,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性别印象仍然是造成男女两性工资差距的重要原因。男女两性的工资差距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还体现在年龄上:女性在35岁以后工资就不再显著增长,而男性进入40-44岁区间工资则会有显著提高。而家庭因素是造成性别工资差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男性劳动者的工资将受益于婚姻,而生育2个及以上子女将显著降低女性工资。
承认家庭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影响是经济学研究性别问题的出发点。中国人民大学宋月萍更关注女性经济赋权对其家庭地位的影响,她采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在家庭非合作博弈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偏误后发现,非农就业能显著降低农村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文章认为,与家庭务农不同,农村本地非农就业意味着女性有一份可支配的个人现金收入,可转化为私人收益,保障个人利益,提升家庭地位。
而对农村女性来说,除本地非农就业外,外出务工也是提高个人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与未婚年青女性不同,已婚外出务工女性往往随丈夫迁移。复旦大学袁晓燕的研究发现,相较于非随迁女性,随迁女性的收入更低;而相较于流动到中小城市的女性,在大城市的随迁女性可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而董晓媛则认为,在评价劳动力迁移对女性的影响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群体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评价劳动力随迁对农村女性的影响最为合适的是比较留守女性和随迁女性这两个群体。同时,在家庭化迁移的背景下,对流动女性就业问题的关注更应联系家庭领域相关因素,才能进一步挖掘流动女性就业弱势背后的制度性原因。
除劳动收入性别差异外,收入的代际转移也是性别不平等的一个原因。杜凤莲教授研究父母收入等级对其子女所处收入等级的影响及性别差异。她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发现,父母收入处于某一等级时,其子女处于该等级的概率也会很高,而且这种概率在不同性别子女之间存在差异:父母处于低收入等级,女儿更易滞留在低收入等级(穷父母,穷女儿);父母高收入,男孩更易留在高收入等级(富父母,富儿子),而女儿发生向下阶层流动的风险更大。对此现象,作者认为中国在家庭内部资源分配过程中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父母高收入的家庭更多通过直接转移更多财富给儿子,而父母低收入的家庭则通过让儿子接受更多教育的方式将原生家庭资源更多转移给儿子,这种代际转移支付的性别差异将进一步扩大下一代经济地位的性别差异:贫困更有可能代际传递给女性,而男性则更有可能继承财富。
接受良好的教育是获得就业机会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很快,2010年以来,女性占中国大专院校学生的比例已经超过50%,但同时,无论在教育还是在家庭资源分配上,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依然存在。如何理解在传统性别文化背景下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飞速提升?暨南大学郑筱婷立足计划生育政策背景,分析了家庭子女数量和性别对子女教育程度获得的影响及性别差异。其研究结果支持子女质量数量转换理论,即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兄弟姐妹的数量显著负相关,而男性并无此特征。而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生育率下降,子女数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家庭(尤其是城镇家庭)内部教育资源分配时存在的性别偏好,在客观上保障了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依然影响着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与没有兄弟的女性相比,有兄弟的农村女性受教育年限会显著降低0.5年。而且本研究同时发现,母亲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其子女的受教育年限会增加0.1-0.2年,这说明,教育机会性别不平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女性本身,而且会加剧贫困的代际传递。
老龄化背景下,大量研究关注老年照料需求及其照料模式选择。家庭养老是老年照料供给的重要渠道,大部分家庭养老照料由女性家庭成员承担,这又会如何影响照料提供者自身的健康?上海大学余央央使用CHARLS面板数据发现,照料提供者的门诊概率要比非照料提供者高23.6%,可能的原因是,老年照料提供者的心理健康更易受到负面影响。这一结论表明在养老问题上,在引导家庭责任、最大化发挥家庭保障功能的同时,需要考虑照料提供者(主要是女性照料提供者)所承担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老龄化。
经济学关注性别不平等始于劳动力市场,但不限于劳动力市场。尤其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性别问题交织于城乡差异、资源分配、人口流动、婚姻家庭等问题中,无论在理论框架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对经济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次会议以性别不平等和包容性增长为议题,彰显出经济学者不仅关心增长,也关注公平,通过对家庭、市场、公共政策等领域内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探讨,扩宽了性别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视野,明确了立足于性别平等的研究宗旨,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女性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有益尝试。
责任编辑:绘山
C27
A
1004-2563(2016)05-0119-03
宋月萍(1978-),女,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性别与发展。